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作為初中階段主要教學科目之一,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與當前數學教學課堂進行有效融合,在激發初中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逐步提高當前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因此,文章重點論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模式
一、 引言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對當前課堂的教學要求逐步提高,如何充分利用現階段數學課堂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科學習的熱情,綜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初中階段數學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目標在我國初中校園逐步貫徹落實,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逐漸意識到,以往以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對教材內容展開深入講解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階段的數學課堂,而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引入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已經成為數學學科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針對當前數學課堂的教學需求,教師應在后續教學過程中深度探索如何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融入初中階段數學課堂的教學措施,并根據學生對新模式下的數學課堂的接受程度逐步調整課堂教學節奏,使之適配初中階段學生們的學習心理以及學習習慣。
二、 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將該種教學模式與現階段數學學科教學課堂進行有效融合之前,需要充分分析當前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對課堂教學模式展開合理優化。經科學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在當前的數學學科教學平臺中引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仍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教師在課程開始前沒有根據不同學生的特異性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從而降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現有教學課堂的融入情況已經成為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分組教學,在教師以往的教學生涯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現,以往教師在對數學知識點展開講解時,通常會將學生與其前后左右的學生共同編為一個討論小組,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教材中涉及的數學知識點展開討論。該種教學模式作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雛形對后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與數學課堂有效結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隨著教師深入研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后可以發現,以往傳統模式下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知識點展開討論的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存在較大差異,其具體表現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分組環節有著更高的分組要求。以初中階段數學教材中《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類項》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與去分母》兩課為例,教師在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應引導學生完成由算式到方程的認知過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將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與知識點的講解作為教學過程的重點環節,在師生的教學互動中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數學邏輯能力做出初步的判斷,并以此為基礎在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點展開講解時對初中生們進行科學的分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時,應針對以往分組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往往采用就近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該種分組方式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即無法保證小組成員對知識點有著足夠的探索能力。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學生初中階段遇到的第一個不同于以往所學的數學算式的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知識點,因此,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對該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索時,會出現小組成員學習能力有限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無效的現象。針對上述小組合作過程中切實存在的合作問題,教師應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根據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分組。在分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遵循以下兩點分組原則:
①在分組過程中充分遵循就近原則,在移動少量學生位置的同時保證數學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數學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被均勻地分配在同一個數學合作學習小組中;
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時,應對學生的性格、習慣有著初步的認識,避免學生在圍繞該知識點展開討論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偏離初始的討論主題,從而將降低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 選擇合適的教學主內容引導學生圍繞教學內容展開討論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作為現階段主要的教學手段之一被廣泛應用于數學教學課堂中,但教師對數學學科教材展開梳理分析后可以發現,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并不是與所有教學內容都契合的。以初中數學教材中《平面直角坐標系》《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兩課為例,教師在備課階段對以上兩部分內容展開對比可以發現,《平面直角坐標系》作為學生前期不曾接觸過的新數學知識點,教師對這部分內容展開講解時不宜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而應針對教材中涉及的數學知識點進行深入且全面的講解,幫助學生對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的知識點有著初步的認識,并在學生學習與平面直角坐標系相關聯的數學知識點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關于《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章節中涉及的數學學科知識點的討論。學生們經過前期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初步學習,已經對直角坐標系相關的數學知識點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在此基礎上對該知識點向外拓展時采用小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也將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以平面直角坐標系為核心,發散與該知識點相關聯的數學學科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客觀看待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數學學科教學的幫助,選擇合適的教材內容與該種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結合,不僅可以發揮該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能,也進一步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對教材內容展開梳理和分析,可以發現初中階段的數學教材中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習難度較低的知識點和數學問題,而教師如果將教材中所有的知識點都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將降低課堂教學效率。以數學教材中《正數和負數》《有理數》《有理數的加減法》等知識點為例,該部分內容學習難度較小且不具備小組討論的必要,因此,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的篩選,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并以此為基礎完成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現有課堂教學方式中的探索。
四、 構建與數學知識點相關聯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初中階段的學生的課堂表現及課堂反饋情況入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現階段通過構建與數學知識點相關聯的教學場景可以有效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數學課堂的融入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構建與數學知識點相關聯的教學場景,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以往傳統模式下的數學課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程度不足,導致學生與課堂上呈現的教學場景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因此,在后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知識點構建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教學場景,并在該類教學場景中向學生下發多種不同形式的學習任務,在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加強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以初中教材中《軸對稱》《畫軸對稱圖形》《等腰三角形》三課為例,顯而易見,上述三課知識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與軸對稱相關的數學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構建教學場景時應從軸對稱入手,發布與軸對稱知識點相關聯的情景任務,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爭,通過完成任務數量的多少決出最終的勝利者。這種對抗式的教學情景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并引導學生在小組互動過程中逐步掌握任務中涉及的數學知識點;另一方面,教師在構建與數學知識點相關聯的教學場景時可以嘗試融入學生前期所學知識點,再將不同知識點通過教學場景串聯起來,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也能豐富小組合作教學討論環節的討論內容,從而實現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與數學課堂的有效融合。以初中數學教材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課為例,教師在構建與該部分內容相關的教學場景時可以嘗試融入《多邊形及其內角和》《全等三角形》等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點。通過構建多知識點串聯的教學場景,以此完成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小組成員討論空間的拓展,已經成為當前有效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模式之一。
五、 針對合作內容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
教師在深入了解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之后可以發現,以往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過分拘泥于小組合作形式,卻忽略了通過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從而實現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應用。以初中教材中《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一課為例,教師針對這部分內容展開小組分工時,可以事先在黑板上列出不同位置下點和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并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情況下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區別。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習小組中引入“監督員”這一角色,該角色主要負責對其他小組成員的觀察結果加以評判,并對點和圓、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等結論做出判斷,在小組成員討論結束后,成員之間需要根據其他成員的課堂表現選擇出一名小組代表作為討論結果的“匯報員”。“匯報員”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展示說明,而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僅需要對最終結果予以肯定或更正就可以對小組內所有成員的解題思路予以把控,從而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針對合作內容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該知識點的討論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從而大大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時,應重點把握以下兩點:①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最終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并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教學評價體系,針對小組討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②針對不同小組提出的不同的討論結果,教師應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各個小組成員之間展開數學知識討論,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科的探索欲望同時實現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現有課堂的融入情況。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引入到現階段的數學課堂不僅可以對以往教學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達成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數學學科主觀能動性的教學目的,進而實現學生數學學習上不斷地進步。
參考文獻:
[1]朱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A].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十一)[C]∥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6.
[2]周向陽.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5):46,48.
[3]眭偉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1(21):213.
[4]何風蘋,吳輝忠.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21(16):9-10.
[5]許文倩.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3):233-234.
[6]李芳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7):74-75.
作者簡介:蔣鎖紅,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寧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