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俊
摘要:新課程改革標準要求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理念應基于學生主體,設置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課程,加強有效體育課堂教學理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為重點,結合學生身心發展情況及個人特點來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及內容,以保障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關鍵詞:基于新興體育視角;高中體育;教學創新
引言
高中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的全面進步和發展為宗旨,讓學生都能擁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好高中體育教學工作,提升教學有效性,既是對廣大高中生負責,也是為了國家社會的未來發展負責。教師突破以往瓶頸,在該領域加強研究實踐是非常必要的。
一、體育學科對高中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階段,體育學科有著特殊的意義。首先,高中生普遍面臨著比較大的學習壓力,心中會積壓很多情緒,體育運動能夠為學生釋放情緒,為其心理調適提供一個絕佳的渠道,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社會發展變遷越來越快,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多樣,這就需要將學生培養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激發出學生在各個領域進行探索并不斷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高中體育學科能夠通過各種體育項目,將以上內涵滲透進去,引導學生在體育項目中進行合理的分工,追求共同的目標,同時展示自己的風采。
二、基于新興體育視角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策略
(一)在協調發展理念指導下改進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不僅要圓滿完成新歷史時期建設優化中學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任務,還必然需要根據體育教學指標目的,在協調科學發展體育理念的教學指導之下,對自身的優化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建設進行合理的優化改進。為此,體育教師必須要能夠科學合理地正確選擇學校體育健康教學內容,要求這一體育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學校體育健康教學思想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師能夠主動引導體育學生牢固樹立起健康的體育生活思維方式,培養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運動的健康心理意識。比如在女子球類運動的項目教學內容設置方面,教師們就可以將女子足球、籃球、排球和女子羽毛球等具有傳統的女子球類運動體育項目與女子手球、門球和女子臺球等具有時尚性的傳統球類運動體育項目相有機結合,改進當前傳統球類運動項目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們還可讓學生自主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專項球類運動,積極地主動參與加入到相應或對應的專項球類運動員的訓練中來進去。如此,教師就可以在嚴格遵循學校體育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適當地加以融入其他專業性體育訓練,促使體育球類運動體育專業教學與其他球類運動專業訓練相結合協調和諧發展,以不斷增強廣大學生對體育球類運動的實際參與感和意識。
(二)創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
很多高中學生都比較喜歡體育課,因為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其希望能夠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放松身心。但即便是這樣,學生對于高中體育的熱情并不高,學生即便是進行鍛煉,往往也根據自身的興趣進行,這也導致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很難真正的提高。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重視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認識到體育對自身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的時候,需要創新教學目標,真正地做到寓教于樂,將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真正地激發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潛力激發、體質增強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想要做到這點,教師便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保證學生鍛煉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體育教學目的、方法以及原則進行明確,將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合理地運用進來。趣味性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激發其潛能,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小組教學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比拼,這樣不但能夠將學生參與積極性激發出來,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幫助其提高思維創造能力。
(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身心發展特點展開差異性個性化體育教學模式
不同學生身體條件及情感目標的差異性使得學生興趣愛好及運動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同,因此,基于不同學生特點來制定體育教學目標及體育成績考核方式是當前高中有效體育課堂教學的重點。在教材大綱及教學模塊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挖掘不同學生的運動潛能,確保所有學生在完成基本課程目標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的運動優勢來培養體育興趣和技能,為自身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不同班級不同學生的先天身體素質差異性及情感目標的個性化,對體育練習內容、強度及動作難度做出適當調整,保證所有學生都能適應體育課程教學目標下的基本訓練要求,并充分挖掘其身體潛能。
結束語
對于高中生而言,高中體育在其學習和成長中的意義非常重要。隨著高中教學改革的進行,高中體育教師要想推動體育教學更好地進行,就必須重視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高中體育教學。此外,教師也必須認識到高中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重視自身工作的研究、學習、總結和評估,重視先進經驗的借鑒,確保自身的教學方式能夠滿足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的需要,給學生未來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成多存.基于創新角度的高中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1):106+46.
[2]陳曉萍.基于新興體育視角下的高中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05):83-84.
[3]劉富強,蘇永生,沈莉.高中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與成效價值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09):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