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凡
摘要:在我國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當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呈現出積極發展態勢,更加注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核心素養是在素質教育之下提出的教育教學理念,素養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涵蓋了各類知識與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極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術本身具備多樣性、具象化的特征,更能夠貼合學生群體的年齡需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互聯網+”
在課堂教學當中,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路徑,現階段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應用信息技術,旨在通過其幫助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當中涵蓋了“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創新意識”等十個內容。深度學習的關鍵便是引導學生們進行深度思考,小學階段是帶領學生們進入數學世界的敲門磚,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時期。
一、創設生活化知識情境
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正處于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階段,理解能力有限,對于一些深奧、理論化嚴重的知識很難理解。小學數學知識當中涉及到了諸多算理、運算規則、符號等內容,若只是單一的引導學生們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那么將直接導致學生們出現低階思維。在深度學習的引導下,教師便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生活化教學情境,將與學生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將晦澀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生活當中隨處可尋的“規則”,引導學生們在生活情境當中理解知識。
例如,借助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輔助功效,教師在課堂當中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和學生群體進行積極的交互溝通,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習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在學習“除法”的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為有效地形成對除數、被除數、商以及余數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來為學生展示出相應的連線題,在左邊是42、6、7、0,而在右邊則是除數、被除數、商和余數,在本道習題當中,45除以6,商便是7,余數則是0。此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利用連線的方法來形成對此類知識的概念的深層次了解,在此種情況下,課堂氛圍將會更為活躍,進而便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對除法相關知識形成深刻認識。
二、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深入教學注重學生們之間的合作與探究,在素質教育工作不斷發展的當下,非常注重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最早出現在上世紀西方,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真正展現出學生們在數學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針對某個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們有針對性地開展探究與討論,在學生們合作、探究、分析、理解的基礎上,共同解決問題,有利于學生們深入對問題進行分析理解。那么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便可以針對中高年級學生開展,因為中高階段的學生們已經具備一定數學知識儲備,并且已經形成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統計”的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統計圖的差異性以及共同點的了解不深刻,教師為保障學生形成對條形統計圖以及折線統計圖的差異性的理解,完全可以事先在黑板上繪制出相應的統計圖,以此來為學生提供深刻的印象,而后針對性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展示出某個需要進行統計處理的信息數據表格,繪制出相應的條形統計圖以及折線統計圖的圖像,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終端當中,清晰具體地觀察到不同的統計圖,同時形成對二者的差異性的清晰認識。此后,學生便可以在具體情況下進行具體分析,明確不同情況下所需要應用的統計圖的差異。
三、強化新舊知識連接
數學知識是一個知識鏈條、知識體系,不同知識之間相互連接,并且不同知識體系之間有著相對獨立的框架。深度學習是對新知識與舊知識相互關聯與構架的過程,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在傳遞新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將舊知識進行練習,真正做到“溫故知新”。若忽視了新舊知識的聯系,那么舊知識與新知識會成為相互孤立的碎片,無法靈活的將新舊知識連接,無法高效解決問題,更無法高質量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系。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圓柱和圓錐”的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便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為學生展示出圓柱和圓錐等模型,首先需要讓學生形成對兩種幾何體的不同認識,進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計算機來探索部分基礎的概念問題,通過簡單的人機交互的引導,學生便能夠輕松地辨認圓柱的各種面以及其高等。此后教師則可以趁熱打鐵,要求學生先行在計算機當中嘗試著進行習題訓練,在傳統的課堂當中,教師往往需要花費部分時間來進行檢驗,而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學生可以直接明確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這樣便可以行之有效地節約所需要耗費的教學時間,直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所以教師需要積極地強化人機交互引導,為學生正確應用計算機,提升數學學習水平奠定堅實的支撐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根據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使用最為適合的“互聯網+”技術,讓學生可以對每個數學知識概念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研究欲望,促使學生能夠在嶄新的學習環境中對數學知識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理解,教師也能夠讓學生享受到更為優質的數學知識學習體驗。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的引導下,積極引入深度學習內容,可以引入創新化的教學模式,帶動起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將生活化教學情境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入到課堂當中,切實幫助學生們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萬事萬物,實現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們系統性、深入性的了解數學知識,增強學生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梁召.基于深度學習理論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以“表面涂色的正方體”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0(1):128-129.
[2]劉偉.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策略[J].數學大世界(小學五六年級版),2020,(0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