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華
摘要: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實驗往往是一項極其重要的項目,通過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實驗,既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完成化學學習,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綜上,為使學生形成較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加強在科學探究方面的努力,在書本教育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實驗操作達到深化學生認識,強化學生實際實驗能力,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的效果,對化學這一理科課程認識更加具體深入,形成創新意識,提高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探究能力
新課標改革正在進行當中,面對復雜的改革形式,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越來越精簡,知識點整體上看似被吸收,但是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卻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改善,而是只存在于為了應試內容而機械學習。因此,我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經驗,來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進行概括分析,并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在實驗教學中養成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初中化學的具體教學過程中,為更加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探究興趣,提高學生綜合探究能力,利用具體的實驗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整個初中學科教學內容中,化學實驗教學是所有教學科目中精彩的課程環節之一,無論是基礎的觀察實驗,亦或是燃燒、轉化實驗,都能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心中埋下對化學深入探究的種子。
二、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初三化學教學階段,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在于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科學探究的機會。化學是一門“變化的科學”,是一門以實驗操作為基礎的學科,它不僅歷史悠久,又在當代不斷散發著魅力,而在我們現在的初中教學課堂中,它的活力性就展現在于實驗過程的動態可變化,而實驗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生課堂上的知識吸收,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于自己綜合科學探究能力的不斷提升與深化,同時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也就是說,應當實行丹瑟路式的學習策略,如動作認知學習戰略等來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
比方說在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中,為了得出酸雨對生物、巖石等物質是否有侵蝕、破壞作用,教師一般會讓學生們觀察二氧化硫加水后的集氣瓶中的化學現象,這時有學生提出可以驗證是否有新的物質產生,因為和對照組比較,其有溶解、產生氣泡等現象,那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的實驗來驗證,學生通過驗證,現象十分明顯,并請同學們展開想象,詢問同學們還有哪些實驗也可以說明此類問題,這樣既能使學生們對于課堂知識,尤其是酸雨危害的相關知識的深化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在面對生活中相關問題時自我展開深入思考,自我得出結論,這樣既符合新課標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其過程也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而將實驗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礎上得出二級結論,甚至指導與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在實踐中不斷聯系,這樣,自我的知識與可能遇到的問題形成一個雙向聯系的過程,最終也會對知識庫形成一個實時更新與升級的作用,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探究能力,打好科學探究能力的良好基礎。
三、通過優化演示實驗來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了解新課標的教學大綱,我們不難明確一點,化學實驗中學生實驗與教師的演示實驗間的分別在模糊,課本中涉及許多實驗,而在老師的教案之事中一般并不會明確其具體指向,這就給講師以較大的自由度和自我選擇的權力,也就是說,講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有意識的分類重組,凡是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強且互動性與教學效果好的科學實驗,大可進行班級操作,在實驗條件允許且不違反教學條例,學校規章制度的情況下,均可調試為探究性實驗,從而使學生自我進行化學實驗的探究,學生也就將外界被動地填鴨式吸收知識的方式轉換為獲取知識、掌握知識,甚至是運用知識,教師也只是起了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學生自我的自主性得到充分體驗,在這個模式中其創新性與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四、結語
化學課標大綱中明確點明:科學探究能力是學生的重要能力,也是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應當培養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實驗在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提高綜合能力素質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覷,換個角度說,學生的探究能力并不單單依靠個別代表性實驗就可以完成,它同時還需要多方面進行培養,以形成學生良好的綜合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傳英.如何通過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考試周刊,2014,
[2]蘇愛玲.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J].青海教育,2020,(1)
[3]嚴宏.初中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5,(2)
[4]吳玉霞, 羅傳美.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 贏未來, 2018(12):1.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21年度項目《初中化學實驗中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研究》(課題批準號:2021YB1252)的研究成果,主持人:祁華 ?課題組成員:郭喜姣 魯利彩 韓芳蕊 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