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課外活動的作用和重要性,開始增設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文章主要分析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具體實施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空間;教學實效
一、 引言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將時間和精力集中在課堂,很少重視開拓學生的課外活動空間,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不強,學習效率不高。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科學,教師也認識到課外活動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開始重視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
二、 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小學語文教學是幫助小學生拓寬眼界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生正處在汲取知識的重要階段,在知識不斷更新的今天,一本語文教材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他們需要獲得更多知識來武裝頭腦,充盈自己。課外活動就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學習到很多教學中沒有涉及的事物,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從多個方面了解社會,有利于拓寬他們的語文知識面,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對小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年紀小,比較貪玩,很難將心思完全放在學習上,十分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監督和督促。小學語文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性格和心理特點,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通過課外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比如在語文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合理引導,營造平等、民主的活動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大展拳腳,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有利于學生掌握語文教材知識
小學語文課外活動和課內教學是息息相關的,課堂教學更傾向于理論知識教學,而課外活動則給學生提供了實踐和鍛煉的機會。理論知識是小學生順利開展課外活動的基礎,課外活動又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比如課外的主持人比賽、演講比賽等,小學生只在課堂中學習接觸過,雖然其掌握了一定的主持演講技巧,卻沒有親身實踐過,如果能夠通過課外活動的機會,讓小學生大膽嘗試體驗,有利于鞏固學生的語文課堂所學,讓他們明白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四)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的目標與任務在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在課堂內采取有效的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之外,還需要將教學范圍拓展至課外,以此來更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外活動就是重要的形式之一,課外活動的組織與設計,尤為考驗教師的設置能力,包括結合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來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外活動,包括還要考慮其他的綜合因素,比如安全因素、時間因素以及利用課外活動需要達到的教學成果等。而且在課外活動的實施上,教師還需要對活動過程進行跟蹤,或是對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表現給予肯定,或是對學生在課外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給予指點和解決,或是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或是生命教育等其他教育內容,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落到實處。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反應與表現進行總結,為下一次的活動進行提供更有效的參考。這些過程,就是教學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且在課外活動的開展中,師生能夠深化交流,加深感情。
三、 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的基本原則
開拓課外活動空間的根本目的在于落實素質教育理念與要求,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課外活動的組織以及空間拓展上要以生為本,并遵循一定的原則。
第一,要突出安全性原則?;谛W階段的學生年齡不大,規則意識不強,對危險的識別與應對能力有限,在活動的組織上,尤其是一些戶外活動的策劃上,要事先對活動地點,設施設備,天氣狀況等進行提前了解,并結合學生特點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讓學生掌握一些緊急情況下的自我救護措施與逃生知識。
第二,要突出整體性原則。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課外活動的組織上,要結合學生思維、行為、年齡等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的活動設計。首先要突出整體性原則,課外活動需要學生充分參與。然后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要細致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與反應,結合這些特征來有針對性地融入學科教育。包括在什么樣的狀態下進行,以什么契機來融入相關的教學知識。這就需要從學生的整體出發,結合學生特征在課外活動時有針對性地引導,而不是放任學生自主發揮。這樣不僅無法落實課外活動的目標與要求,而且還有可能會在活動中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
第三,要突出趣味性原則。小學生處于快速的成長時期,喜好隨心,規則意識不強,所以課外活動的策劃上,尤其要突出趣味性。眾所周知,小學生普遍好奇心重,探究意識強,開展課外活動目的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活動開展時要著重突出活動趣味性。唯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其主動參與活動,并產生探究的興趣。在研究中交流,在交流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不僅加強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同時也在活動中收獲更多的學習樂趣。
第四,要突出發展性原則。很顯然,無論是課堂教學活動,還是課外活動的開展,其本質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展性原則指引下,除了對學生進行學科素養的培育外,還可以滲透生命教育,比如在進行課外寫作活動時,往往會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萬事萬物,這些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同時,也可以滲透德育教育,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甚至是不文明的行為,那么就可以趁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四、 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的措施
(一)設置豐富的課外趣味競賽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競爭意識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語文課外活動,都是為了語文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比較貪玩,教師可以在課外舉辦一些趣味競賽活動,吸引小學生參加。教師可以以書本教學知識為依托,衍生多種知識競賽,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競爭意識。比如,有些小學生對古詩文學習不感興趣,掌握的詩詞較少,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除了緊抓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舉辦年級詩詞知識競賽。競賽的內容主要以學生學習過的詩詞為主,如根據提示猜詩句、猜詩句中的用字用詞,考查學生對教材中詩詞的記憶程度;說出指定詩人的其他作品,考查學生的課外知識;背誦描寫邊塞風景的詩詞,考查學生對詩詞內涵的掌握程度等。為了增強學生的團隊和競爭意識,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選拔代表小組,代表班級參加競賽。其他學生則根據競賽規則,為參賽小組成員查找搜集參考資料,為班級的比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在這樣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主動學習古詩詞的熱情更容易被激發,學習效率也能有所提升。
再比如,為了豐富學生的成語庫,讓他們學習更多成語并知道具體的用法,教師可以在班級舉行有趣的成語接龍比賽。教師先說出第一個成語,然后學生按照學號順序,以上一個成語的最后一個詞作為新成語的第一個字,說出一個新的成語,并用這個新成語造句,按照學號順序,依次進行下去。當成語接龍遇到阻礙時,教師要號召全班同學一起思考,群策群力,保障游戲活動順利進行下去。這樣的課外活動,小學生參與意愿更強烈,能夠不知不覺豐富自己的成語庫。
(二)重視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課外閱讀是至關重要的課外活動。開展課外閱讀,也是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課外閱讀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還可以讓他們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開闊眼界與視野,獲得更多的感悟,因此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點的時候,需要將課外閱讀活動充分融入其中。另外,教師應該依照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語文教學內容,向小學生推薦和教學知識有關的課外讀物。例如,在學完《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后,很多小學生對植物生長習性的好奇心被激起,教師可以抓住機會,給學生推薦《葉綠花紅》等課外讀物,讓學生掌握更多關于花草樹木的知識。再比如,在學習了《牛郎織女》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籍,搜集我國民間神話故事,讓學生感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班級設置讀書角,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外閱讀氛圍,讓他們感知到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并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不斷鼓勵以及肯定他們,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
(三)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對處在小學時期的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習慣還沒有成型,興趣愛好也還處在探索階段,可塑性還非常強,十分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在課外活動中建立興趣小組,鼓勵小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為了讓更多小學生參與到興趣小組活動中來,教師需要依照語文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一樣的興趣小組,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激情。比如,教師可以提倡在學校設立記者站,讓學生自己嘗試做記者,去做校內采訪活動,或者開設專欄活動,讓學生自主組織采訪和寫稿并發布,為校內師生提供專欄咨詢服務。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小學生寫作和交際能力提升,還有利于小學生在活動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完善和提高自我。舉例來說,針對當前我國的新冠疫情防控現狀,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在校園內進行一次采訪活動,采訪不同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并將采訪過程記錄下來,整理形成宣傳稿,在學校宣傳欄、官網、公眾號等線上線下渠道發布。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只對課外活動開展方向做出引導,不去刻意影響學生在活動中的發揮。
另外,興趣小組的成立也給了小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特長的平臺,能夠讓小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將自身的閃光點充分展現出來,提升他們的學習成就感以及自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和興趣,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長,組建板報小組、作文小組、書法小組等,并對活動工作進行合理分工,讓學生得到針對性的提高和訓練。這種方式的應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并讓他們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從課外活動中主動學習和了解語文知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活動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和豐富化的措施,實現課外活動的有效開拓,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幫助他們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星.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的思考[J].都市家教,2017(2):13.
[2]熊高中.拓展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成效[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2(1):172.
[3]姚立華.開拓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空間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7):112.
作者簡介:
崔利萍,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通安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