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詢
摘要:音樂相關的教學,在當前社會整體教育背景中,被寄予了更為濃厚的期望。因為在當今的時代發展洪流之中,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素養才是斷定其人才與否的重要條件,而綜合能力素養之中就包含著其自身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為更好地培養學生音樂素養,達成以音育人的目的,本文簡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音樂課堂;中小學教學;育人方式
引言:為更好地發揮出音樂課堂的效用,充分利用音樂教學來完善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明晰音樂與學生自身品德之間所存在的聯系,只有將這二者之間的聯系理清,才有可能達到以音育人的目的。其次,教師還要擁有對傳統音樂教學模式革新的意識,認識到之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進,以便發揮出更高效的課堂效率。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整體課程效率
因為我國曾長時間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各地中小學學校都在推崇成績至上的教育觀念,從而使很多教師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理念,不易改變。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之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會對學生的文化成績提出極高的要求,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學校在對課程進行安排時,就會下意識地將主文化課,即語、數、英等課程進行更多的編排,至于體育、音樂等輔助性學科,則需要盡可能地為其讓位。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不止會使教師對輔助課程的教學相對忽視,也會使學生產生對其自身的身體素質、音樂素養等方面發展的相對輕視,以至于其自身的綜合能力發展始終受阻[1]。
為有效改善這一教學問題,教師就要從自身的角度進行出發,首先將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行實時更新,在滿足當前時代教育背景需求的同時,認識到音樂課程對學生全面健康的身心發展所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夠使學生也認識到音樂素養對其后續生活學習的重要意義,同時將整體的音樂課程效率記憶有效提高,最終達成以教助學、相互帶動的育人教學目的。
二、更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在教師將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革新之后,還要意識到當前課程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更新,以便課程中的相關教學內容能夠被學生更好地吸收。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對課程的開展不甚重視,所以在傳統的課程開展中,整體的教學模式都是相對單一的,而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下,非但會使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有所下降,很多重要的課程內容也很難被大家所理解,使得課程的整體效率呈現低下的狀態。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將多媒體技術與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以聲、光、電的形式將抽象的音樂原理呈現給大家,從而激發起同學們充分的學習熱情,并由此培養起他們的音樂核心素養[2]。
以蘇教版五年級音樂下冊教材中,第三單元的相關內容為例,在這一單元之中具體闡述了“梨園英秀”的相關內容,在對這一主題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的部分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課程的開展。如利用多媒體中的視頻形式觀看京調《急急風》,讓同學們能夠更好地體會到歌曲中所包含的文化內容,以及個人情感。再如教師可以將《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選段,也利用多媒體音頻的方式進行播放,以此幫助大家對歌曲的韻律進行了解,進而強化其自身的音樂素養,此外這首選段中所包含的戲腔戲韻都是相對特別的,這也能夠使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得以加深,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
三、創新教學手段,達成以音育人目的
最后,教師要想利用音樂課程中的相關教學來達到以音育人、提高學生自身綜合能力要養的目的,還要從教學手段這一角度進行相應衡量。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音樂課程的開展不僅僅面臨著教學模式單一這一項問題,還對教師的教學手段應用起著一定的制約影響。從教師自身角度出發,其教學觀念中缺失對教育方式更新的意識,而于課程開展的外部條件來說,過少的課程安排也無法發揮出創新教學手段的優勢。所以在各所中小學院校開始對音樂課程加以重視后,教師的教學手段創新也應該隨之提上日程[3]。要想更好地將教學手段進行創新,教師不妨嘗試在課堂上融入部分表演相關的活動內容,即根據當堂課程的內容,組織相應的情境化活動,以達到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相關道理的目的。
以蘇教版五年級音樂上冊中,第一單元“愛的禮贊”這一主題的相關教學為例。教師在對這一角度中的“唱”內容進行講述時,就可以建造一個以《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為主題的音樂劇舞臺,并將同學們按意愿進行小組劃分,隨后讓他們對音樂內容進行自主理解,之后再由教師對其整體的表演加以編排,最終形成相對完善的舞臺劇表演。這樣的過程既能夠使其對這一課程內容的記憶得以加深,還能夠讓他們通過自身對內容的表演,深化對課程內核的理解,使其了解到歌曲中所包含的深意,感受到舞臺劇中所表達的母愛,最終達成以音育人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想對中小學音樂課堂中的育人方式進行全面研究,充分發揮出音樂教學對學生自身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相關影響,就要從轉變自身教學觀念,提高整體課程效率;更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創新教學手段,達成以音育人目的,這樣幾個方面進行相關的教學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們的綜合能力發展得以進一步提升,使其真正成為一名社會所需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肖艷華,鄭立銘,林秀.大數據時代中小學音樂課堂的創新模式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1):29-31.
[2]李鈴.中小學音樂教育理念探析[J].黃河之聲,2020(11):140-141.
[3]范新明.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J].北方音樂,2018,38(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