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水平的提升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高中階段是教育的關鍵時期,教師更應該重視這一階段教學方法的使用,特別是對于數學,它一直是眾多學生、家長以及教師等多方面都非常重視的一門學科,而現階段在中國教學改革的大環境下,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迎來了更大的挑戰,為了能夠讓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更加突出,教師們除了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之外,還應該積極地改進教學方法。接下來,文章將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方法來探究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分組分層教學法;高中數學;教學探究
一、 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階段的教學要求也有了新的內容,那就是要重視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因此,為了可以完成這一教學要求,分組分層教學法這一新型的教學手段逐漸進入了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給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帶來了非常多的益處。一方面,通過分組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的數學素養越來越強,可謂是一舉多得。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分組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并通過創新應用方法,組織各種活動等,讓分組分層教學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地發揮,以此來促進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質量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成績邁上新的臺階。
二、 分組分層教學法的概述
所謂分組分層教學法,其實就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所以他們的學習狀況也必然會有層次,而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所在層次的特點進行教學,這樣才能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被照顧到,也就是優等生學得更好,中等生學得剛好,差等生學得了,從這種角度出發來進行課堂教學,可以讓學生的整體成績都能有所提升。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進行數學課堂教學,其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首先,應用分組分層教學法進行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層次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這樣就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在其中獲得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知識,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也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其次,應用分組分層教學進行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教師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情誼,讓學習氛圍更加輕松,同時還有助于學生之間的互助學習,使得教學效率得以提高。最后,應用分組分層教學進行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這樣教師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三、 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設置課堂問題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基礎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而且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習慣等也都存在著非常大的不同。因此,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也應該重視問題的層次劃分,將問題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相結合,以此來確保問題劃分的合理性。這樣一來回答問題就不再是好學生的特權,其他層次的學生也可以參與到答題中,而且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也會更加輕松,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壓力,這有利于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習優秀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難度較大,且需要學生發散思維的課堂問題,以此來幫助學生開放他們的思維能力,讓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對于學習中等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難度適中,比較有突破性的課堂問題,以此來幫助這一層次的學生實現自我突破。對于學習困難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以此來幫助這一層次的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一章《集合》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習優秀的學生設置問題“對于元素個數無限的集合,如集合A(1,2,3,4,…,n,…),集合B(2,4,6,8,…,2n,…),無法得出這兩個無限集合中的元素個數,要證明這兩個集合的關系應該怎么做?”。教師可以給學習中等學生設置問題“反比例函數y=2/x的自變量的值組成的集合要怎么表示?”。教師可以給學習困難的學生設置問題“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都有哪些?用什么符號表示?”。這樣一來優秀的學生通過這一節課的課堂問題,可以得到思維上的啟發,而且對于集合的認識也更加深入,而中等生可以通過這節課的課堂問題鍛煉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產生也能記住基本的集合感念,考試時相關的基礎題也能拿到點分數。
(二)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匹配學習任務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因為學生自身能力的差異,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時也應該進行合理的分組分層。教師在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將班級學生劃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之后,需要給不同小組定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完成這些學習任務,教師達到某種教學目標,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可以進一步得到提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優秀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可以適當地提高任務難度,如此這一層次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一起商討,在商討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使得整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在思維上有所拓展,進而使得這些學生的優勢更加突出。對于學習中等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可以相對降低一點任務難度,保證這一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完成這些任務。對于學習困難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應該以基礎性知識為主,以此來幫助這一層次的小組成員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基礎知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一章《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給優秀學生的任務是讓他們在掌握基本幾何圖形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上,也可以對生活中的一些組合圖形的面積和體積進行計算。教師給學困生的學習任務是讓他們記住基本幾何圖形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掌握計算方法。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任務時,要根據學生的層次去進行難易程度的調整,而且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都有可能在學習任務的完成中遇到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在不同層次小組完成任務之后,對學生的完成成果做出反饋和指導。
(三)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劃分教學進度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因為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存在差異,所以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地劃分課堂教學進度。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時間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教學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對本節課所要講解的基礎知識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并且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第二階段是提高學習階段,主要是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并帶領學生將掌握的數學知識點,運用到習題與實際生活中。第三階段是自主學習階段,這一階段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自主學習,學困生在這一階段,可以針對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學習,而優等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擴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第四章《圓的方程》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在第一階段給學生講解圓的方程的基本知識點,“圓心O為(a,b),半徑為r,那么圓的標準方程為(x-a)2+(y-b)2=r2。而當圓心在坐標原點,半徑為r的圓的方程為x2+y2=r2”,在第二階段給學生講解如何運用圓的方程解決問題,像是“已知圓C經過點A(0,-6),B(1,-5),且圓心坐標為(a,a+1),那么圓C的標準方程為什么?”等問題,最后給學生留下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另外,無論是學困生還是優等生,都可以在這一階段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
(四)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展開教學評價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評價時也應該采取不同的標準,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如果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評價,必然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像是按照學困生的標準去評價所有學生,那么優等生必然只會受到好的評價,這不利于優等生認識自己的不足,而且時間長了,還有可能讓優等生變得驕傲自滿,從而使得優等生無法繼續提高。而按照優等生的標準去評判所有學生,那么學困生必然經常會受到很多不好的評價,這會打擊到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學困生產生厭學、棄學等不良情緒。所以為了能夠讓評價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產生正向的影響,教師要重視評價的鼓勵性原則和中性原則。例如,在解決“在三角形ABC中,∠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M是BC的中點,BM=2,AM=c-b,求△ABC面積的最大值。”這一問題后,教師在評價學習優秀這一層次的學生時,要從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入手,著重看他們的解題思路,是否足夠新穎以及是否能夠一題多解。教師在評價學習中等這一層次的學生時,要從他們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入手,所以要看他們的解題過程是否完整,答案是否正確。教師在評價學習困難這一層次的學生時,要從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入手,所以只要學生解題思路對了,教師就應該給予他們肯定,然后再引導他們將問題完全解決。另外,教師還應該在評價的過程中明確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并積極地督促學生改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四、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在難度上已經提高了一個層次,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應用分組分層教學法,必然會讓很多學習困難的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而且學習好的學生也無法更進一步得到提升,所以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分組分層教學法,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通過設置差異性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活動等,讓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優等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激發,從而使得優勢更加明顯。這樣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學中有所提升,從而為實現整體教學效率提升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歡.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26):58.
[2]梁曉媛.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7(31):42.
[3]馮秀桃.關于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9(14):69.
[4]施元蘭.分組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3):14-15.
作者簡介:
林云玲,福建省福清市,福清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