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生物學科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在當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方法,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使學生能自主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而這也能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基礎。基于此,文章先介紹了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概述和重要性,之后提出幾點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當代人必須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如果學生不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角度。此外,學校教育的內容較為廣泛,但都是一些較為基礎的內容,深層次的內容需要學生能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要格外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促使學生完成自主預習;精心設計微課視頻,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精選練習題,鍛煉學生的自我糾正能力;巧用課后練習,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 自主學習能力的相關概述
如今,我國正在實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而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改變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自主學習模式可以真正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生物知識、問題的探究中,借助自己的力量解決更多的問題。自主學習通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學生需要發現問題;第二,學生需要提出問題;第三,學生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第四,利用各種方法結局問題。在此過程中,無論是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還是學生的分析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學生的綜合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學習興趣可以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其能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當學生可以對某一知識、問題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那么才能主動去探究和分析,將自身的意愿轉變成學習行為。在自主學習模式中,興趣只屬于開端,但很多學生只有“三分鐘熱度”。在經過“熱情期”后,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轉移,或者逐漸敗給自己的惰性,無法更加深入地探究知識。因此,要想更好地開展自主學習,那么就需要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始終保持毅力與恒心,約束個人行為,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目標。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其可以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聽講,在課下能夠自行設計和制定學習計劃,督促自己每天按照計劃完成任務,同時還可以學習一些與生物相關的課外知識,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目前,自主學習逐漸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很多教師也開始將其運用到日常教學中,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二、 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一)設計學習任務單,完成自主預習
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課前預習占據著至關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需要學生能夠順利且自主完成,預習的效果將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其中需要包括學法建議、學習目標、困惑與建議、學習任務等。學生在拿到學習任務單后,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并根據學習任務單完成課前預習。在上課前,教師需要檢查學生學習任務單的完成情況,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借此修改和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
在學習任務單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包括諸多方面的內容,如基礎檢測、問題檢測等。在基礎檢測中,主要都是填空。這是因為生物知識較為零碎,同時數量較為龐大,需要借助填空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用筆填寫,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問題檢測屬于一種升華,需要學生能夠進行總結與思考,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梯度,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在染色體”這一課時,教師就需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單,加上各式各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和研究課文內容,如:(1)薩頓根據什么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這一假說的?運用了怎樣的研究方法?(2)認真分析教材中的“思考與討論”,并利用其中的圖示表示Dd的雜交過程;(3)第一個借助實驗驗證薩頓假說的人是誰?他利用了怎樣的研究方法?(4)研究和分析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你會得到怎樣的結論?(5)摩爾根是根據什么提出假說的?(6)摩爾根測交實驗的圖解是什么?學生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并解決這些問題,而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發現自己未能掌握的知識,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
(二)設計微課視頻,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生物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有趣,除了多樣化的生物知識外,還涉及技能訓練、科學發展史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可以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但其中也有一些較為抽象的生物知識,如細胞分裂的過程。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那么將無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針對此類問題,需要教師能夠運用有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微課內容,運用實驗、動畫、電影、音頻等方式引入新知識,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視頻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問題,創設多樣化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能積極討論和思考,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這一課的內容時,教師就需要從網絡上搜集各式各樣的資料,可以將《動物世界》中的內容進行重組和設計,制作成有趣的微課視頻。在上課時,視頻的播放可以鎖定學生的目光,同時視頻中還具有較多的問題,如“視頻中擁有哪些信息?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這些信息具有怎樣的作用?你能否列舉出一些與信息傳遞相關的案例?”學生需要認真思考和分析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完成視頻的播放后,學生需要在小組中進行溝通和交流,在小組中進行總結和歸納。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最大限度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精選各種練習題,鍛煉自主糾錯能力
在自主學習中,自我強化、自我評價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反饋練習,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同時還能引導學生自我檢測,找到自己的薄弱之處。在自主預習后需要加入反饋練習,在課后鞏固、課堂練習中也可以加入反饋練習,題目需要具備一定的層次性。在傳統的講解課堂中,問題的講解占據著較多的教學時間,無法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高中生物知識相對較為零碎,需要教師能夠進行額外拓展。因此,教師可以將問題的講解制作成有趣的微課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錯誤的題目進行反復聆聽,更好地糾正錯誤,落實差異化教學。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中,遺傳部分的知識是較為復雜,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很多學生在遇到此類問題時,經常無從下手。教師在上課時無法將所有的問題都詳細講解一遍,因而可以選擇一些較為重要的問題進行講解,其他類型的問題可以錄制成教學視頻,學生可以利用空余時間進行學習和糾正。這樣的方式,既不會耽誤優等生的學習,還能幫助學困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知識點連接的方式,讓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后,還能掌握與之相關的生物知識,找到自己的薄弱之處,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練習,真正實現查缺補漏。
(四)巧用課后練習,提高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較多的課外實踐活動與探究實驗,探究實驗可以讓學生發現和分析問題,同時還能通過設計實驗解決這些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目標。但是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實驗具有較長的周期,有些實驗需要在野外進行,無法將其展現在課堂中;或者在生物課堂中,學生會發現較多的問題,但因時間有限而無法順利解決所有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將生物實驗錄制成視頻,學生需要認真觀看同時還需要借助小組的力量完成探究實驗,并將過程和結果錄制下來,并將其反饋給教師,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
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三探究實驗時,如“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時,教師就需要錄制教學視頻,精心設計視頻內容,如調查方法、研究過程、研究問題、實驗器材以及實驗要求等。各小組的學生需要根據視頻內容進行探究實驗,錄制實驗過程,并將其上傳到微信、QQ群等平臺上,其他小組的學生需要認真觀看視頻,提出自己的問題,對比自己的實驗。利用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實驗內容,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能使其更加透徹地了解調查方法,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實現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師需要設計會更新教學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學習任務單,創設問題情境,精選練習題,巧用課后練習等,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主動分析并解決問題,為其日后的發展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鵬.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高考,2019(19):75.
[2]顧煥全.高中生物實驗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廣西教育,2020(6):54-55.
[3]夏星野.探討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2):135.
[4]虞志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11):86-87.
[5]代立鵬,孔德星.新課標下高中生生物自主學習能力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教育,2019(10):57-58.
作者簡介:蒙愛元,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