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英
摘要: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學形式涌現的越來越多,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得到多元化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漸遭淘汰,先進的、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方式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如今,教師十分重視互動式課堂的構建。互動課堂能充分燃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更主動學習。本文主要從尊重學生差異、巧設學習問題、創設教學情境等三方面進行以下探究,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互動式課堂;教學形式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主導這個課堂,進行知識傳授活動,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沒有或很少與學生互動,導致整體語文課堂沉悶無趣,學生的學習效率不理想。在新課改深入到小學教育后,教師們開始反思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逐漸認識到互動式課堂的重要價值。互動式課堂順應了教育改革的發展,也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渠道。課堂上的互動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更傾向于跟教師與同學交流,實現高效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快樂的獲取語文知識。
一、尊重學生差異,開展師生情感互動
每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都不同,而且小學生處于思維和認知的發展階段,無法對教師所講,或是課文所學得到全面、正確的理解,因而,教師應當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在課堂互動中,尊重學生真實的看法,并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與學生進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情動人,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傳遞的情感,得到教師的鼓勵,這能使教師更順利的實現構建互動課堂的目標。
舉例來說,教學《秋天的雨》一課,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交流:對于秋天的雨有什么感受,是否喜歡。教師應當尊重每位學生對于生活、季節的感受。通過師生互動,活躍沉悶的課堂,帶動起來學生的學習情緒。在分析課文的時候,針對本文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暢談自己的理解。每位學生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樣,而且未必能準確把握,教師應當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二、巧設學習問題,引導學生相互合作
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互動課堂的一種形式,也是體現生生互動的一種形式。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機會互動,甚至連說話的機會也很好,這容易導致學生分散注意力,無法全面獲取知識。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互動平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學習問題,將學生合理劃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問題。如此,班級上的每位學生都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通過合作,利于學生得到思維的發散,得到探究能力的提升。
舉例來說,教學《匆匆》一課,教師將學生依據個性、語文學習能力的不同,分成多個小組,并提出學習問題:作者是如何把時間流逝寫的具體可感的。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與小組同學相互討論問題。學生之間的討論讓課堂學習氛圍變得十分濃厚,能感染每位學生。討論后,教師提問小組,了解他們的學習結果,并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成果進行客觀的評價。之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合作學習的活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十分良好,學生之間的互動能促使學生得到學習能力的提升,利于教師順利實現互動課堂構建的目的。
三、創設教學情境,增強課堂互動效果
教學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互動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語文學習需要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需要學生學會知識的運用。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教師單一的語言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學情境的設置讓學生有了更強的學習體驗。因此,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相關情境,以聲、畫、文的形式帶領學生走入情境,開展更豐富的語文學習活動,并進行多方面的互動,從而強化課堂互動效果。
舉例來說,教學《宇宙生命之謎》一課,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宇宙的視頻,讓學生觀看,以此激發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在此情境中自主閱讀,并讓學生跟同桌一起探討:除地球外,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還有生命。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學生閱讀和討論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對宇宙生命的看法。同時,教師可以播放有關科學家對宇宙生命的看法,并對學生進行引導,增強學生對本課的探究欲望。通過多種情境下的互動,課堂氛圍能變得十分活躍,互動效果十分理想。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的分析探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互動,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實現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教育教學形勢是不斷發展的,教師應當有與時俱進的精神,結合教學實際,既要總結和反思當前的教學效果,也要探索更多的互動式教學方式,不斷完善當前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打造優質、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收獲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燕.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教學的實施探索[J].小學生(中旬刊),2019(12):64.
[2]李曉梅.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19(3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