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學是研究物質空間形式及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因為數學的抽象性,古希臘學者將數學看作是一門哲學。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的哲學思維愈發被人重視,其中所蘊含的辯證統一思想則更是對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全面考量,如今初中數學教學隨之日益重視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從初中數學教學的內容、目的入手,深入分析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初中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方法,以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數學;辯證思維;數學能力
一、概述
1.初中數學教學
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以及圖形空間關系的一門學科,它用特定的公式以嚴密的推理過程進行數據計算或圖形關系推斷,其具有思維的抽象性、求證的邏輯性以及廣泛的應用性[1]。初中數學作為數學學科的基礎部分,主要教學內容是一些基本的求證思想、求證方法、概念規則,如:集合思想、運用函數的計算思想;函數求解的換元法、配方法等。
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教授學生基礎的數學思想、數學問題求解方法去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思維方式。數學能力即是運用數學知識發現和解決現實問題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數字計算能力、問題求證方法等;思維能力主要指基于基礎數學公式方法聯想到的其他求解方法,即新的思維方式,如帶入求證、反證、具體分析。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是以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為基礎,重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拓展學生多種思維方式。
2.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指將辯證法特別是唯物辯證法應用于思維過程和思維方式的一種總體性的思維方式[2]。簡單來說,辯證思維是指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中我們運用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是與時俱進的,不應局限于思維定勢。辯證思維有三條基本規律:一是對立統一規律;二是量變質變規律;三是否定之否定規律。其目的就是讓我們實事求是,學習從事物的正反面看待問題,一切從實際出發。
二、基于初中數學教學的學生思維培養方法
1.意識先行,引導學生辯證看待問題
進行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時,切勿灌鴨式地向學生灌輸模板公式、固定解題方式。相反地,在實踐教學中應先從學生角度入手,在正常授課前預先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好比有的學生認為初中數學簡單,有的學生認為數學難、復雜,這時要通過溝通讓前一部分學生明白保持簡單也是一種困難,如向其拓展數學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學習要謙虛謹慎,學無止境;同時也要讓后一部分學生體會初中數學學習的快樂,如向其訴說攻克難題、解決困難后的喜悅,引導學生在收獲學習成果的快樂中感受學習樂趣。通過辯證的思維讓學生樂于學習數學,著眼未來,謙虛謹慎,永不言棄。
2.夯實知識,在學習中領悟辯證思維
3.開拓思維,結合現實分析問題
溝通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前提,知識是學生領悟辯證思維的基礎,而對現實數學問題的分析解決則是對初中學生辯證思維真正地開拓培養。在初中數學教育中,要經常引入學生關心的現實性問題,避免刻板地講述公式模板、解題套路。現實教學是對實事求是最好的表述。比如引入上學時間問題引導學生拓展辯證思維方式,如小明要30分鐘到達學校,有三段路程,每段路程分別有步行、公交、共享單車三種方式,問幾種方式可提早到達學校?在現實問題求解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最安全的上學方式,雨天上學方式,中途遇問題的上學方式。通過枚舉還原真實場景,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不同問題,最終針對不同情況得出不同答案。
4.辯論舉證,掌握數學中辯證思維
辯論是最能有效激發學生思維的方式,老師可在課堂中拋出具有爭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發言,根據情況適時舉行辯論,讓學生通過辯論掌握數學中的辯證思維。如:偶數和自然數是否一樣多?教師可引導學生分別闡述。不同的思維下會有不同結果:如思考自然數由奇數偶數組成,結果為自然數比偶數多;如思考自然數數量無限,偶數數量無限,結果為自然數同偶數一樣多;如思考每一個自然數都有對應的偶數,結果是自然數同偶數一樣多。用爭議題引發學生討論,通過辯論舉證,可不斷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辯證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促使學生實事求是,透過現象探求事物本質。目前國家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突出無疑是其綜合素質的有力體現,而具有哲學意義的初中數學教學則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關鍵,合理有效運用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辯證思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楊曉春,丁韞.漫談數學發展及其與社會發展的關系[J].大學數學,2005,3(21):136-140.
[2]馮國瑞.辯證思維及其當代意義[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5):53-58.
作者簡介:劉英林(1981—),男,中學一級,本科,數學,溫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