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陽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當前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驗。體育是小學階段重點學科,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將側重點放在創新教學手段上,巧妙融入游戲化元素創新教學,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這種新型教學形式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有效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為教學改革工作提供理論支持。本文就如何將游戲融入到體育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活動;創新教學;策略分析
教育改革明確指出當前教育工作重點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傳統教育理念中體育一直沒有受到重視,所以導致學生全面發展進程滯緩。對此,為深入落實課改理念,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手段,構建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教學模式,帶領學生實現高效學習,以此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下文結合實際對利用游戲開展體育教學進行探究。
一、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現階段體育課堂教學改革還存在諸多問題,當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教學效果仍不理想。由于傳統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部分體育教師還未實行新課改理念,對體育課程重視程度較低,在課前準備時未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導致體育教學失去其真正意義。不僅如此老舊的教學手段也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部分教師在課堂中側重于知識講授,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體育課堂教學效率遲遲得不到提升。另外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未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教學時統一進行訓練,導致學生無法從真正意義上提升運動效果,從而影響課堂教學質量[1]。最后評價機制也是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大部分教師在課程結束后不對學生進行任何評價,導致學生無法及時改正自身問題,長此以往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嚴重降低,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設教學環境,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在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未能充分重視體育教學,所以經常利用自由活動的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這樣的情況不僅為違背了新課改發展理念,同時也失去了體育教學的真正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及時轉變教學手段,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尚未完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吸引?;趯W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在利用游戲開展教學時,應掌握學生的體育基礎與認知能力,為學生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環境。教師可結合所學內容與學生共同探討,詢問學生們的想法和意見,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破傳統教育局限,一改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教學氛圍,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學習訓練。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對教師產生喜愛、欽佩的情感。教師也可在課余時間進行問卷調查,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動向、喜愛的游戲等,及時把握學生的需求,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游戲項目。綜上所述,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發展體育游戲興趣的空間,能夠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學習當中,為后期開展游戲化創新教學奠定基礎。
(二)尊重個體差異,設計適合游戲項目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也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在傳統體育課堂上,部分教師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導致學生在集體學習當中得不到長足發展。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假如教師在教學時盲目開展游戲活動,那么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進程。對此,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年齡、身體素質、運動水平進行游戲項目的設計。不僅如此,教師所選取的游戲內容應緊密貼合生活實際,這樣才能使學生將游戲內容與體育知識相關聯。所以教師在體育游戲項目設計上應尊重適宜性、趣味性、安全性等三方面原則。適宜性是所選取游戲項目要與體育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并且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有著緊密的關聯,以此使學生的體育素質在游戲中得到提升。興趣是學生學習產生學習欲望的根本,教師針對這一特點應進行趣味性的游戲項目設計,使學生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中,實現寓教于樂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最后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設計游戲項目,保證所設計游戲里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能夠實現安全游戲快樂學習的目的。綜上所述,教師應遵從以學生為本的發展理念,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為學生設計科學的游戲項目,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利用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注意力相對來說也難以集中,所以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初應利用具有吸引力的游戲進行導入,通過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僅如此課堂導入游戲應重視“新穎”,假如每節課導入游戲都一樣,那么長此以往學生會漸漸失去興趣,從而影響學習效率[2]。教師在進行游戲導入時要積極創新游戲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把握游戲的多樣性特征。根據不同內容進行游戲整理。教師在教學時對導入游戲進行合理劃分,并融入到教學當中。比如本節課學內容是使學生掌握短距離跑的方法,教師可在課程導入環節設計“接力游戲”;本節課學習內容是立定跳遠,教師可在課程導入環節設計“蘿卜蹲”游戲;本節課學習內容是使學生掌握投擲技巧,教師可在課程導入環節設計“扔沙包”游戲。通過這樣的方法,利用游戲導入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受到天氣的影響,在進行室內體育課時,教師也可通往利用游戲導入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我展示自我,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綜上所述,教師利用游戲導入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四)指導游戲方法,鍛煉學生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重要保障,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長時間身處于教室環境中,學習任務較多,在生活中得不到鍛煉放松,導致大部分學生的運動能力較弱。對此,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的教學策略時,應關注到學生的運動能力發展。教師在教學時深入指導學生的游戲方法,同時教師為讓學生及時掌握運動方法,教師也可請體育課代表配合共同示范游戲技巧,使全體學生都能夠正確的掌握游戲技能。教師也可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學生建立體育學習小組,展開小組游戲活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同時小組中成員優勢互補,也能夠起到促進作用。例如教師在教學環節針對學生上肢臂力進行訓練時,教師可開展“拔河比賽”游戲,在開始游戲時教師應首先對學生進行動作示范,防止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拔河是一項考驗默契的集體游戲,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才能取得勝利。綜上所述,教師實施創新游戲教學時應科學指導學生游戲方法,在鍛煉學生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方式,借此使游戲教學達到最優化。
(五)把握游戲難度,提高心理耐受能力
部分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由于自身體育能力較弱,以及對訓練項目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導致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诖耍處熢陂_實施創新游戲教學策略時應適當把握游戲難度,以此來發揮游戲教學的真正效用。假如教師在課程中設計較難游戲,學生不僅無法完成游戲,同時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假如所設計游戲過于簡單,那么學生的運動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從而失去游戲教學的真正意義。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學生制定難度適中具有針對性的游戲項目。由于小學階段男生女生身體發展素質各不相同,教師為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也可采用分組游戲的方式。針對身體素質較強的男生,教師可采用夯實知識提高運動水平的小游戲,針對身體素質較弱的女生,教師可采用鞏固知識循序漸進提升運動能力的小游戲,以此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創新游戲教學時應適當把握難度,發揮游戲教學的最大優勢。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升學生的心理耐受能力,消除體育學習的恐懼感,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六)完善評價機制,增強游戲教學效果
最后完善的評價機制也是鞏固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傳統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未發揮評價機制的正向作用,導致學生在練習過后得不到正確的肯定及評價,長此以往也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3]。對此,教學計劃也應有始有終,發揮評價機制的正向作用,結合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分析,從而使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并加以改正。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運動水平可進行分層評價,針對體育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采用鼓勵表揚等方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保持參與體育游戲的興趣和熱情。針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循序漸進加強體育游戲難度,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從而實現身體素質持續發展的目的。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注意與評價與游戲教學之間的匹配,利用正向積極的評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創新游戲教學時也行著眼于評價機制,以此提高有效教學的效果,實現教學計劃有始有終,從而進一步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游戲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此,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構建更多富有趣味性的體育小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實現體育學習的目的,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郝文軼.小學體育課堂個性化教學初探[J].現代教學,2019(S2):67-68.
[2]莊奕紅.體育課程,心隨我動——小學體育課程趣味化教學的初探[J].天津教育,2019(36):9-10.
[3]本刊編輯部.寓教于樂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J].家長,201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