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教育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有效落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教育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文章首先分析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應用價值,然后以此為基礎,綜合探究具體教學策略,分別從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主體地位、學生實際生活、教學情境和學生寫作訓練五個方面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年級;作文教學;體驗式教學
一、 引言
在小學中年級階段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作文教學是極其重要的一項內容,在此過程中,體驗式教學的合理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能夠確保學生更為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效推進我國現代教育工作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明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更為高效地實施體驗式作文教學,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二、 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應用價值
體驗式教學具體是指通過完善傳統作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新型作文教學模式,通常情況下,將事物轉變為含義是學生進行作文創作的重要前提,在此過程中,學生如果想要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進行大量體驗,然后將事物轉變為具體含義。學生在具體進行寫作時,寫作體驗具體包括兩個方面。其一為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豐富的資料和書籍時,能夠獲得一定的體驗感。其二為生活體驗,具體是指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獲得的感想。基于此,生活體驗和閱讀體驗是學生寫作過程中積累素材最為常見的兩種方式,體驗式閱讀的有效落實,能夠對該種寫作問題進行更為有效的解決。與此同時,通過作文教學體驗發現,學生在具體進行作文創作時,首先需要進行情感體驗,科學構建寫作框架和寫作思路,最后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整改,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必須確保高度符合該過程。基于此,科學應用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確保學生在進行作文創作時,關注每個細節,從而實現學生體驗的合理增加,強化學生創造力。在小學階段具體實施語文作文教學時,體驗式教學的合理應用,能夠實現學生自主意識的有效增強,進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思想,確保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時具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與此同時,體驗式教學的合理應用,可以利用多種不同模式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高的自信心,與此同時,在具體實施體驗式教學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熱愛自然和生活,實現學生素材的合理豐富。學生在與自然接觸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相關情感,進而使其在生活中獲得獨特的感想和感情,對學生總結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有效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三、 中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實施策略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開展作文講解教學時,需要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引導,確保學生在參與作文講課過程中具有更高積極性。在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文,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合理優化學生學習習慣。基于此,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需要和學生生活實際有效聯系,進行體驗式教學法的合理應用,確保學生能夠更為深刻理解作文題目,產生更為強烈的感知,進而使學生明確需要從哪個角度開始寫作,實現學生情感體驗的合理增加,使其在作文寫作中能夠巧妙應用領悟到的情感。例如在引導學生以“我的自畫像”為題進行作文創作時,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利用鏡子觀察自己,描述自己的外貌,在學生描述結束之后,同桌可以對其進行補充,確保其全面性。在完成外貌描述之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基于神態介紹自己,在此過程中,同桌之間需要進行有效合作,補充對方的描述。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確保學生的寫作具有更高的生動性和具體性,在學生完成介紹之后,教師需要布置任務,利用文字形式寫出自己的自畫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保障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自我表達提供豐富的機會,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引導,確保學生在寫作時具有更高的積極性,使其更為深刻地理解作文題目。
(二)保障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中年級開展作文教學時,為了確保更為高效地開展體驗式教學,教師需要保障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以此為基礎,才能確保學生積極融入學習氛圍,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使其在作文學習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教師在具體開展作文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現實經歷尋找教學主題,確保學生能夠對教學主題產生情感共鳴,進而確保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時具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良好學習習慣的科學培養。基于此,在后期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其與學生現實生活有效聯系,確保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地了解作文題目,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應該從哪個角度進行寫作,更為充分地表達自身情感。
(三)聯系學生實際生活
中年級語文教師在具體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合理應用范文,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指導,雖然該種方式能夠迅速提升學生寫作水平,但是會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長期應用該種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寫作模式固化,進而
使寫作內容千篇一律。基于此,教師需要合理優化教學辦法,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有效拓展,確保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有效結合生活實際,對生活中的場景深入觀察,確保能夠及時發現生活中的美。通常情況下,寫作內容是表達自身所見所聞和真實情感,因此,教師在具體開展作文教學,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使其能夠對生活中的美好進行有效記錄,以此為基礎,才能確保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合理融入自身情感,實現學生寫作效率和寫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風景類寫作時,教師首先需要基于學生角度,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材文本中的插圖,然后讓學生閱讀描寫景物的文章,在學生閱讀結束之后,組織學生對其進行綜合討論,根據文章結構描寫自己看過的印象最深的風景。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觀察學校內的景物,通過畫畫或記錄等方式保留自己發現的美。最后在活動結束之后,學生需要基于個人回憶和收集到的圖片,寫出戶外活動中發現的美。
(四)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教師還需要進行良好教學情境的合理創設,強化學生情感體驗,確保能夠更為高效地開展體驗式教學。在具體開展作文教學時,教師如果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則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大降低,進而使其教學質量無法得到科學保障。通常情況下,小學階段學生大多具有愛玩好動的特性,對于生活中的新鮮事物,具有較高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具體開展作文教學時,可以以此為基礎進行良好學習情境的合理創設,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始終集中注意力,進而保障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現階段具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故事導入法、角色扮演法和游戲教學法是情景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幾種方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喜歡的動物為題進行寫作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你畫我猜的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由教師提出各種動物名稱,然后每組內選擇兩名同學進行表演,其他同學進行猜測,在規定時間內猜測數量最多的小組獲勝,該種方式的合理應用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設動物園情境的合理創設,引導學生對不同動物制作名片,以此為基礎,能夠使學生對不同動物具有更為深刻的認識。最后要求學生以文字形式表達出自己喜歡的動物,隨后在班級內進行朗讀,由其他同學對其進行評價。以此為基礎,能夠確保學生更為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確保學生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課堂學習。
(五)強化學生寫作訓練
通常情況下,中年級學生大多剛剛開始接觸寫作,對寫作較為迷茫,教師在課堂上布置寫作題目時,學生大多一頭霧水,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年齡相對較少,同時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到主動觀察生活,獲取知識的方式也相對較少,基本為課堂講解。通常情況下,語文寫作和學生現實生活具有極為緊密的聯系,教師在具體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確保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寫作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感受大自然,確保學生可以用心記錄這些美景。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合理優化學生思想觀念,引導學生主動觀察,使其在欣賞美景的過程中有效提升語文素養。除此之外,中年級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的最佳時期,如果教師使用傳統教學方式,則會對學生的想象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約,在新課改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保障學生主體地位,給予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對其進行正確寫作方式的科學培養。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作文競賽和文學活動,鼓勵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及時表揚學生的優秀作文,強化學生學習樂趣,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寫作和閱讀,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使其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發現優美語句,為后期寫作積累豐富的經驗。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中年級開展語文教學時,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保障學生主體地位,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寫作訓練能夠確保更為高效的實施體驗式作文教學,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確保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收獲,強化學生寫作能力,確保學生可以對個人情感進行更為充分的表達,提升學生寫作質量和寫作效果,推進現代教育工作的有效發展,使其更高程度的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教育工作提出最新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衛平.小學語文中年級體驗式作文教學有效思考[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20(2):53.
[2]孫奕.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的開展思考[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2):51.
[3]林小敏.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的思考[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8(11):127.
[4]李國霞.小學語文體驗式習作教學策略探究:以“記一次游戲”作文課程為例[J].家長,2020(5):150,152.
作者簡介:張淑玲,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榜山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