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網絡時代悄然來臨,網絡覆蓋已遍及世界各地。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在海量的網絡資源支持下,傳統的教學方式被逐步改變,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實現了教學方式的有效創新。對于大學詞匯教學來說,如何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與轉變是當前所面臨的重要研究問題。為此,本文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對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詞匯教學方法展開了探討,僅供教育界同仁參與與借鑒。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英語語言學習中詞匯的學習極為重要?,F階段,在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持下誕生了多種現代化電子設備,推動了大學教學的電子化發展。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各大高校紛紛利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而開展英語教學工作。網絡教學可為英語詞匯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中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徑。
1.大學英語詞匯教學面臨的問題分析
1.1教師對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了解不足
現階段,部分教師對學生詞匯的掌握情況予以了高度重視,但卻無法準確判斷出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主要是通過日常學習的詞匯總量做出大致判斷。同時,部分教師認為大學生必然有了一定的詞匯閱讀基礎,因此對詞匯教學的關注度并不高,只是要求學生自主進行詞匯的記憶與積累。然而部分學生由于缺乏正確的方式而采用死亡硬背的方式進行詞匯積累,致使其無法真正達到對詞匯的深刻理解與靈活運用。為此,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詞匯基礎而展開差異化教學,制定出科學可行的詞匯教學規劃。
1.2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部分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時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黑板進行教學講解,課堂枯燥無味,并且授課內容也局限于教材中的詞匯,主要是根據教材文章而進行相應詞匯含義及構詞的分析與講解,或是對詞匯的近義詞及反義詞進行列舉。雖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運種教學方式難以實現詞匯的有效關聯,且無法對語言文化學習的背景進行深刻揭示,致使學生的學習浮于表面,深入不足。同時,由于教學方式創新力不足,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得到有效激發,長期之下會使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興趣逐步喪失。
1.3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有效提升
運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時,教師主要是立足于教材中的文章而進行生詞的講解,并進行例句分析,另外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行進行詞匯的理解與記憶。然而此種詞匯學習模式難以幫助學生明確詞匯之間的關聯,詞匯的學習缺乏邏輯性,同時,學習對詞匯的來源及內在含義的理解并不清晰,因此對詞匯的記憶印象并不深刻,難以有效提高對詞匯的記憶效率,更談不上詞匯結構網絡的有效構建。在英語詞匯應用過程中,文章的書寫及日常交流時都難以實現對新學詞匯的有效運用。同時,學校未能對學生的英語輸出能力予以高度重視,致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受到了一定的制約,由于缺乏英語實踐環境致使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2.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詞匯課教學方法的應用優勢分析
2.1教學感官及輸入來源更加豐富
相關研究發現,人們信息的獲取主要來源于視覺接收,僅有11%左右是來源于聽覺。實現聽覺與視覺兩種信息接收方式的有效融合,可使記憶內容的比例提升至50%,加之實際運用與交流可實現70%左右的內容記憶。在網絡環境下,在英語詞匯學習時可實現聽覺、視覺以及交流互動等多感官的綜合利用,可實現多種元素的有效整合,可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在英語詞匯教學的備課環節,教師可將音視頻及圖像等內容插入到教學過程當中,通過生動的圖像演示方式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充分調動。此種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的機械化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的視覺、聽覺都可得到有效激發,思維能力也可得到有效拓展,進而可進一步增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在豐富的網絡資源下,教學內容也可得到進一步豐富,教師還可對詞匯的應用語境及文化背景進行深入的講解,使學生更加了解詞匯的來源,進而提高對詞匯的應用能力。
2.2可構建動態資料庫,及時更新詞匯語義
新詞匯自誕生之日起,需要經過長達十年以上的應用才可被具有權威性的英語詞典收錄。然而在網絡技術日益發展的當下,眾多新型詞匯逐步誕生,且在詞典中查詢不到這類詞匯,而通過網絡動態語庫可對這些新誕生的詞匯進行收錄與及時更新,為人們運用新詞匯進行溝通與交流帶來了便利。與權威性詞典相比,網絡構建的動態語態不僅傳播速度極快,且具備較快的更新周期,是當前英語詞匯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傳播載體。目前,部分權威詞典也在網絡上進行了詞庫的構建,使網絡教學資源得以進一步豐富。網絡動態詞庫的有效構建,為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語用實例,不僅可提供短句及長句例句,還可對詞匯與其同義詞進行分析,進而使學生可對詞匯的具體應用與搭配規律進行有效掌握。
2.3時空的局限性被打破,可實現個性化與自主化學習
基于網絡環境,學生可自行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詞匯的學習,同時,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詞匯更新速度更快,在網絡的輔助下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更為理想。同時,網絡環境可實現人機對話,學生可在有效的共享平臺之下與教師及學習進行充分的信息溝通與交流,也可及時利用在線詞典進行不熟悉詞匯的查詢,也可在線向教師請教學習困惑。同時,E-mail以及微信等交互方式的誕生,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供了便利。然而網絡環境下,學生自制力是制約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對此,教師應于日常教學中進行著重的引導與強化。
結語:網絡環境為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便利,可對教學重點進行強化,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可使詞匯教學效率得以顯著提升。然而網絡技術并不一定可將教學中的所有問題一一化解,因此,教師應合理進行網絡資源的選擇與利用,且網絡教學并不可完成替代傳統教學方式,應實現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環境教學方法的有效融合,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提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夏.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設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22-123.
[2]王成妃.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設計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32(4):130-132.
作者簡介:
陳穎(1973—),女,湖北武漢人,江漢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江漢大學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