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亞蘭
摘要: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創新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豐富思想情感,有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同時有利于延伸學習,促進其他學科理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同學來說,創新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方法對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更應該重視高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創新優化,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本文就當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如何在此現狀下進行教學創新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課堂;品德與社會;教學創新
新課改不斷更新發展的情況下,各種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也逐漸開始出現,各個學校都開始更新教學環境和鼓勵教師改進原有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展示多元教學等方法可以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促使學生進行主動學習。
分析當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現狀
1.1小學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受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響,當前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比如有些教師容易忽視教學方法的選擇與使用,學科觀念落后,課堂授課環境差,課程內容單一乏味等問題使得課堂比較無趣。因此,導致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不高,針對以上這些問題,課堂教學應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以其為基礎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優化教學體系,深入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創新型教學方法的應用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持續深入,人們開始注重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 教師們對學生的教學方法越來越重視,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在上課時的心情,希望學生們能夠以輕松愉悅的心情上課,因此就要求教師可以提供多種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小學品德與社會這一課程可以使學生幫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對以后學生的生活會有非常重大的影響,所以要求教師在進行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時候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
二、創新型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策略
2.1組建興趣小組,自主選擇任務
進行多元化教學,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學生之間的想法,身體結構等也必然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創建興趣小組,提升課堂參與度成為了課堂必要方式,教師進行多種教學方式結合方法,進行多彩的教學活動,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堂的興趣,創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教師通過組建興趣小組進行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更加愉悅的去理解品德與社會這一學科。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了解不同組的學生,給各組學生分配適合他們組的,不同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2善用信息技術,實現趣味教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也逐漸得到了提高,現在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也成了主要的教學方法,進行品德與社會教育,同樣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既要關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又要多了解社會熱點。
現在多媒體教學成為了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法,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現實生活中所接觸不到的情境,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社會各界的熱點視頻,激勵學生,也可以利用視頻內容吸引學生,提升學生學習品德與社會的興趣。
2.3開展主題活動,組織興趣比賽
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組織一些小型的課堂比賽,通過競賽的方式來檢驗課堂內容的學習掌握程度。小型的競賽既活躍班級氣氛,又可以激勵學生繼續努力,提升小組團隊的凝聚力和團隊意識。但是競賽前要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比賽過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在比賽結束后,按照比賽前的規定評出應有名次,及時的公布比賽的結果和名次,并進行相應的獎勵,既要獎勵優勝者,也要獎勵競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樂于助人,互幫互助的精神,整理并且總結比賽的成績,積累此次比賽的經驗,激勵其他同學。
2.4設計課堂游戲,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同學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時就可以通過進行一系列的趣味游戲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促進同學們的智力開發,進行高效率的授課。將趣味因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結合學生身心發展以及學習特點等展開教學,尋找課堂教學的趣味點,有效推動趣味性課堂教學的建立。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自主選擇課余生活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進行提問,同學們都玩過什么游戲,和課堂內容進行聯系,從而引入課程內容,學生聽見玩游戲后,會產生對當前課堂的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可安排同學進行游戲內容,分工合作,向學生講清楚游戲規則,引導學生自主自愿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利用玩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授課,組織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品德與社會課堂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2.5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精心設計高效課堂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代化的教育理念開始深入人心,現在的品德與社會教學課堂開始摒棄了以前傳統灌注式教學的弊端,越來越注重趣味性課堂的建設與發展。由于課堂的教學氣氛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理解并且尊重學生當前的年齡特點,建立符合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的課堂計劃,設計相應的課堂內容,建立高效課堂。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不用過于嚴肅的教學氣氛,而是采用學生可以輕易接受且印象深刻的方式,聯系日常生活中學生所產生的快樂與煩惱,針對這些快樂與煩惱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教學。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及時鼓勵和陪伴,設計各種類型的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授課方式,借助日常游戲的導入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多種類的教學方法展示思想品德世界無窮的魅力,開展小組活動,秉承互補原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喬玉笛.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生活化方法探討[J].中華少年,2018(27):237.
[2]李如強.改進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