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飛
【摘要】本文從課程性質與任務、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課程內容設計、課程考核等幾個方面對大數據架構應用課程進行了整體設計與研究,旨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關鍵詞】Hadoop;課程設計;職業能力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是大數據應用開發模塊的入門和基礎課程。通過學習和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運用Hadoop技術進行大數據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的基本技能。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合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以培養學生良好的IT職業素養。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訓,主要使學生具有使用大數據應用系統的構建、使用等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適應未來職業的需要。
二、課程教學目標設計
1.總體目標
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使用Hadoop技術開發大數據應用系統的能力,酌情增加Spark的內容,培養學生綜合掌握Hadoop和Spark概念、原理及其應用方法。
2.知識目標
本課程的知識目標包括:
了解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背景,以及大數據的概念、特征及意義
了解大數據的存儲與計算模式和應用場景
了解初識Hadoop大數據平臺
了解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的概念、特點和體系結構
了解HDFS Java API的一般用法
了解MapReduce框架,理解YARN運行機制
*了解Spark的特點、與Hadoop的關系及其企業應用
*認識Spark的數據模型和任務調度
3.能力目標
能熟練掌握Hadoop平臺的安裝與配置,以及Eclipse的Hadoop插件的安裝和配置
熟練掌握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的Shell操作
基本掌握HDFS Java API客戶端編程
初步掌握MapReduce API編程及應用
*能基本掌握利用Spark Streaming編程
4.素質目標
本課程的職業素質目標包括:
通過標準開發過程和規范化的程序設計訓練,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細致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通過頁面前臺設計,激發學生的美學潛力和審美情趣;
通過分組協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通過項目實施中的項目匯演和作品展示,培養學生表達和展示自我的能力與意識;
通過互相評分,培養學生欣賞別人的品質;
培養誠實、守信、堅韌不拔的性格,按時、守時的軟件開發觀念,良好的編程習慣,不斷拓展學習空間;
三、課程內容設計
在課程設計中,體現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人才培養模式,以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為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發展為目標,校企合作,共建課程。
課程設計從大數據程序員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出發,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精心組織課程內容,整體采用Project-driven training(項目驅動、項目實戰)的思路,具體章節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實例;項目的設計由簡單到復雜,理論知識采取循環式教學,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使用Hadoop進行大數據應用系統開發的基礎知識和相關技術。根據學生基礎,酌情增加Spark的內容,培養學生綜合掌握Hadoop和Spark概念、原理及其應用方法。
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序化教學內容,確定 7個教學情境,按照教學任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安排教學學時,共計 64 學時。
四、課程考核
本課程操作性較強,鑒于平時學習過程的重要性,且有多個能力訓練項目貫穿始終,考核主要參考平時課堂表現、平時練習的質量,課外作品(如各類大賽)完成情況等方面;項目實戰以小組為單位,所以評分也以小組為單位,以此考察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
鑒于大數據工程師招聘的實際情況,對基礎知識和技能采用筆試試卷的方式進行,并為否定性的考核,即期末筆試成績低于卷面滿分60%的,該課程記錄成績不及格。
五、結束語
通過對課程性質和課程任務的分析、對教學內容的選取,結合真實生產系統設計整個教學環節,以培養大數據工程師為目標,本文提出的大數據架構應用課程整體設計方案在實踐中較為可行。
參考文獻
[1]黃東軍. Hadoop大數據實戰指南[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7.
[2] 西普教育研究院,時允田,林雪綱. Hadoop大數據開發案例教程與項目實戰[M].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5.
[3]黑馬程序員. Hadoop大數據技術原理與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