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宏
摘要: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中,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的教育,而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教師逐漸意識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使得教師開始更加注重山歌文化的滲透,以便讓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為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學生在山歌中,潤化內心,真正的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從而能夠真正的報效祖國,報效社會。
關鍵詞:小學德育;山歌文化;滲透
德育教育應該密切聯系學生生活中的知識,潤澤生命。學生在形象化的學習中對德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從而能夠不斷的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傳統文化的融合就能夠促使德育達到這一目,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
一、小學德育教育
李市小學德育教育以“向善課程”來潤澤生命。學校在德育中融入李市山歌改變德育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德育教育變得完善。教師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應該不斷地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使得德育教育的質量不斷提高,使得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同時通過不斷的創新也能夠建立德育教學的新體系,從而能夠培養社會更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小學德育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
2.1德育中增添傳統文化的內容
李市小學的德育教育中,教師更多的是依靠課本內容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知識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就使得小學階段德育教育內容非??菰餆o聊,且更多的是在進行大道理解說以及長篇大論的教育,這自然而然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不高。學校選擇李市山歌的傳統文化知識融入其中,這不僅能夠增強德育教育的吸引力,也使得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同時德育中增添更多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也使得德育教育更加形象化,更加生動,從而有利于學生養成更好的道德品質。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把學會禮貌地與人交往,通過“你傳我唱、故事講堂、爭星比拼”等不斷的豐富德育的內容。比如教師在講解德育教育中某些優秀品質時,可以列舉古代具備這些優秀品質的歷史人物,既讓學生對這些優秀品質有了進一步的生動形象的理解,又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更多的中國歷史,從而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熏陶和優秀文化的熏陶。
2.2創設德育教學情境
情境創設法是近些年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德育教學中,教師依然可以使用這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的講授法來說,更注意營造真實的情境,給予學生更多心靈上的感受,從而使得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地去了解教學內容,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在創設德育教學情境時,可以充分結合中國傳統的優良美德來營造,這樣不僅使得情境的內容更加飽滿,也使得學生更容易對情境中所表達的感情產生共鳴。
例如:教師在李市山歌的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山歌中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引起學生更多情感上的共鳴,使得學生對這一節的德育知識有更多的了解。教師可以借助古今優秀人物的故事讓學生體會這些優秀人物身上所具備的良好美德,使學生能夠以這些優秀的人物為榜樣,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
2.3布置相關的德育作業
教師除了可以在班會隊會等系列課程上豐富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以外,也可以在課下布置相關的文明禮儀作業。這些德育作業的內容,可以不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充分的結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傳統美德的調查問卷,這即使得作業變得喜聞樂見,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傳統美德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說,教師可以結合中國傳統美德布置德育作業。
三、德育教育中優秀文化的滲透向善課程
“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一個人基本的生為準則,它是一種胸懷,一種品質,一種人格傾向,我們要守住心中的善,在人與社會、自然、人這間構架起溝通的橋梁。教師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注重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并增強文化自信。同時,優秀文化的滲透也為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創設新的教學情境提供了內容。
結束語
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特點是更容易接受比較形象化的事物,針對這一特點,在德育教育中,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傳統文化來提供學生對德育的認識。這樣既能夠更好地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也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德育教育的進行并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德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水平和高尚的品質。所以說教師應該不斷的進行德育教育的創新,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王芹. 小學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魯東大學,2013.
[2]胡蕎麗. 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