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李梅
摘要:在小學低段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的基礎階段,但在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自身的學習積累也比較薄弱,所以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構建興趣課堂,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后續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構建興趣課堂的策略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教學;興趣課堂;構建策略
新的語文教育理念充分體現出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也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構建興趣課堂,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1 開展趣味游戲教學,構建興趣課堂
對于低段的小學生來說,由于其身心發展正處在初級的階段,那么教師如果仍然是會用傳統的講授法,可能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也沒有興趣學習語文知識。但是,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會對一些比較新奇的事物產生極大的興趣以及探究欲望。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便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趣味學習游戲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當中來,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字就可以利用趣味游戲來開展教學,如在講授“天”字的時候,教師在課堂的導入環節先為學生猜一個謎語:大丈夫不出頭,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哪個字。此時,學生們就會紛紛動腦思考,通過自己的分析順利的寫出“天”字來。可見,這樣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當中來。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繼續開展游戲,如將“天”字拆成一個“一”字和一個“大”字,然后再融入一些其他的偏旁部首,讓學生在眾多的卡片當中組合成漢字,最后比一比看誰最后可以組合出最多的漢字。由此可見,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組織多樣的游戲活動,構建小學語文興趣課堂,這樣能夠提升學生學習信心,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2 引入生活元素,構建興趣課堂
在小學低段學生的眼中,語文課堂是枯燥復雜的,生活是簡單有趣的,所以他們自然更愿意親近生活,對生活中的問題也更容易理解。因此在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課文內容適當引入生活元素、構建生活圖景,借此營造親切自然、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從而拉近學生和語文課堂的距離,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并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四季》一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呈現植物萌芽、樹木繁茂、果實累累、白雪皚皚等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并向學生提問道:“大家在生活中見過這些景物嗎?你知道他們分別代表哪個季節嗎?”這一生活化問題成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紛紛開始討論,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并引導學生借助生活常識和生活經驗來理解課文或者拓展課文。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3 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構建興趣課堂
對于興趣課堂來說,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來進行構建,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改變,還需要通過引入一些趣味化的教學內容,借助外部隱去的趣味化內容來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拓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層面來看,教師需要對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抓住課本內容的重點,然后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選取一些課外內容,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課外內容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合理地進行選擇,從學生興趣的角度來選擇內容素材,然后再對內容進行適當的編輯和整理,保留其中的核心內容,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例如,在講授《畫楊桃》這一刻的時候,可以發現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楊桃,畫出來的畫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從而體現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以及結果。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可能無法理解到深層次的含義。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從課外引入一些比較有趣的素材,如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視覺錯位的圖片,然后字課堂之上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觀看圖片,在一開始,學生往往都會產生視覺上的誤差,此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仔細觀看,辨別出其中的奇異之處。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會恍然大悟,對這種視覺誤差現象產生十分強烈的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跟家深層次地理解。由此可見,教師通過引入一些合適的趣味性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4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構建興趣課堂
在語文教學中,個人展示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道關口。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一環節,鼓勵每一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例如,《開滿鮮花的小路》是一篇十分具有趣味性的課文。學生通過朗讀能夠通過“驚奇地”“奇怪地”等詞語體會小動物們對開滿鮮花的小路的喜愛之情。在學生朗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成小組,來進行分角色情境朗讀。在分角色朗讀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分析讓學生能讀好每個角色的語氣,并能強調出大家對開滿鮮花的小路的贊美之情。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溫:“這條開滿鮮花的小路是什么時候出現的?為什么會在春天出現?這些鮮花是什么樣子的?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這些美麗的鮮花?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讓學生帶著問題在進行依次朗讀。如此教學就能為學生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感受,進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綜上論述,在小學低段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和需求來創新教學手段,并積極融入新鮮元素,這樣才能讓課堂生動有趣,進而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景書.激發學生興趣,促進有效課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討[J].教育觀察,2018,7(0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