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當前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中心也逐漸由著重提升學生成績,轉變為有效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而分層教學法則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質量。因此,本文對分層教學法的優勢與使用策略進行深度探究,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運用
【作者簡介】張翠桃,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古農農場中學。
引言
在當前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大部分學生會因各種不同的原因而擁有不同的英語學習基礎與性格差異性,對于這種情況而言,傳統的統一教學目標在當前英語教學中已經不再適用。因此,本文對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對其進行應用的策略。
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
1.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在傳統的英語作業練習中,通常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不論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如何,作業和習題都是一樣的,這不利于教師因材施教。隨著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也逐漸被我國教育界所推崇。而因材施教這一詞主要是指教師根據當前所教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所傳授知識的深度與進度進行規劃,使學生能夠在同樣的經歷與時間消耗下有效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初中階段,每個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的身體、心理以及學習發展差異,由此可知,如果想要使每個學生自身所具備的優點均能得到有效發揮,那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嘗試使用不同的方式。而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發揮學生的潛能,在培育學生良好核心素養等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優勢。而對于初中英語閱讀課程來說,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也因此得到了改良。
2.更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分層教學法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分層教學法不但能夠有效體現出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可以按照自身的教育知識基礎選擇教育進度。分層教學法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重新還給了學生,使學生能夠有效參與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來,這種教學法也使學生對于教學信息的反饋得到了重視,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研究。每個層次的學生均對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產生了良好的興趣,進一步使學生感受到了求知的樂趣,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閱讀課程的興趣,為帶動全班積極學習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氛圍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3.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實施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在每堂課程上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所產生的不同結果,將會選取不同的評價方法,對于部分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導致其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而言,教師應當對其學習態度進行肯定,并對其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進行表揚。以該種方法消除知識基礎較弱的學生的自卑心理,增強其自信心,避免其出現厭學的情緒。這說明教師對成績一般的學生運用鼓勵學習的方法,既能引導其找出自身不足,同時,還可以為其指出接下來學習中所需要進行努力的方向。而教師應當對英語成績較好且自信心較強的學生,使用競爭評價的方式,使其能夠堅持對自身使用高標準與嚴要求約束自身,同時這種方式也能夠進一步促進該類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二、初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的應用策略
1.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當前,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的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的目的在于,為學生們確立學習目標,使當前的學生們均能夠有效掌握英語閱讀課程其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同時,也能為學生們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初中階段,學生之間逐漸展露出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在其性格特征與知識基礎上的表現極為明顯。因此,教師應當對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一理念進行有效認知。并以該理念為基礎,合理使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對初中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立上不應當繼續采用設立統一教學目標這一方法,而應當努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英語閱讀課程興趣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并使其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的表現更加自信,從而在整體上培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為所有的學生制定統一的教學目標,并將主要教學精力放在如何讓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提升上。這種教學目標的設定,使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對學生英語閱讀進行學習的所產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補足,該種情況是部分具有良好的基礎的學生水平難以提出進一步提升,而部分英語水平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卻因知識基礎不良等因素而無法跟上教師課程的步伐,導致英語閱讀成績遲遲無法得到提升。這便要求教師使用分層教學法,對當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探究,并根據不同學生的教學基礎與學習水平,為其設立能夠與英語基礎進行匹配的目標,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課程的興趣,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均能得到有效提高。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3為例,教師在對該單元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分層,并根據其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教學,以此來幫助學生們打好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分層,使具有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訓練,采用有優秀學生帶動基礎較弱的學生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進行互相幫助,最終達成雙方能夠共同進步的效果。例如,教師在對該單元的單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帶領學生們對其中較為典型的單詞進行詞根與讀音的探索,再使學生對其進行自主探索,由有較好英語基礎的學生,帶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對新單詞進行自主學習。接下來,教師在對語法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使用分組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們能夠通過較為有效的小組合作對所講解的語法進行探索,尤其在對該單元的重要對話進行學習時,可以由英語基礎較為良好的學生帶領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共同探索。
2.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分層教學的主要方式是一種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與教學核心的一種主要方式。在教師使用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當對當前學生的知識差異與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進行有效掌握,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綜合素質,將學生進行分層。另一方面,分層教學法不但能夠有效提高英語知識基礎較弱的學生的成績,同時,也能夠使具備良好英語閱讀能力的優秀學生得到進一步發展。進而實現英語閱讀課堂上整體學生的閱讀水平能夠得到提升。在初中階段,各個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知識水平與性格特征,所以,教師如果能恰當地使用分層教學法就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因此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時,不管是哪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在進行目標設置時都要考慮各自的基礎性目標和挑戰性目標,基礎目標即為學生必須要達到的目標,挑戰性目標即學生能通過努力去嘗試完成的目標。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階段性測試以及家長和其他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進行了解,并以此構建出較為科學合理的學生分層指標。而在將學生根據不同層次進行分組時,教師應當注意到學生的興趣差異。由于分層教學法為小組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所展現出的不同的特長與興趣,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組。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3為例,該課中不但存在著較多的英語生詞,同時,也出現了需要新型語法知識,因此,在該課中,教師們可以使用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的方法,為該課進行分層,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學習效率。例如,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掌握好生詞打好基礎、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掌握語法而英語基礎較為良好的學生可以在語法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尤其在對該單元較為重要的語法,即動詞的使用學習上,教師應當各個學習小組中英語基礎較為良好的學生進行深入的教學,再由該類學生向小組中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知識的轉達,該種教學方法不但能夠使英語基礎較為良好的學生能夠獲得對該類語法知識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夠使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獲得更加具體的語法教學,通過該種分層教學的行為,能夠使英語基礎較為良好的學生與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
3.對課堂活動進行分層。在目前英語閱讀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是一種能夠將學生英語學習基礎最為直觀呈現的方式。因此,教師也應當對該課堂活動進行有效分層,例如,一般難度較低的問題,教師應當請基礎較差的同學進行解答。以此來鼓勵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上積極發言。在學生發言后,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較為積極的肯定,以此來提升學生對于初中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對于英語基礎較為良好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在對其提問的過程中,引導其對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進行解答。而對于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選擇難度相對較大的問題,或是需要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的問題進行提問。該種對提問難度進行分層設置的課堂活動不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獲得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同時,也能有效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對于這三個層次的學生,具體方法是安排優秀組的學生作為領導者并帶領一個或兩個中等組和后進組的學生,主要任務是檢查他們的閱讀作業是否完成以及答題的正確率。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其主要目標在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這說明當前初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法對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政策的推進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對當前初中英語閱讀課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的優勢進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夠使我國出初中英語閱讀課程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樊惠菊.基于合作學習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3):246-247.
[2]王佳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1(4):198-199,201.
[3]劉昀.基于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21(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