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玲
摘要:小學群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渠道,打造高效、優質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是當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和發展趨勢。教師將多元的閱讀教學資源引入課堂,為群文閱讀教學積累文本素材,搭建閱讀小組,讓學生互相幫助探索,實現群文閱讀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盡可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和促進學生充分利用好課內外的時間,閱讀文學作品,提高閱讀能力,為語言學習提供充分的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通過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未來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群文閱讀是把多個文本結合在一起進行閱讀,引導學生將閱讀視為一種探索活動。在小學語文課課堂中引入群文閱讀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閱讀資源,讓學生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閱讀情景后,獲得對文本的整體性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全面、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引入群文閱讀的主題選取
(1)基于教材內容確定議題
從教材文本中提煉和總結出具有相似或相同思想內涵的議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選定文本主題的整體把握和深入探索,在學習的過程中,分析和討論掌握文章的本質,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不斷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例如確定“送別”為議題,讓學生鑒賞古代送別的詩詞作品,如:《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等。讓學生對詩中送別的情景描述入手,分析和探討詩中人物送別時內心的思想感情,可以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去理解送別詩的思想內涵。
(2)基于文本作者確定議題
許多作家的文章會出現在教材之中,教師可以根據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來確定議題。根據文章的作者設置議題就是選取同一作者的多個文章,讓學生同時進行閱讀然后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其中的共性,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有助于形成一個比較完整框架;同時,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和擁有過的人生經歷,有利于學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匆匆》一課時,可以設置“朱自清先生”為議題,然后選取老舍的名篇《春》、《背影》、《荷塘月色》、等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同時閱讀這些文章然后進行對比分析,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去體會朱自清作品的特點,感受其文字帶有的獨特魅力。
(3)基于文本體裁確定議題
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由于文本的體裁形式有很多種,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體裁來確定議題。例如,在學習神話故事《哪吒腦海》一文時,教師可以選擇《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等文章同時閱讀,了解神話故事中講述的道理,豐富學生眼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再例如學習小說時,教師可以選擇《在柏林》、《橋》、《最后一只烏鴉的最后一句壞話》等文章同時閱讀,體會小說文體在表現手法上的不同以及寓意。利用文章之間的共同點對比教學,讓學生重點學習文本的表達方式,與單篇閱讀相比,群文閱讀學習效果會更好。
二、提高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措施建議
(1)科學合理設置群文議題
教師在設置群文教學議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是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索的起因,議題的確定盡可能貼近我們生活實際,這樣能夠引起學生好奇心的同時,更能吸引學生自主和積極參與到群文學習中來,探究結果也會產生共鳴。此外,還要符合學生知識層次的需要,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正在逐步成型,教師所選的議題應符合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議題之間要有一定邏輯關系,能夠符合學生心理認知和年齡認知規律的要求,他們看待問題還是相對較為片面,所以選擇議題要具有合理性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能力。
(2)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基于學生的實際狀況,提出針對性的方案,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極大地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乃至各科教學,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教師在講解民間故事時,可對《牛郎織女》、《獵人海力布》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可借助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按照故事跌宕起伏的發展變化,學生可以互相討論自己喜歡哪個人物,說出喜歡他的原因,并且分角色演繹故事,讓學生完全融入到文本中去,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以拓展學生思路,舉辦“講述民間故事”演講比賽,學生可自由站在講臺講述自己所知所看過的民間故事,與大家分享交流。
(3)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創新的閱讀教學,它打破了單一文本閱讀的傳統局面,將多個文本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讓學生能夠獨立分析和表達自己的觀點,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空間。當學生不斷接收新的文本信息時,他們就會有豐富的經驗。通過關注學生閱讀體驗的變化,教師可以及時有效地發現學生思維的變化過程,這將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也需要提前確定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才能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效果。同時,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掌握閱讀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模式擁有明確的指向性,使語文教學目標變得更加明確。群文閱讀側重于多文本間的互通性、整體性,對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發展及推廣,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新觀點理念,也助于提升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濱娜,周春玲.從被動閱讀到主動悅讀的嬗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品位·經典.2021(05)
[2]邢巧.淺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