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數學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數學思想、內容、方法和語言日益傳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響應習總書記“敢于創新、勇于創新、樂于創新”的號召,我們開始探索如何高效地利用好課堂,創新課堂之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新時代教育應努力做到讓教學活動融于生活,寓教于樂,激發學生深入探究問題的精神,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關鍵詞:創新形式;激發熱情;寓教于樂;教學相長。
著名哲學家葛洪曾言:“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涂不可以應萬方。”身處創新遍布的新時代中國,作為責任重大的新時代教育者,我們需要順應歷史潮流,樂于創新。人們常說:“一堂沒有熱情的課是沒有靈魂的。”誠然,一堂課若無激情,便如人失去了呼吸,魚失去了泉水。今天,我想說的是:“創新課堂之形式,激發學生之熱情”。
我是一名中學數學教師,我深知:“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同時,在二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我發現:“若數學課沒有足夠的熱情,則多顯枯燥和乏味。一堂優秀的數學課,像一支動人的曲調,令人陶醉其中。”因此,我們需要以全新的形式,激發課堂熱情,實現教學目標。下面我想通過《整式加減》一課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猜謎語,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熱情
每堂數學課前學生不免會有些緊張,這時我采用的方法是“猜謎語”。 猜謎語不僅能引起學生的濃厚的興趣,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上課鈴聲一響,我依照數學課上的相關內容,給學生們出了幾個謎語。第一個謎語是:搬來數一數。(打一數學名詞)。學生們爭先恐后的答道:“數學的運算。”我感到很驚喜。又給學生出了一個謎語:“長長的面條卷又卷,可分可合可加減。”學生們答道:“整式運算。”于是我接著再問:“整式運算奇妙多,乘除之外有分合”(打一數學運算)。學生們陷入了深思,但好在不久之后,他們驚奇地恍然大悟:“整式加減”。
二、開火車,簡單熱身,激發學生熱情
《中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這樣的任務:教師應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因此,在反復思考及不斷實踐中,我選擇采用“開火車”的新型教學方式。具體措施是這樣的,我將一行或一列規定為一個單位,由排頭同學“開火車頭”,然后從前往后或從左往右依次回答,我稱之為“火車行駛”。以教材上的問題為藍本,我們能做到難易適中,有的放矢。若有同學在“火車行駛途中”出現了錯誤,則火車轉向為其他的排或列,由左邊或右邊的同學回答,我稱之為“火車拐彎”。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驚喜不斷。對于部分難題,我采用自由回答的方式,即所有同學都參與這種題型的思考,這屬于“火車到站”。以這樣的形式,我們能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引領學生們勇于鉆研。這樣一舉多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創設問題情境,動手動腦,激發學生熱情
數學是一個斷創新的學科,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可以服務于生活。對于問題情境,我提出了以下兩個情境:小明一家外出游玩,爸爸、媽媽和小明各選了他們喜愛的食品,有面包、蘋果、草莓、飲料,個數不等,小明一家為使結賬便利以及提貨方便,應該如何選擇?在此之中,我要求同學們開動腦筋,端正態度,團結協作地解決問題,積極為小明箴言獻策。等同學對此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我采用數學經典“等效替代”的思想,將各類食品換成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歸納出合并同類項的方法,使同學們記憶并總結,最后,我與同學們一起總結出了整式加減的七字口決:“一找,二移,三合并”。這樣數學就能符合“層層深入,深入淺出”的要求,并且于無形之中訓練了學生歸納概括能力,思維遷移能力,更培養了學生“等效替代”的思想、“類比遷移”的思想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能夠“一石多鳥”“一箭多雕”。
更深層次地進行研究,定性定量地分析問題,我在課堂上又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是雷鋒精神的真實體現。為了使雷鋒精神得到傳承和發揚,動物園中有8只小白兔,每只身上都標有一個單項式,根據單項式的特征將小白兔分到不同的房間。同學們對此類問題往往激情高漲,很容易將他們的熱情激發出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認真觀察,略作分析,問題很快得到解決。為了引導學生們更深層次的思考,我又適時的提問,“你是怎么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類,還有沒有其他分類方法?”這可難倒了許多同學,因為他們的思維僅僅停留在淺層次方面,但經我指導,他們都能夠有所感,有所悟。為了學習《數學中考考綱》中“一題多變”的思想,我在黑板上寫下了“火眼金找相同”的問題。學生們眼腦并用,根據同一房間同一種類,找到相同點并記錄下來,歸納總結,最終水到渠成。以這種方式教育學生能夠做到由淺入深,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
四、開展小組答題比賽,激發學生熱情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更快、更強”作為奧林匹克精神,在青少年學生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有著充沛的精力,旺盛的斗志和永不言敗從頭再來的決心。開展小組答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同學的潛能。我將全班分為四組,每組同學都不甘落后,踴躍為自己的小組爭光。他們能夠在此之中盡情展現自我,激情澎湃。這正與古語中說的“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患,信者效其忠”有異曲同工之妙。每組同學安排搶答題、必答題、選答題。對于搶答題,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和敏感性;對于必答題,主要是為了鞏固本節所學基礎知識;對于選答題,主要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勤于鉆研、克難攻堅的條件,為培養新時代創新型人才而不懈奮斗。
五、雙簧表演,一問一答,激發學生熱情
傳統教育方式常常是老師從上課到下課,其中必然其優點是明顯的,但其缺點也不言自明。為了將傳統教育與當今時代教育相聯系起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合理利用青少年稚氣未脫的特點,我在課堂安排了表演項目,讓學生自由發揮,以表演的形式呈現出來。何謂“雙簧表演”?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回顧本節課學習內容,通過此形式,我們通常會見到智慧火花的碰撞。其中包括大膽的猜想的證實,疑難的請教與解決,觀點的反駁與推翻。此外,臺上臺下學生還可以互動,臺上提問臺下回答。我認為這相對于傳統的教育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學生不但能鞏固所學知識,鍛煉了膽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團體溝通與表達,對疑難困惑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治學態度。
教育的意義何在?宋儒張載曾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回顧歷史,前輩們已為我們開啟了教育的先河;展望未來,我們一代新時代教育者將不負重望,繼往開來。
“擔乾坤重任,創一流教育”。毛主席曾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們勇于創新,樂于創新,就定能激發學生熱情,就必定令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
湖北省黃梅縣八角亭中學?吳再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