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階段,單從內容上看,沒有較高的難度,然后這部分知識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應用范圍非常廣。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而一線教師承擔著協助小學數學教學發展的重要職責,現階段,鍛煉成智慧教師已是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智慧教師
檢驗教育教學的成功標準,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是否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與成功。小學生對于外界還沒有全面地了解,所以教師就成為引導學生發展和進步的關鍵。智慧型地教師在常規的教學當中,更為重視發掘教育存在的現象以及本質,并尋找相應的解決方法和策略。文章主要從兩方面分析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鍛煉程智慧教師。
一、智慧型教師重視學習方法
所有的數學教師都重視學生的學習和成績,然而考試成績只能代表一個結果,智慧型數學教師會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深入了解學生成績提升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與之對應的學習計劃和方法,而不單單是以成績論成敗,采用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任務量。優異的學習成績源于科學的學習方法,許多成績良好并且發揮穩定的學生,不代表這個學生就一定非常的聰明,但是這類學生一定有非常科學的學習方法[1]。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更加熟練地掌握數學知識,穩定的提高數學成績,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教師。比如在學習“2-5乘法口訣”時,一部分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而另一部分學生,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卻也不一定能得出準確答案,面對這種情況,一部分教師會選擇“題海戰術”,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但是做題正確率高并且速度快的還是那幾名學生,之前不會且反應速度慢的學生也沒有得到進步。對此,智慧型地教師會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方法,針對基礎薄弱的同學,要求其熟練地掌握乘法口訣。但是,現階段小學生無法準確地判斷自己對于乘法口訣的掌握程度,學習效果無法達到教師預期的要求。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小型的競賽或游戲,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乘法口訣比賽,輸的小組集體表演一個節目。這種學習和玩相結合的形式,小學生普遍興趣很高,同時會逐漸降低對于學習的抵觸心理。針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當注重學習方法,不斷地研究和創新教學模式,進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2]。
二、智慧型教師更加重視課堂氛圍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為學生灌輸大量的考試重點、難點,擔心自己的學生落下哪個知識點,影響了最終的考試成績,但忽視了學生自身的感受,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這種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中,學生進行被動地學習,本質上對于學習的提升沒有太大的幫助,同時也可能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將全部的教學重點放在教材上,害怕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少講了一個知識點,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然而學生的成績并不是由這些因素決定的。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積極性,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得到快速提升,這才是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根本因素。要想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將關注點放在學生身上,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進行教學指導,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獲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小學的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地去改變教學心態,如果沒有采用科學的方法,只會導致教師和學生非常辛苦,同時學生也無法真正地做到將所有知識點融會貫通。當教學“克與千克”時,教師如果知識單純的講解知識的重點以及一些經驗,學生很難產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或者新奇的東西,將知識點與這些有趣的圖片或視頻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3]。
結束語:
智慧教師對于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斷提高,教師不應當只關注學生當下的成績,而是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正確的情感教育和引導,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姚艷艷. 探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1):51-52.
[2]司燕. 加強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3):47-48.
[3]李紅玉. 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思考[J]. 學周刊,2021(09):137-138.
196650052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