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知識教學與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相結合,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高中數學知識的探索。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數學教學來說,教學資源匱乏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對少數民族地區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對促進教育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對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及探討,同時針對具體的培養措施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期為少數民族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高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1-0055-03
作者簡介:熊虎(1973.9—),男,苗族,貴州丹寨人,貴州省丹寨民族高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
一、培養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少數民族地區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與其他地區在內容上幾乎相同,主要的不同之處在于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整體教學專業水平相對較低,很難做到為學生生動形象地講解相關數學知識。而在這種背景之下,由于學科知識的復雜性以及多樣性,學生難以順利學習知識,同時由于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數量較少,導致教師的教學時間十分緊張,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及知識探索能力,通過進一步開展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培養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跟上學習進度。另外,由于數學知識復雜且較難理解,很多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憶數學定理及數學公式,同時,通過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很多學生看似對相關的數學知識已經有深入理解,但事實上,一旦題型發生變化,學生就無法對問題進行解答。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沒有做到融會貫通,不能進行獨立思考,從而無法真正理解復雜的數學知識,解答不了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1]。當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培養以后,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在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時能夠充分地調動腦海中的數學知識,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大的課程學習壓力,各個科目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數學,其具有復雜性及抽象性的特點。少數民族地區的部分學生可能存在聽不懂漢語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長此以往,學生因為聽不懂漢語而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會逐漸提不起學習興趣,喪失學習動力。針對這種情況,如果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數學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來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那么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就會有較大的提升,在遇到學習困難時能夠主動與同學探討或者咨詢教師,會主動與同學或教師交流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這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學生真正發自內心地想學好數學,提高自身的學習主動性之后,各種課業壓力也將會隨之降低,學習中的各種難題也會迎刃而解。
(三)提高學生類推的能力
數學知識十分抽象且復雜,學習數學知識需要運用多種能力,其中類推能力是最為關鍵的一項數學能力,數學知識點繁多,各種題型千變萬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數學學科中的各知識點和各題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學生擁有良好的類推能力可以更好地把握數學題目中的共同點,抓住共性,輕松地解決某一類數學問題。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布置某一類題型的練習來幫助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做題就是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就是實踐的過程。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會遇到一些類似的題型,只有認真攻克這一類題型,學生才會慢慢積累解題經驗,逐漸掌握其中的規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散自身的數學思維,培養自身敏銳的洞察力,把握題目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培養自身的類推能力,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知識[2]。
(四)有利于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對事情發生之后的一種總結,對未來的一種探索,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一種重新的認知,以及對自身知識框架的重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反思的習慣,讓學生通過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掌握新的思維方式。具體內容包括下面三項:第一,高中數學學習是一種相對抽象的一種思維活動,包括數學知識的學習及數學思維的構建等,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構建;第二,反思行為應該貫穿學習的各個環節,如課前,學生通過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具備獨立反思的能力,在反思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三,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經常反思自己,如在面對錯題時,要詳細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等。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經常性的反思,只有反思得越深入,才能更加深刻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這樣在考試時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解答問題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二、少數民族地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重視
由于少數民族地區師資力量不足、學生數量龐大,每位教師需要教的學生較多,這就導致教師承擔著較大的教學壓力,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缺乏對學生的重視。長此以往,少數民族地區的教師就會習慣于以自身為主體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學生會逐漸習慣于機械地接受“灌輸”教育,在學習過程中只會進行機械的記錄,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學習主動性喪失,也提不起學習興趣。學生在進行課后練習時,難以獨立地分析數學題目,嚴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其是學生在考試過程中順利解題的關鍵。在當前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及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學生缺乏合理的自主學習方法
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教學壓力大,沒有時間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由于少數民族地區交通不便、網絡條件差等問題,無法及時接收外界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這就導致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沒有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際的學習效果,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造成不利影響[3]。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題型多變,學生如果缺乏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就難以在課后自主進行知識的學習,難以解決相應的數學問題,這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三)教師過于重視課堂知識的講解
學生在高中需要學習的課程較多,各科課程安排得十分滿,而高中數學知識十分繁雜,平均下來數學的整體教學時間較短。這就導致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更加注重學科知識的講解,不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就容易出現自己還沒有想明白這個數學問題,教師就已經在講解下一個數學知識的情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在扮演著自問自答的角色,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根本上影響了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升。
(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存在障礙
在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漢語口語能力相對較差,而一些教師來自外部地區,對當地的語言沒有充分了解,這就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語言溝通存在障礙。對于高中數學這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來說,缺乏溝通會在根本上影響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根本上降低實際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阻礙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給學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三、培養少數民族地區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培養自主學習意識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強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師一味地進行機械式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就可能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時,教師就要注重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明白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以及性格特點,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對學生的重視,站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緊迫性,進而讓學生意識到應該通過自主學習來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4]。例如,在教學“集合”這一章節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充分預習,然后再進行教學;而在教學“函數”的相關知識時,不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直接開展教學。在這兩種情況下,學生會發現預習之后再學習知識會比不預習直接開始學習要輕松一些,通過預習可以快速地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一來,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主預習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便會越來越重視自主學習,進而發展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自身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
雖然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時間較為緊張,但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高中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有更加嚴格的要求,足夠的自我學習空間將會更好地促進學生以上兩種能力的培養。例如,少數民族地區的數學教師在教學“數列”相關知識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機會,采取間斷式教學方法,以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探索解題方法,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如果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知識理解上的問題,教師應讓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思路書寫在黑板上,之后,教師再進行相應的指點,這樣,學生會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加快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
少數民族地區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是較為枯燥的,造成這一問題的關鍵是缺少足夠的師資力量,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素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高中數學的知識點較多,知識難度較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較強,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壓力, 這會導致其難以理解數學知識,甚至在課堂上出現瞌睡的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少數民族地區數學教師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根據整體教學資源合理規劃教學模式、布置教學任務,可讓學生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會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數學知識實際上是十分有趣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數學家在發現數學定理或公式時的背景故事講給學生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講解之后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自主進行學習及探索。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保障[5]。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師資力量的引進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是否順利不僅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影響,還對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各個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部門應加強對當地學生的普通話教育,加強對其漢語溝通能力的培養,保證其具有基本的語言溝通能力,能夠與教師進行基本的語言溝通,為其學習知識奠定基礎。另外,針對少數民族地區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國家教育部門要制定有效的調控措施,積極向少數民族地區輸送高水平的教師人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師資力量的提升,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教學質量。
結 語
從當前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看,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缺乏足夠的師資力量,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江波.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20(1):174.
[2]呂懷玲.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高考,2020(29):37.
[3]小莉.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下旬刊),2020(10):70.
[4]盛雪松.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EB/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8):39.
[5]李黎.探究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明日,201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