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展強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提升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認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進行科學的小組分配與問題設置,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合作性和交流性特點來激活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具有交流性、合作性等特點,將其靈活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能夠加強師與生,特別是生與生之間的多維互動,促使雙方不斷地完善自我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了更好地激活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筆者接下來將立足教學實踐來探討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認可合作模式,樹立學生小組合作自信心
任何一種學習模式都需要被師生認可,才能被靈活地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因而,想要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首先就需要引導學生認可該合作模式。為此,教師必須要重新認識自己的課堂地位,不能越俎代庖,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他們擁有和諧、穩定的學習氛圍來進行合作交流,幫助學生樹立小組合作學習的自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备鶕@一心理特征來引導學生認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需要以賞識贊揚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以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肯定評價的信息反饋中獲得自信,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與合作的學習活動中,逐步認可這種學習模式。
二、合理分配小組成員,發揮小組合作模式合作性
合理分配小組成員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關鍵。為此,初中數學教師首先需要遵循“以強帶弱”的原則來合理組建合作小組,選出一名綜合素質較強的小組長來負責小組的統籌工作,同時讓每個小組圍繞“團結協作、共同解決”的合作宗旨來結合各個小組成員的優勢來進行明確、合理的分工,使其能夠為同一個學習目標而共同奮進,努力激活課堂教學。值得注意的是,教學過程難免會出現意外。所以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根據教學的變化來進行更換調整,以適應動態課堂的發展趨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合作性,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得到下相應的鍛煉,提升合作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時間來開展預習活動、提出質疑;之后根據每個小組質疑的點來開展相應的習題訓練,讓學生在合作探究訓練的過程中探索問題的答案以及初步了解、判定勾股定理的方法;最后邀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并組織其他小組做過程性學習評價,再做綜合性總結評價。這樣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能夠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真正意義上地提升學生的探究自主性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合作性,為數學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科學設置學習問題,發揮小組合作模式交流性
問題引思是溝通小組合作學習的橋梁。因而,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如何科學、合理地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模式的交流性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茖W設置學習問題的關鍵在于兩個點,第一,由于每個小組成員之間都存在個性差異,教師應當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教學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合作學習問題;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是為了激活課堂,因而問題的設置應當具備啟發性和探究性的特點,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引導學生在問題的帶領下產生深度思考和探究。這樣的設置學習問題能夠進一步激發全體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積極性、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模式的交流性,推動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比如《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探索區分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方法,讓小組成員聯系生活實際來列出一次函數的式子,并結合所學知識來探究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異同點。這樣的問題設置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數學概念,全面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總的來說,立足小組合作來激活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為此,教師應當積極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情感需求和學習需求,更精準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會軍.基于小組合作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0(37):178.
[2]吳敏.探索有效途徑 實現主體發展——初中數學自主學習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20(0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