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亞璐
摘要: 新時期在全面發展背景下,音樂教學重要性不斷凸顯,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升審美能力,還能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識譜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學生音樂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的關鍵。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利用有效教學測量,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提升個課堂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性策略進行分析及研究,為教學模式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性策略
音樂是利用規律的發音方式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課程的學習,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同時還能夠熏陶學生藝術氣質,真正實現綜合發展,這是現階段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識譜是音樂教學的基礎,也是完成音樂學習最關鍵的步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識譜學習具有一定難度。加之音樂課程有限,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有限,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教師就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合理設計和安排。考慮到小學生自身特點,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重視提升音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更加理想的學習識譜知識,提升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充分領悟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全面提升學生識譜能力,進而強化其音樂素養,促進實現全面發展。
一、合理創設情景,將音樂和童話進行有效結合
小學生年齡較小,天真活潑,童話故事對于他們來說興趣較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童話故事實現課程教學。利用童話故事創建輕松和愉悅的氛圍,讓學生更為自然的了解和感受樂譜的特點,從而掌握樂譜知識[1]。例如在學習樂譜中的七個音符時,教學過程中,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教師可以利用童話故事作為輔助。教師可以自創一個故事,名字為《dodo愛勞動》。首先播放學習歌曲后,教師說,大家表現得很好,我來給大家講個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叫dodo,在多媒體中展示出音符1,并提問學生他的名字叫什么,學生們回答dodo。教師接著講故事,dodo有一只小貓,名字叫mimi,教師利用視頻將3進行方向轉變,并將畫補充完整,畫出一個小貓,并反復說明小貓的名字叫mimi。他們要一起整理房間,dodo拿著笤帚認真地掃地,這時教師展示5,學生則可回答solsol。房間里有很多垃圾,我們需要用推車推到垃圾堆,教師展示6,并將其轉變方向利用簡筆畫化成手推車,dodo和mimi一起拉著車,6-lala。教師在鋼琴上彈奏幾個音并讓學生合唱,引導他們想著故事中的內容,那么學生很快能夠記住樂譜的發音。
二、將音樂和生活進行結合,趣味完成識譜學習
根據小學藝術課程標準,學生的成長患者離不開日常生活、情感體驗、文化熏陶和科學認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量要利用和生活關系密切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能夠確保知識生活化,能夠明顯降低知識難度,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2]。在學習音節長短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存在的且學生能夠理解的內容對知識進行解釋,比如可以利用不同階段的人走路的節奏來演示音符,體現音符的強弱。例如可以利用白頭發爺爺慢慢地走表示二分音符x—|x—|,提示速度較慢。利用精神的爸爸穩穩地走表示四分音符 x x︱ x x︱,提示穩步前進。利用開心的小寶貝蹦蹦跶跶的走表示八分音符xx xx︱ xx xx︱,說明走路速度較快。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動物的叫聲表示音符,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例如可以利用牛叫表示二分音符:哞哞,利用小狗叫表示四分音符:汪汪-汪汪,利用鳥叫表示八分音符:嘰嘰喳喳。教師利用生活化的例子,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的感受節奏的變化,進行模仿和實際體驗,能夠確保學生熟練的脊柱長短音的區別,并能夠跟隨教師讀出或是打拍子。
三、充分利用游戲,打造趣味音樂課堂
學生掌握節奏的時值后,可以利用熟悉的樂曲,設計音樂小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對知識進行練習和鞏固。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提升教學有效性[3]。比如學習“搖到外婆橋”的時候,2/4 xx x| xx x |xx xx | x —| 搖呀搖,搖呀搖, 搖到外婆橋。教師首先展示歌詞,然后富有節奏的朗讀歌謠,能夠吸引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教師可以添加舞蹈動作,能夠利用形體輔助更好地了解樂曲的節奏感。教師在演示后,需要鼓勵學生和教師一起做或是為教師打拍子。在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歌謠的節奏后,再通過多媒體展示歌譜,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按照曲譜上的節奏完成歌曲的演唱。利用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對音樂的節奏感有更為深入地了解,從而能夠更加良好掌握識譜知識。
四、合理使用樂器,實現識譜趣味教學
對于音樂體驗來說,器樂教學發揮著紐帶作用,相關研究證實,識譜能力較強的孩子一般情況下都學習過樂器,這個結果也證實,識譜學習需要進行反復的運用和實踐,才能夠提升自身的視頻能力。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攜帶方便、學生了解度高且能夠反復使用的樂器完成教學。例如可以使用葫蘆絲、口琴、電子琴、沙錘等完成。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演奏,能夠對識譜學習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并對知識進行鞏固。實際課堂中,教師需要首先重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找一些普及度高且學生喜愛的歌曲,帶領學生模仿演唱曲譜-分句進行演奏最后能夠認識曲譜。能夠強化學生的識譜能力,在后期拿到新樂譜的時候,首先看拍號和調號,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后期可進行大量樂器練習,不斷強化識譜能力[4]。
結束語
小學生通常喜歡音樂課,但是對于具有一定難度的識譜教學難免會存在畏難或是抵觸情況,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會大大降低課程質量和學習效果。針對小學生,教師需要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識譜教學中進行必要引導,綜合考慮學生特點和興趣愛好,能夠合理利用趣味教學法,結合教學要求設計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能夠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知識融入到游戲中,利用流行元素提升識譜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合理利用趣味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識譜相關知識,能夠強化對音樂的感悟,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喜慶.解讀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性[J].小學時代(奧妙),2019,(7):74-75.
[2]李松娟.提高小學生音樂識譜能力的教學策略初探[J].現代教學,2020,No.463(17):58-59.
[3]吳美珍.解讀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性[J].新課程,2019,(31):78-78.
[4]張茜.小學音樂課堂中識譜教學的策略研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