【摘要】高職院校是培養國家職業化人才的基地,教授學生的知識大多是以職業化知識為主,具有理論、實踐性強等特點,而英語等文化課只是以基礎課程的形式開展。但是,隨著進入21世紀,我國全面進入發展新時代,加入“WTO”,共建“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平臺,中國已經前所未有地步入世界舞臺中央,所以各高職英語教師要更加重視高職階段的英語教育,從而為國家建設和人才培養夯實基礎。
【關鍵詞】高職英語;高效課堂;多媒體;教學素養;小組合作;分層教學;語境
【作者簡介】明國英,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英語是高職院校初期開設的一門學科,作為同高中銜接的課程,也是一門旨在貫徹素質教育和提高文化素養的課程,旨在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和提高職業素養而打基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英語是當前世界唯一通用的語言,也是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的語言,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將英語作為國家官方用語,并且每年都有著大量的世界級文獻都是應用英語著作,其中不乏與高職相關的文獻。因此,高職英語教師需要結合此現狀,積極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將英語同職業教育相融合,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保證學生的英語同職業教育之間的有效互動,保證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同時,還能為國家深度融入國際交流事務和培養高技能英語人才做準備。本文筆者就如何構建高職英語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究,并闡述了筆者的觀點,希望為教育界帶來一些啟示。
一、采用多媒體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當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產物,能夠融合視頻、音頻、圖片、文本等多種信息化資源為一體,與課堂教學結合后,同時能夠產生一種更加高效的學習模式,即多媒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備課時通過整合多媒體資源,針對相應的教學主題和教學目標,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以多種媒體信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英語學科同高職各學科銜接得更緊密,使學生更加樂于學習英語,進而達到優化教學體驗的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筆者執教的課程“Learn a lesson from Unusual stories”,教師主題以Unusual stories為主題,屬于比較適合同多媒體教輔相結合的內容之一,所以上課時筆者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多樣化視頻教學內容,如Fairy tales, Fables, Elective stories, Love stories等,或者是與主題相關的圖片示例,并配合詞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都在課堂上。隨后筆者繼續播放之前的圖片或視頻短片,但是這次沒有詞匯,而是讓學生用學習到的詞匯復述出來,而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已經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強化了語言等知識,所以當再次看到時就可以輕松復述出來,這也是以此實踐英語知識的過程。隨后的閱讀、寫作等筆者也同樣憑借多媒體輔助,從而能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持續保持專注狀態。通過開展多媒體教學,課堂授課方式更趨于變化和多樣性,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而產生相應變化,從而能牢牢抓住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使學生從此能夠更樂于學習英語。
二、小組合作學習,營造氛圍濃郁的課堂環境
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現代化素質教育的手段之一,其應用方式是以組織學生共同學習的方式啟發學生參與課堂、融入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保證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而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方式是教學將學生按照位置、興趣等關系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同時以學習任務為共同目標為學生作明確的學習任務分工,從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探討交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引導學生互學互鑒,積極探討和學習各自的學習方法,分享彼此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和交流能力,從而為學生未來步入社會而奠定基礎。
例如,筆者指導學生學習的課程“I love this game”,基于提升學生合作交流效率的目的,課上筆者先講學生依次排列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并且同時將授課內容氛圍三個階段。首先,為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按照學生自愿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如閱讀、詞匯、語法、寫作、完形填空等,既可以是不同小組根據學習愛好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也可以是小組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其次,是互動交流和答疑階段,讓不同小組或不同學生學習過后,在課堂上選擇不同小組或學生交流彼此的學習內容,其作用是通過學生交流互動產生更強的合力作用,在討論中發揮集思廣益作用,或者是為學生提供英語實踐機會,如學生有疑問則可以一起探討和分析,如果仍然不懂筆者會繼續親自解答。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所學專業用英語談論職業規劃和前景,以此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從而能夠在課堂交流中互學互鑒。
三、提高教師教學素養,構建和諧課堂關系
教師素養指的是,是指教師從事教育所顯露出的基本品質,是教師在其職業中調節和處理與學生、職業工作等關系時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準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尤其教師是處在同一公共空間中的學生每天需要面對的人,所以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在教學時注意自身的語氣、發音、行為姿態等,不斷學習各種新式教學策略,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出發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課程“Social activities on campus”,教師在展開教學時可以首先注重自己的說話語調、語氣,在開課時向學生親切地問候,讓學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同時以謙遜平穩的語調向學生介紹接下來所要講的各英語知識點,如閱讀部分可以為學生逐字逐句地講解,同時不斷提問學生哪里沒有聽懂。或者如語法部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事物造不同的語句,而不是僅僅局限在課堂知識上,從而發揮英語語言工具屬性。或者是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學主體聊一聊自己在校園內的所見所聞,或者是自己的趣事。在引導學生交流互動時,筆者會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評價,如Good, Excellent, Prefect, Amazing等,鼓勵學生多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并且及時對學生的交流給予評價,讓學生感到師生都是平等的,從而產生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更加熱愛英語課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維護好師生關系,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學生持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導入分層教學,提升全體學生學習水平
高職階段的學生,通常指的是已經接受過義務教育和高中階段學習的學生,經歷過多年英語學習和高考,大多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交流和實踐能力。但是仍需要看到的是,一些高職階段的學生是經過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和三加二模式,或合作辦學的形式招收的學生,所以生源往往有著明顯差異,無論是從知識儲備、英語基礎,還是英語學習方法來說都是良莠不一。因此,分層教學就是針對此現狀,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對有差異的學生實行不同的教法和訓練,從而使每個學生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
例如,筆者為學生講授的課程“Bod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課上筆者從學生的教育背景、考試分數、學習能力等要素出發進行綜合分析,將班級內的學生按照上述要素以此劃分為多個層級,并且將教學流程劃分為三階段,如首先是將學生的英語水平依次進行劃分,將學生按照A,B,C,D...等合理劃分,并且不斷對學生的學情進行評估,如A對應的是優等生,英語成績較好,能夠適應或超過教學計劃,B對應的是英語強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而C層學生英語基礎一般,但也能勉強獨立完成學習并跟上課堂,并以此類推進行劃分。隨后是第二階段,筆者則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對優等生分配一定的超前學習任務,并且復習當堂學習內容;對于B層學生,要緊跟教學節奏,同時及時查漏補缺;對于C層以及剩余層級的學生,在教學時筆者還會相應留下一些時間為學生復習重點知識,同時針對性地強化基礎知識,以此保障每位學生都在學習時能夠有所提高和收獲。
五、烘托英語課堂語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境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大致可以分為自然語境和課堂語境,由于英語并非我們的母語,所以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心理,為學生創設一定的課堂學習情境,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學習語言而產生的一種有效教學方法,指的是以教學主題為根本,創設與之相關的課堂教學氛圍,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以不斷調整情境并作為保持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融合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并做出相應調整,以此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狀態,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地提高學習效率。
以課程“Gender differences”為例,在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從打造課堂語境入手,提高課堂學習的語言純正度,首先可以向學生表示,當課堂可以進行純英文授課,如果學生初期聽不懂,或者比較吃力,教師隨時可以放緩語速,或者是盡量從簡單詞或者是簡單語句開始進行授課,階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接受能力。同時,可以指導學生在聽課時盡量避免在大腦中進行“語言轉轉換”,而是努力“聽懂”英語。或者可以引用一些教學輔助道具,以充分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氛圍中。或者是從課堂氛圍入手,如筆者將一些與Gender differences有關的貼紙貼在教室墻上,并且在課堂上播放相關的TED視頻,為學生改善學習英語課堂學習氛圍,并且將剩余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所學知識。最后用寫作作為收尾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這里以“This course explores the biological and social influences that contribute to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differences.”為例,語句通順,比較貼合英語表達習慣。通過設置課堂情景,不但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究,保證了課堂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雙勝利。
綜上所述,雖然高職英語并不是高職院校學生的主修課,但是英語對學生的提升作用卻非比尋常,同樣也是一種極為有用的技能,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我們應立足于高職、社會、國家三個層面,始終牢記人才培養計劃,不斷致力于完善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方法,更新自身的教學策略,并以此為核心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從不同層面、角度調整教學方法,從持續優化教學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出發,為社會、國家培養高技能英語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銀花.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1):200-201.
[2]趙欣.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英語課堂效率探析[J].才智,2017(36): 129.
[3]袁晶.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英語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 2017,3(14):192.
[4]張倩.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導入環節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16, 18(12):40-42.
[5]董迪雯.“人本主義”理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教學[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09):139-141.
[6]易雪梅.高職英語課堂滲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實踐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