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元
摘 要:小學數(shù)學課堂包括講授知識、課堂練習、互動交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學習與能力提升來說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的過程之中,練習可以是對教師講述的知識進行鞏固、利用習題讓學生理解知識、通過實踐過程掌握知識等各個方面。對于小學生群體來講,要想讓整個課堂練習更加有效,那么教師就要注重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的相關設計,讓學生真正愿意參與其中并擁有較高成效。本文將從分層次進行課堂練習、以合作的形式開展課堂練習、注重練習結果評價與分析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實踐研究
前言:練習是學生在獲取知識之后進行知識鞏固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與知識培養(yǎng)等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們往往對于練習環(huán)節(jié)沒有較高的熱情等都導致他們在參與練習時積極性不強,直接影響到最后的練習效果和質量。考慮到學生在這一階段中的發(fā)展特點以及本階段數(shù)學教學的相關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進行課堂練習時一定要注重提升練習有效性,更好地去指引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一、分層次進行課堂練習
教師在對教材中的某些內容進行講述時,知識本身是具有一定層次的,要求學生從了解到掌握再到學會靈活運用,這樣一整個教學的過程是層層遞進的。針對教學的不同層次,相應地,學生進行課堂練習也應該是劃分一定層次的。在學生了解階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主要可以通過對一些現(xiàn)象或者故事的分享對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來開展。在學生的知識掌握階段,它對于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等有了一定的要求,這就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更多的要以具體的知識為基礎展開相應的訓練。在靈活運用的階段,教師可以在基礎習題上進行一定的題目創(chuàng)新,引領學生進行知識鞏固與思維創(chuàng)新訓練的雙向發(fā)展。
就拿簡單的加法交換律這一模塊的內容來舉例,在第一個層次中,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交換物品的例子,讓學生進行填空以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加法交換律的思想。在第二個層次中,教師可以也教材中的習題為主,讓學生們進行課堂練習。在第三個階段,教師可以課前提前尋找一些有創(chuàng)新性的題目,將加法交換律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所開展的運算等。
二、以合作的形式開展課堂練習
除了以上提到的根據課堂練習的內容展開分層次的課堂練習之外,在課堂練習的形式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合作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合作是將不同性格不同學習特點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知識的探討與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雙方都能進行成長、有所收獲。在利用合作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情境對它加以利用,讓合作學習的模式更好地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思維方式的交換等更好地鞏固和學習知識、創(chuàng)新思想。
在面對一些基礎性較強的練習題目時,就比如一些簡單的加減法式子的計算訓練等,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們少數(shù)幾分鐘時間去進行題目練習的完成。學生們完成任務后,教師可以以同桌兩個人為基礎的單位進行合作性的同桌互評,彼此之間先對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發(fā)掘。在面對難度較高的課堂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多人小組之間進行合作練習,小組成員各自在有思路后通過彼此思路的互相交流探討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尋找到最最正確的答案。不管是同桌之間的合作還是小組之間的合作,教師都能通過不同學生之間的優(yōu)劣勢互補來更好的提升課堂練習的效果。
三、注重練習結果評價與分析
要想提升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教師在開展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時,一定要注重練習結果的評價與分析。不管是以什么樣的形式開展練習,結果是教師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和知識掌握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練習結果能夠反映出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共同問題,教師就能在課堂上利用過段時間對問題進行集中講述與解決,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自己有困惑的知識點。對于練習來說,教師不能夠完整細致的掌握每一位學生練習的過程細節(jié),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最終的結果評價學生的練習過程,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決,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進行能力提升。
就比如對于“比大小”這一節(jié)內容來說,學生在題目練習的結果顯示學生不能很好地分清楚大于和小于這兩個符號,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結果對這兩個符號進行區(qū)分,向學生們細致的講述他們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并引導學生們進行再次的練習。在教師對于課堂練習結果的關注與分析之下,學生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掌握與能力提升。
結束語:
面對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暴露產出來的各個問題,不管是在環(huán)節(jié)設計或者是課堂練習過程中,教師都應該靈活的負責任的去看待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對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展開合理化、創(chuàng)新化設計。教師應該做到利用好周邊資源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改進課堂練習的方式與內容,讓學生真正的提升對于課堂練習的極性與熱情,從而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練習的質量與效果,最終對學生整個數(shù)學學習的態(tài)度與結果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艷玲. 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 魅力中國,2016(26):106-107.
[2] 謝哲晉. 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 新課程·上旬,2018(1):后插58.
[3] 卜莉莎. 提升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6):708.
[4] 謝秀珍. 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19(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