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保美術主要是現代美術及現代理念的結合體,學生從小培養環保意識對小學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學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所以學生的意識能夠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環保意識,是美術老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美術教學當中,美術老師要及時向學生傳遞關于環保方面的知識,以及向學生普及環保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以及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關鍵詞:小學美術;環保意識;培養策略
一、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許多被隨手丟棄的廢品,這樣的行為對環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老師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這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和責任。學生在生活中可以從家里或學校丟棄的物品中收集可以二次利用的物品,不僅可以進行創作,同時還能美化環境,減少垃圾的出現。美術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出發,在美術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學會對廢舊材料進行巧妙利用,進而可以對廢舊物品進行加工改造,為美化環境盡一份微薄之力。
二、 美術教育課堂當中滲透環保思想的重要性
國家每個部門一直都在實施節能減排的對應工作,當中有兩項分別是學校方面的行動與青少年自身的行動。對國家來說,青少年是前進的主要動力,青少年的想法對國家以后的進步走向影響非常大的。因此,自然環境保護這一議題需要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廣泛普及,讓每一位小學生知道資源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環境污染的壞處。學校需要在向學生傳輸環保思想的實踐中承擔指引者的責任,而美術學科傳輸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效果是十分可觀的,這是因為美術學科中的內容大部分都與自然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老師使用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學生感悟世界的美妙,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生態環境正在負載著的巨大壓力,重點使小學生明白如何變廢為寶,以及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這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對美術學科的樂趣,從而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與審美素養,也可以讓學生的創造力獲得一定的提升。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更加喜歡這個世界,讓自己更具有責任感,美術這門課程不單單可以達到育人的目標,在生活中還可以為社會帶來收益。
在小學美術的課本當中有諸多關于“環保”方面的內容,美術老師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基礎的美術知識,提升自身的審美思想,與此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獲得更加高效的培養。并且,這個階段的小學生自身意識的觀念可塑性十分強大,美術教師完全能夠運用這一特征,在美術教育課堂上對小學生實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只有盡快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輸入,盡早對環境保護思想有接觸,才可以使環境保護意識在他們心中扎下深根。
三、 在美術中培養環保意識的策略
(一)學會欣賞,培養環保意識
在美術教學當中,欣賞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要積極為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全面提升學生欣賞美、發現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老師要積極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環保意識,使小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環保觀念,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創造更多的美。美術教學主要是從欣賞美好事物開始進行,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愛護資源以及周圍環境,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感受美的環境為生活帶來的好處,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環保有更深的了解,激發小學生自身的環保意識。
比如:在小學部編版《保護大自然》等相關繪畫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將身邊自然界的動植物圖片進行收集整理,之后在課堂上向所有學生展示。然后老師可以播放相關視頻資料,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讓學生能夠從視聽上感受風景的魅力。老師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可以跳轉畫風,播放一些污染環境的視頻。這樣,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環保意識,與此同時,還要及時為學生講述環保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學生聽起來會更容易接受,從而形成環保意識。
(二)運用啟發式教學,提高創作思維
積極地組織學生開展戶外郊游、參與展覽、欣賞山水風景名畫等各類活動,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向往與熱愛;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小學階段的美術教師更要注重開展材料的制作與運用,探索一物多玩和在生活中應用多種材料的途徑和方法,用這樣的方式來有效激發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充分利用資源,并列舉學生都喜愛且容易懂、簡單的案例;結合創作,普及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小學生的最大天性就是好奇,他們對看到的每一件新奇事情將總是充滿了無限探究的好奇欲望。在美術課堂上,教師首先必須要準確把握和抓到的重點就是美術學科和自然有機地結合,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描繪所見、所聞和思考。
比如:部編版的教材《大樹的故事》,美術老師在講述這節課的同時,可以用一些圖片或視頻等給學生介紹不同類型的樹,能夠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使得學生更加了解樹的形狀、特征,以及對樹林有影響的因素,使小學生了解到樹林可以有效防沙護林。但是隨著人類的任意破壞,亂砍濫伐等也導致了大量原始森林資源的減少。在此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展示出由于某些樹木的短期功能缺失而直接導致樹木、土壤內部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巨大泥石流或發生沙塵暴等的現象,使小學生能夠直觀地深刻感受樹木減少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各種毀滅性的破壞影響。然后,老師可以以小組提問的形式來激勵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先讓學生進行討論,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時候一個學生的回答可能比較簡單幼稚,當然也有可能會是理性的。但無論這種回答結果如何,都說明學生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將問題用圖畫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就是要求學生把關于生態環境衛生的理念和方法以繪畫形式呈現了出來,這樣所繪畫得出來的圖像才能夠童趣盎然,同時也充滿了學生對大自然的一份熱愛。
(三)結合教學內容,滲透環保意識
首先,小學美術老師可以用一種簡單、形象并且生動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滲透環保意識,比如通過多媒體的圖片或視頻等手段向學生傳達相關的環境保護意識。范畫不僅是老師的,也可以是學生的。老師展示范畫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大程度上的開發,利用一些學生的范畫則是可以培養學生對美術研究的自信心和興趣。然而,多媒體可以使學生了解除課本之外的其他信息,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認識和思考環境污染的問題。其次,可以根據在美術教育課程中的一些變廢為寶的特點,通過相關課程逐漸激起和培養學生動手創造藝術的興趣,使得學生更多地注重自己在生活中盡可能減少產生的垃圾,能夠再利用的垃圾和廢棄品。這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自主創造能力,也促進了環境保護意識普及,這對環境保護理念來說意義重大。最后,美術老師給予學生的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作業一般不能太多,老師在教學中需要為每個學生規劃范圍,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況,以提高學習效率。
(四)勤儉節約,培養學生環保習慣
《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盡量運用自然環境的資源,以及校園和生活中的資源來進行美術教學。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先向學生提議不要買帶顏色的卡紙,可以用課下時間找一些廢棄的包裝盒來代替,比如生活中常見的易拉罐或者牛奶盒等,這個過程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保持環境衛生的意識。
比如:在講述《拓印的魅力》這部分內容時,老師要明確可以告訴學生,如果想要用葉子,只能撿落下的葉子,絕不可以摘樹上的葉子。在制作過程中,學生既可以體驗到制作帶來的快樂,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對生活中的垃圾有所了解,明白可以以制作的方式將其進行改造成美麗的工藝品。課程結束之前,還要進行收拾的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主動愛護教室環境,以及節約所用到的資源,進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是教育的一個機會。當學生完成作業后,老師要及時提醒學生將自己所用到的工具材料收拾整齊,不用的東西要及時放在垃圾簍里,或者用來做邊角材料。廢紙可以放在材料袋里,這樣下次用的時候方便拿,讓學生明白節約在生活中也是一種美德,而環保是責任。
讓學生參與教學,才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靈感,所以老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去收集廢舊材料,之后再進行收集和制作。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雙手可以改變生活中出現的垃圾,能夠有效保護環境,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盡可能地減少污染。在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要積極與學生一起研究變廢為寶的辦法。
比如:可以用廢舊的木板或者可樂瓶搭建一個巨大的建筑模型;用酒瓶和沙子做成生活中可以玩耍的沙瓶;用牛奶袋的反面做成首飾;用椰子殼或做成娃娃;用橘子皮來裝飾小姑娘的裙子等。經過一系列的小制作,可以讓學生對環保更加感興趣。
(五)走進大自然,領悟大自然的美
生活對美來說是源泉,而生活對藝術創作來說則是必不可少的素材庫。老師要經常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走出封閉的教室,讓每個人都能觀察并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對樹木花草的變化進行仔細觀察,對鳥類所生活的環境有所了解。學校可以組織春游活動,引導學生清理被垃圾污染之后的小河,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回家動手種花、養魚,或者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到動物園,去了解一下動物的習性和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興趣小組中,老師要經常帶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將藍天碧水、紅花綠草變為學生的“感性材料”,進而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作用。
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創作關于環保的宣傳品,同時對自己家里以及鄰居進行環保知識宣傳。這樣不僅可以加強自身的環保意識,與此同時還可以把環保意識帶到千家萬戶。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與環保相關的繪畫比賽,全方位地啟動環保意識,同時充分發揮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生活中多欣賞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感受對廢舊材料的靈活利用,并找到自己的創作靈感。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逐漸遭受著污染,國家的經濟正在蒸蒸日上,卻對環保問題忽視。所以,每個人都要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將環保這一理念深入小學中是十分關鍵的,美術學科和大自然緊密相連,美術老師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環保意識,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提高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吉算.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J].考試周刊,2019(75):151-152.
[2]吳曼琪.垃圾分類環保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20(7):109.
[3]吳曼琪.垃圾分類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教學,2020(4):57.
[4]何梅琴.小學美術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廢舊材料再利用的應用探究[J].教師,2019(18):97-98.
[5]畢艷妮.小學低學段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潛能激發策略探究[J].神州,2020(2):243.
[6]楊建東.變廢為寶資源再造:淺析廢舊材料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9(23):61,70.
作者簡介:
張海波,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廣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