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高考改革的影響下,生物教學的傳統模式需要做出改變,教學中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融合也勢在必行。為在生物教學中靈活融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文章分析了新高考和職業生涯規劃、生物教學融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學和生涯規劃教育融合的現狀,最后嘗試總結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學和生涯規劃教育融合的實踐方法。
關鍵詞:教育融合;生涯規劃;生物教學;高中生物;新高考
一、 引言
在傳統的高中教學中,師生雙方都關注知識技能的掌握狀況,但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不夠關注。這一狀況讓一些學生沒有規劃自己人生的意識,讓學生在大學專業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盲目性。為改變這一狀況,現階段的高中教育應嘗試融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而生物是高中一門關鍵學科,現階段和生物相關的專業和行業也非常多,教師有效融合生物教學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未來。
二、 新高考和職業生涯規劃分析
(一)新高考
新高考指新高考改革,其中包含:在分步實施還有有序推進這些原則下,進行改革試點;將高考和后續學習銜接當作目標,對考試進行科目設置的改革;將科學選擇、評價機制的規范當作目標,對招生錄取的機制進行改革。在新高考的影響下,生物教學的目標、方法等方面都會出現變化,生物教師要積極分析新高考下的生物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狀況改變教學,讓生物教學的質量得到保障。
(二)職業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即引導學生在學習、職業的生涯中正確進行職業選擇,且接受職業相關的教育培訓,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興趣、天賦等方面做好職業決策,并擁有職業準備。而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學生要對自身能力、興趣、特長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且對社會特點進行聯系,最后制定職業目標還有職業發展的道路,為這一目標的實現而安排有效行動,比如,安排具體的學習策略等,進而使學生的個人潛力充分得到發揮。
三、 生物教學融合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在高中,學生處在發展身心的重要階段,職業生涯教育在此時的開展,對學生來講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接受此類教育也有利于其終身發展。職業屬于實現自我價值的媒介,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時,則能對生活更有自信。而若學生沒有在未來將職業選好時,便會影響其個人競爭力,影響其實現自身價值。另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自我效能感、學習動機會有著密切聯系,它會促進學生的社會取向、自我認識、求知進取等方面的自主學習。新高考、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對立,它們要求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在其中變成優秀平臺,發揮培養學生的關鍵作用。
四、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學和生涯規劃教育融合的現狀
在高中,生物教育往往還沒有對職業規劃教育有深刻認識,這讓教育融合的開展面臨一些阻礙。這使得一些教師可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了解了職業規劃,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而在教學中,教師對相關專業理論進行深度學習,且有意識、有目標地帶領學生接受職業規劃教育,才能讓教育教學得到更好效果。在一些教師的認識中,高中的教學時間短、任務多,在教學中進行教育融合要精心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教學實施會變得更為麻煩,他們最終放棄了這方面的教育工作。在生物教學中,要將職業規劃教育做好不能僅憑一個教師的力量。而在各高中學校,生物教師們往往不能共同對教材進行分析討論,對教學的合理方式進行設計,使得職業規劃教育的融合效果受到影響。總的來講,在現在的生物教學中,職業規劃教育的融合還不夠充分,更多教師只是簡單為學生介紹與生物相關的職業,未曾對學生需要的一些能力進行培養。在教學時,一些教師看似提高了學生對職業了解的興趣,但后續使用的單一教學法,講解的枯燥內容,也讓學生再次喪失了興趣。
五、 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學和生涯規劃教育融合的實踐方法
(一)創設職業情境,加強學生體驗
在情境創設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情境的角色、過程進行體驗,使其產生職業角色情感。而教師也要重視在情境創設中,學生有沒有產生積極類型職業體驗,因為只有在積極體驗和情緒的影響下,學生才能提升職業幸福感、自我效能感。而在情境創設中,教師選擇的生物知識是職業體驗的重要前提,教師要分析技巧方法的實際操作要點,重點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還有思考。
比如,在“生態工程”的學習中,學生需要對生態工程的概念、建設原理、發展前景等方面加強了解,并增強生態意識,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在現階段,受環境污染的影響,生態保護已經成為國家非常關注的問題,維護生態環境才能保障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森林公園的建設圖片、視頻、建設目標,還有生態工程師的工作等內容,以此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情境的支持下,假設自己為生態工程師、園林設計師等,提出自己在森林公園建設中對生態工程知識應用的想法。而在情境創設的影響下,學生能夠加強職業體驗,對生態工程相關職業加強了解,也能在體驗中對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行靈活運用。
(二)借助互動教學,提高職業興趣
在教育教學中,互動教學是一種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師生、生生間就知識問題討論思考的重要教學法。在生物教學中,職業規劃教育的融合也可以嘗試互動教學。教師可以結合生物知識、職業內容、學生能力等,為學生提出相關問題,鼓勵他們自主思考、組內討論,并讓學生和教師交換意見和答案等。這一方式可以讓學生的職業興趣得以提高,并使其對生物知識、生活中的生物加強了解,提高其知識運用能力。
比如,在“發酵工程及其應用”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發酵工程如何借助微生物、現代技術等,生產一些人們需要的產品,了解發酵工程在食品、醫藥等行業生產中的運用價值。特別在食品行業,發酵工程的運用非常廣泛,且學生生活中能接觸到的發酵食品也較多。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設計“你吃過發酵面包嗎,你知道發酵面包是怎么利用發酵工程知識的嗎?”等的問題,和學生互動,而發酵面包屬于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因此這一問題可以輕易調動學生互動的興趣。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討論這一問題,并向教師匯報討論的答案和疑惑,再由教師為學生指出此問題中涉及的生物職業、生物行業等內容,讓學生在生物知識的學習中,接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三)拓展前沿知識,展示職業前景
在生物學科中,前沿知識即最新的生物研究結論,或者生物學未來的研究方向等。在前沿知識的引入下,可以拓展課外知識,并使學生對生物職業前景進行了解,培養學生職業理想。此外,也能讓學生對職業的意義加深了解,使其了解職業是能施展自身才華的平臺,讓學生提高生物研究的主動性。但在前沿知識的拓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研究的新成果進行客觀、正確的評價。
比如,在“基因工程的應用”一課中,學生需要學習的基因工程會在食品工業、醫藥衛生、農牧業等行業中有所應用,在基因工程的影響下,社會才得到了巨大進步。此外,學生也要了解基因工程在各方面的發展前景,對基因工程實際的安全性理性分析和看待。對高中生來講,基因屬于一個非常神秘的探索主題,轉基因、基因克隆等技術都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且現階段各個國家對基因工程的探索研究也從未停止。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了解基因工程讓動植物的品種得到改善的同時,為學生介紹對應的基因工程前沿研究知識,使得學生對此方面的職業前景有所了解,讓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得以靈活融合在課堂中。
(四)借助科學實驗,培養職業精神
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實驗中學生能夠了解相關生物知識,也能在動手操作中領悟到科學的本質,了解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培養其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讓學生對探究的過程進行體驗,發展學生探究能力。在生物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鼓勵學生探索實驗,促使學生對生物知識加強理解,并使其對生物職業要具備的相關素質有所體驗。
比如,在“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一課中,經過學習,學生需要掌握細胞膜的功能還有成分知識,親手操作細胞膜制備的實驗,在實驗中體驗細胞膜制備的方法,最后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所需開展的細胞膜制備實驗非常關鍵,它能引導學生思維,使學生通過已知去對未知進行探索。在本次實驗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尋找和觀察細胞膜,體會細胞膜會對細胞生存起到的意義。而在實驗中,學生會遇到各方面的問題,不論是對顯微鏡的使用,還是對臨時裝片的制作等,若某一步驟的操作出現問題,最后都會讓實驗的結果受到影響。教師可以在學生實驗的同時,為學生講解一些生物專業職業的實驗內容和操作規范,讓學生明確生物實驗的嚴謹性,培養學生職業精神。
(五)設計職業規劃,布置相關課后作業
在生物教學中,要讓職業規劃教育被靈活融合,學生的課后探索也非常必要。職業規劃教育的開展,在于教會學生明確各職業的知識技能要求、自身的能力興趣等,并對兩者進行對比,最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選擇職業的意識,使其學會制定向著某一職業發展的學習成長計劃。為此,教師可以將職業規劃當作主題,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鼓勵學生嘗試自主分析個人、職業,并嘗試制定職業學習成長計劃,提高學生對職業規劃教育的理解。而在這一活動的影響下,教師也能明確學生的興趣、能力等方面狀況,這可以為后續教學的開展提供支持。
比如,當學生基本學完高中生物的課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結合自己的生物興趣、生物知識掌握狀況,自主查閱資料并結合教材,了解相關的生物職業,嘗試對比自己的能力和職業,確定一個或多個自己想參與、適合自己的生物職業,并制定向職業方向發展的學習成長計劃。而在學生群體中,一些學生可能對生物發酵的知識更加感興趣,因此他們能通過資料的查閱,了解到會有生物發酵工等職業。而對生物發酵工再分析后學生可知,他們是負責生物發酵生產、質量控制還有管理的一類人員。想要變成這一類職員,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程度,并有從事鑒定的要求,有職業能力的一些特征,如各項感官需要正常,可以正常地判斷、觀察和計算等。而在學生對比職業和自身狀況后,便能了解自己和職業的差異,然后在生物學習中加強對發酵知識的學習,積極鍛煉自己的各項感官等,并以此為自己制定職業學習計劃,讓職業規劃教育可以在生物教學中得到充分滲透。
六、 結語
在新高考影響下,生物教學的目標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改變,在以學生能力發展為導向的教學中,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勢在必行。生物教師需要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加強了解,并和校內教師合作探究,共同探索職業規劃教育在生物教學中融合的明確、科學方式,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創新,讓生物教學內的職業規劃教育開展成為常態,更好地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樊熒熒.生涯規劃視域下高中生物學課堂的教學實踐[J].生物學教學,2020(8):29-31.
[2]李明玉,畢然,李紅菊.高中生物學教材中生涯教育素材的現狀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9(28):54-56.
[3]行甜甜,張利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的重新思考[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69-71.
作者簡介:焦敏,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