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芳
摘 要:在適應新課程標準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同時,中學生物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對初中生物課程在核心素養下的高效課堂構建問題探討,希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實現培養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主戰場”。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生物;高效課堂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
作為中學生物教學的一部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首先必須根據學生發展的特點和偏好,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筆者在這里比較推薦“多媒體”方面的教學方法,比如:《消化吸收》中的多媒體運用方法,在課堂上,通過觀察腸道的視頻,學生可以直接了解腸的特征,由于吸收過程比較抽象的原因,消化吸收動畫有助于學生理解和總結消化過程,并使學生在這類教學中增加活動和話題討論,從而讓學生發展思想上的“發散性”,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對初中生物的興趣,促進高效課堂的創建。
二、利用生物課特性,培養學生理性思維
學生的學習與學生的發展是平衡的,生物課程往往需要大量的思考過程,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理性思維。所以,如何在授課過程中提出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向學生提供生物知識,將他們過去和將來的學習活動聯系起來,從低到高,從易到難,依次提問。難度等級不應高于或低于“水平開發區”學生。其次,提出學科研究內容上新的、問得很清楚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但是也不可以遙不可及、飄浮不定,要注意“度”的“把控”水平,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可以不斷改變提問的方式和角度,通過讓學生“感興趣”,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并積極運用大腦去思考問題。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起到主導作用,所以,提問應該是有啟發性的,把課堂適度地“留”給孩子們,培養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高分低能”現象的產生。如:《性別遺傳》教學設計中將教材內容設計為科學論證過程:打破教材先讓學生了解性染色體的發現史,再讓學生觀察圖片進行比較的常規。先從學生仔細觀察男、女成對染色體排序圖,尋找男女染色體異同開始——提出假設;再讓學生了解性染色體的發現史,繼而引出“性染色體”概念,再重新回歸圖片循序漸進提出一系列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得出結論;結合學習過的基因遺傳示意圖,引導寫出人類染色體遺傳圖解,結合圖解分析“母親決定生男孩還是生女孩”的觀點是否正確;最后實驗驗證。一步步的分析過程則是科學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在探索中發展理性思維,既培養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又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學習了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懈追求新知的精神。
三、利用生命觀念的形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生命的形成是生產性和開放的活動,然而在現如今的教育發展中,人類思維和觀念的內在固有化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未來的發展。我認為,生物教育工作者應該擴大科學思維的范圍,制定長期的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在生物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啟發,了解生命并敬畏生命。比如:《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第一課時——植物的蒸騰作用:
導入新課:學生從怎樣增加室內空氣濕度引出自己的實驗——
套在植物葉片上的塑料袋上有很多水珠,說明植物可以向周圍散失水分,發出倡議“綠色加濕器”。教師及時歸納出“蒸騰作用”的概念,提出問題“什么結構進行蒸騰作用”,然后組織學生依次進行以下實驗:
1.在清水中吹菠菜葉片:發現葉片表面的氣孔(還可以將葉片放入溫水觀察)——驗證葉片上確實有散失水分的通道。
2.觀察葉片的結構:進行分組實驗觀察裝片——了解葉片的結構,尋找氣孔的位置。
3.制作菠菜葉臨時裝片——尋找真正的氣孔,了解氣孔的結構。
4.看微課演示——理解氣孔開閉的原理。
5.體驗感知、合作交流——掌握蒸騰作用的意義。
整節課上,以“做”為中心,以一個個實驗現象為契機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由個體活動轉化為個體與集體協作相結合的過程。在科學探究教學過程中,學生活動貫穿始末,將學生已學知識、已有經驗通過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自主地、科學地獲取知識與技能,最終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筆者認為,在生物課程全新的教學設計探討下,教育工作者要將了解生物學的基本知識過程有意識地滲透到生物的創新教育思維中,在課堂上積極運用教學機制,讓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的過程中了解生物學家的思想和方法,以基本理論學習為基礎,通過環環相扣的學習“環節”安排培養學生的科研技能、科學思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與此同時,還要給學生獨立的思維空間,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范圍和自主學習能力,注重信息技術與生物實驗教育的融合,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了解生命的真諦,對自然、生命、他人產生“平等”及“敬畏”之心。我相信,在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偉大潮流中,初中生物教育的發展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切羊措.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神州(中旬刊),2019(6).
[2]殷秋平.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進探究[J]. 新教育時代(學生版),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