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隨著當代信息技術的不斷前進,教學體系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原有教學基礎上老師也在不斷地探索著新的教學方法,結合現代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引導小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去學習的教學方式登上了小學語文課堂的舞臺,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符合新時代學生的教育模式。本文就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圖文結合的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溝通交流的自主學習平臺,協助學生記錄、梳理、積累、構建以創造語言文字,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等并進行淺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導圖;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4-0065-02
【本文著錄格式】劉新鳳.巧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小學語文核心素養[J].課外語文,2021,20(04):65-66.
引言
思維導圖,也叫樹狀導圖,它看似簡單但卻高效,在小學的語文課堂上應用覆蓋面廣闊,它可以幫助使用者將比較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化,梳理繁雜的思路,以一個主題為中心,不斷地分化細化,圍繞中心主題提煉關鍵詞句豐富中心主干,這種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鍛煉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學習技能。
一、運用思維導圖梳理引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生活常識的具備,對一般的文字已具有一定的感知,已經具有基礎的自學能力,相對簡單的語文課文經過高效有力的引導能夠自主獨立地完成。因此,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階段,而思維導圖就是高效地梳理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很好的方法。以部編版小學六年級教材《只有一個地球》為例,這篇課文學習的目的是學會本課11個生字,體會說明文用詞的特點,重點是知道在地球上人類活動范圍很小,不能破壞自然資源,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樹立主動地去愛護環境和保護地球的意識。思維導圖是由一個中心點向四周延伸的方式幫助學生對課文基本結構進行梳理。老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個關于“只有一個地球”的思維導圖。就像一個大樹,這里的主干和中心就是地球,全文都是圍繞地球說明。接下來就是向四周延伸的第二分支,說明文相對其他敘事文而言分支結構比較簡單,通過閱讀全文就已明了,全文圍繞地球這個中心主干可以分為四部分,就是大樹主干上的四個第二枝干。文章一共分為四個大方向,前面是告訴大家地球很美麗和壯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地球卻很渺小,然后講的是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其次自然段讓人類明白不可能移居到別的星球的道理,最后自然段告誡和勸導人類要精心保護地球,愛護家園。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把復雜的內容具體化,將文章主線勾勒出來,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指引去學習文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基礎條件,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對文章內容有準確具體的了解。相對一味地整體統讀,思維導圖更具有目標性和概括性,主次一目了然,比較符合現代化教學的理念,也讓學生在學習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思維導圖式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在思維導圖的教育模式下,對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和用詞技巧也明確很多,達到了學習本課的目的和要求。所以說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便于推進日后的條理分析、歸納總結等自主學習能力。
二、運用思維導圖積累語言,強化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閱讀和語言運用在小學語文中占據主體地位,如果說閱讀是對知識基礎的輸入,那么語言運用就是知識語言的輸出和表達。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培養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是基礎,更加需要積累素材,豐富語言,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強化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以此來強化語言運用能力。以部編版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課本《少年閏土》為例。這篇文章重要講的是作者與閏土相處過程中,閏土講的四件趣事,通過這些呈現出少年時期的閏土可愛機靈的勞動少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贊揚和熱愛。這是一個通過敘事寫人表達中心思想的文章。運用思維導圖,文章分為19個自然段,主體就是閏土,圍繞主體找尋其他分支,很明顯文章前半段落是回憶記憶中的閏土勇敢機敏,敘述作者與閏土的認識和第一次見面時的印象,這些可以作為一個分支。中間段寫的是與閏土之間的四件趣事(捕鳥、拾貝殼、看瓜、看跳魚),這些對作者和閏土之間趣事的描述可以作為第二個分支,而經歷的四件趣事又可以細分為第二分支下的細小分支……文章最后段落寫多年后,成年的作者和閏土“分別”了,友誼也中斷了,但是作者特別懷念他,可以作為第四分支。通過思維導圖提煉關鍵詞句,梳理了文章的中心線路,根據這個思維導圖再去學習文章,就會事半功倍。并且通過思維導圖的理順,也會讓學生明確文章思路,掌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對閱讀理想和寫作等都奠定了基礎。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感官繪制思維導圖,找出主干,提煉出枝干的關鍵詞,理解中心思想和所要表達的感情,增強記憶力,豐富了知識儲備,這種學習模式學生不會產生抵觸心理,能夠主動參與探究,開發思維,也極大提高了老師的課堂效率。讓學生養成運用思維導圖積累語言的學習方法,對小學語文中閱讀提高和語言運用有積極的影響。
三、個性化繪制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思維導圖不單單拘泥于文字和圖像,也可以是色彩與影像的滲入。可以借助彩色畫筆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繪制出一幅想象生動的圖像。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季之美》為例,這篇文章主要是介紹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表達出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生活的熱愛。運用個性化的思維導圖,不拘泥于文字,可以把文中的四季的美景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或者圖畫替代,顯而易見中心主題就是四季,分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的代表詞是春暖花開,鳥語花香,萬物復蘇,借助彩筆想象一下作者筆下的春天,五顏六色的花朵,青翠的綠草,碧藍的湖水上白鵝愜意地游來游去,枝頭上鳥兒嘰嘰喳喳等,秋天的代表詞可以是秋高氣爽,稻谷飄香,碩果累累,夏天驕陽似火,綠樹成蔭,揮汗如雨,冬天鵝毛大雪,銀裝素裹,冰天雪地,結合文章通過想象,把這些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刻畫出來,字體美,圖像美,意境美,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感受到四季更替。圍繞四季的中心主題增加層次感,充滿詩情畫意的方式更加符合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宗旨。通過思維導圖的刻畫,讓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力都有了提高。
四、借助思維導圖發散思維,開闊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是進行思維開闊的最佳時期,好的思維能力除了與先天條件有關,更是和后天的訓練和鍛煉密不可分。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也是積極響應了新時代的號召,是一種符合現代教育觀念的開發思維的一種工具。以部編版小學中年級教材《小小動物園》為例,學習目標是學會細心觀察,能從人和動物身上找到相關聯的地方,學習到運用幽默有趣的方式描述人或者事物。通過閱讀全文得知文章中的“動物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各種真實小動物的動物園,只是一種幽默的表達方式。這里課堂上老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教學,升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讓學生圍繞“動物園”這個中心,把家里學校同學等任何事物想象成一個動物園,根據動物的特點來描述一下家人和同學。給學生一個主干,即動物的特點,圍繞這個主干開枝散葉,比如說黃鸝鳥,它的特點就是聲音特別好聽,有森林歌唱家的稱號。這里就可以說姐姐和黃鸝鳥,姐姐唱歌特別好聽,就像森林歌王黃鸝鳥。再比如魚,魚的特點是水里游得特別好,可以說游泳老師和魚,游泳老師在水里游泳輕盈快捷,像一條魚……給學生一個主干,讓學生開闊思維,從中心點發散出去,激活自由思考和無限想象的思維能力。這同時也是思維導圖的一個優勢,確立了中心主題,圍繞其大膽想象,抓住了主題就不會輕易偏離主題,更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五、結束語
對于學生而言,養成借助思維導圖的學習模式,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理清學習思路,也可以使老師清晰地看到學生的學習過程,發現其中所顯現出來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給出指導意見和強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核心素養的提高都有很大的積極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文小紅.新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理念下對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23).
[2]鄭亞芬.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下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4).
[3]周蕾珍.以思維導圖為觸點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以部編一年級教材上冊“語文園地三”為例[J].基礎教育參考,2018(7).
[4]蘭荊平.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0).
[5]張秀容.基于核心素養的“整本書閱讀”策略——以《草房子》整本書閱讀為例[J].華夏教師,2019(9).
[6]毛戀.小學語文教學及學科核心素養的探討研究[J].讀與寫(教師),2018(9).
作者簡介:劉新鳳,女,1972年生,山東文登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