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珊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教師群體在學科教學中的主要教學任務之一。歷史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對大部分學生而言,其相較于物理、化學等自然基礎學科的學習難度更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的可能性也相對更高。從我國初中歷史的教學現狀出發,圍繞學科特點、學生當前學習行為特征和心理表現等多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在對應的學科教學中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希望能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由于歷史這門學科在中考的分數占比不高,因此很多教師在相關的學科教學中都是采取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對應的學科學習活動中也只是被動跟著教師的教學指揮棒前行,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都未能得到切實培養。對此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嘗試設計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萌發。
一、合理布置課前預習任務,激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縱觀我國初中學生在歷史學科中的學習情況,教師會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相關的學習活動中缺乏進行課前主動預習的意識,很多學生都選擇將自身的歷史學習活動集中在課堂學習環節。而實際上有效的課前預習環節既能幫助學生在課前就打好課堂學習的思考探究基礎,同時又能為教師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更加有利的前提。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嘗試從安排學生完成課前預習環節開始,通過合理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為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科學習質量做好鋪墊。
例如,教師在準備進行“三國鼎立”這一課時教學時,該課時涉及很多學生比較熟悉的三國時代,諸葛亮、曹操這些三國歷史人物使學生印象深刻。但大部分學生對三國歷史的印象主要來源于我國經典古代文學作品《三國演義》,而史實與文學作品之間在真實性方面有著一定程度的區別,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該課時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以下預習任務:小說《三國演義》中提到的東漢末年州郡割據的局面與實際的相關歷史史實是否有所區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兩場戰爭的起因、過程、結果分別是怎樣的?學生可以通過教材閱讀、互聯網搜索、圖書館資料查閱等多種方式進行預習。通過這兩項方向明確的課前預習任務,很多學生都會嘗試去完成這些比較熟悉的預習內容,同時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對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找到的有關資料和預習結果進行整理和總結,進而以清晰的學習方向作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萌發指導。
二、引入多元化歷史資料,實現學生課堂探究
歷史作為人文學科,對應的學科學習不僅能豐富學生歷史人文這一版塊的知識儲備,更能促使學生在史實研究中加深自身的思想深度。同時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大前提下,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將史實通過視頻、文字、照片等多種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這無疑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渠道之一。而在面對更加生動有趣的歷史課堂學習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成為他們深入思考探究的重要驅動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這一課時的課堂教學時,可以在課前通過互聯網為學生收集在清朝皇帝為強化君主專制制度所采取的方法,并將這些資料整理成對應的教學課件。而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播放這一課件,很多學生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會逐漸產生“皇帝為什么要這樣做?”的想法,緊接著教師再告訴學生,接下來的學習內容中會有對應的原因解釋,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嘗試運用自主學習能力去開展后續的課堂學習,最終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得到有效鍛煉。
三、設計有效課后復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課后復習一直是教師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的重要環節,同樣也是考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梳理能力的主要過程。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會選擇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實現自身的歷史知識記憶和復習,但這種學習模式從根本上說還是趨于被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對此初中歷史教師可以設計更高質量的課后復習環節,讓學生在課后時間認識到自身在歷
史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
例如,安排學生進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單元的復習。歷史學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于它的時間性,很多學生在歷史復習時都覺得某些歷史事件的時間、具體內容難以記憶。所以教師在設計該單元復習環節時,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時間軸的方式來完成相關的復習任務。在這樣的復習過程中,學生面對某一時間節點所對應的歷史事件時,會開始主動思考和搜索自己已知的歷史知識,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時,可以選擇在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之上設計對應的培養策略,嘗試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等多個環節入手,促使學生萌發自主學習意識,并通過合理引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了解歷史學科的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1]譚立立.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探尋[J].新課程(中學),2019.
[2]劉海燕.初中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研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