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甜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者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游戲教學法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在激發學生參與興趣、降低知識學習難度、調動學生思維潛力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究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旨在構建更加和諧、活躍的學科教學活動氛圍。
關鍵詞: 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引言:
數學游戲是數學知識和游戲內容的結合體,具有教育性和娛樂性,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很強的適用性,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伴隨生本教育理念的廣泛滲透,我們開始意識到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參考學生需求設計教學方案,才能夠加速實現教學目標。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不斷得到推廣應用,且游戲教學模式持續完善,符合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但是具體如何應用、在什么時機應用,還是需要進一步展開教學研究。
1. 應用數學游戲在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階段應用數學游戲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參與度,營造活躍、有趣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繼續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1]。但是選擇的導入游戲應該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且游戲環節不能占據太長的教學時間。以“圖形運動”中的“平移”這部分知識教學過程為例,在游戲導入環節,我提前準備好棋子、色子和張紙,紙張上橫豎各六個方格圖形,起點在左上角的方格上,終點在右下角的方格上。導入階段我提議大家一起玩“大富翁”的游戲,學生們興趣高漲。接著我開始引導學生進入游戲情景:“大富翁游戲是很多同學都玩過的,其實很簡單,現在老師手里一共有三個棋子(分別是紅、黃、藍色)和一個色子,先投色子確定點數,相應的棋子按照點數前進。”在全部學生都知道游戲規則后,我們開展游戲活動,結合棋子運動的過程,尋找提問時機;“你們指導棋子在‘棋盤’上的運動形式是什么嗎?這和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平移’的知識有關系……”,以游戲方式導入新課,過渡自然,學生能夠專注、集中思考問題,為后續教學活動展開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利用數學游戲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建立數感是培養學生數學直覺和數學思維的關鍵方式,利用數學游戲幫助學生建立數感,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征和思維水平,可以降低數學知識理解難度,提高教學效率[2]。如學習“克與千克”知識內容的時候,我們常用一個典型問題引導學生感知重量單位——“1Kg棉花與1Kg鐵哪個更重?”,學生由于認知誤區,觀點不一致,部分學生認為肯定是“1KG鐵”更重。面對學生舉棋不定的狀態,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參與操作游戲的機會,課前準備好100g棉花、100g鐵、一桿秤,選擇幾名學生演示稱重的過程,驗證猜想、總結結論。操作游戲結束后,我們給學生發放不同的物品,讓學生猜測重量,以競賽游戲的形式要求各小組給出答案,結果最接近物品實際重量的小組獲勝,可以獲得獎品。借助體驗式游戲形式,學生在真實的游戲體驗中感知物品重量,初步建立數感。
3.應用數學游戲組織知識復習
鞏固復習學過的知識旨在降低學生的遺忘程度,尤其是一些重點和難點,需要安排學生定期復習鞏固,結合訓練題,深化記憶[3]。但是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舊知識的復習和鞏固不夠重視,認為已經是學習過的知識內容,因此掉以輕心,實際的復習課組織效果并不理想。引入數學游戲后,復習方式發生了轉變,可以激發學生復習知識的興趣,提高復習課指導效率。比如,復習課“搭配中的學問”中,涉及可能性問題、統計問題等,我就給學生安排了“服裝設計”的游戲,游戲素材中包括三件上衣、三件頭飾、三條褲子,學生對應相應的圖片搭配服裝,然后展示搭配的結果。在搭配游戲中,有的學生搭配過程體現出規律和條理性,比如相同的上衣分別搭配不同的頭飾和褲子,按照物品分類逐個搭配;也有的學生毫無章法,隨意搭配,每搭配完成一套方案就記錄下來……在發現這些現象之后,我適時介入,“現在我要對搭配方案提出一些特定的要求,你們的方案要符合我提出的要求,滿足‘紅色上衣、兔頭飾和三條褲子’的條件,一共包含幾種搭配方案?”,學生記錄不同方之后匯報,然后由我再提出不同的條件,學生在按照既定條件進行搭配的過程中逐漸找到規律,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復習了學過的知識。
結語:
基礎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全新的學科教學模式得到推廣應用,以小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游戲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集中突顯出來。但是目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部分問題,需要教學者繼續深入討論教學游戲的應用方法。上文觀點全部是筆者的工作經驗總結,望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趙樹芳.教育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03):215.
[2]趙青.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11):59-60.
[3]薄萬崗.關于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華夏教師,2019(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