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鵬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數學;教學改革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高中數學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教師要不斷結合互聯網+背景下新出現的教學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讓學生滿足新課改的需求,在日常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教師在使用先進的教學方式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情況,設計出最符合高中學生學習的數學學習計劃,不斷提升高中生的數學素養,大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給學生構建出更符合學習發展的數學教學環境。
一、互聯網+背景對數學教學的影響
互聯網+模式形成的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充分運用多媒體放映設備與計算機技術、軟件等相應設施的教學授課活動。它通過特色的教學授課設計,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綜合處理相應的語言、聲音、影視、圖像的信息,把相關的信息要素加工整理,進行整合,再通過相應的多媒體放映設備進行展示,配合上教師一定的語言解釋,讓課程更富有活力,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學科的魅力,更好地學習相應的知識。多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多種多樣的信息作用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高效的教學課堂,充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與能力學習,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因為在數學的教學中有許多較為抽象的習題和理論知識,單純地依靠考試用嘴講解對教學幫助效果不大。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段幫助學生了解抽象的知識,這樣的方式快捷有效,還能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數學知識。這種展示方式能讓全部學生直觀地看到習題解決過程和結果,避免因為講題中后排學生不能看清教師黑板書寫的問題。在數學中的知識大多都是極為抽象的,并且很多知識點不能通過使用觀看書本圖畫的方式完成展示,傳統教學中不少教師只能用黑板或者口述的方式向學生描述,這樣一來,學生的理解難度就會直線上升。而使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虛擬的演算過程作為教學方式,就能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并且還能發散學生想象力,讓學生打破重難點知識的束縛,進而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法創新力度不足
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使學生愛上數學,讓學生主動跟隨數學教師學習數學知識。但是現階段,很多數學教師都在使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只會根據數學教材中的內容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比較無聊,長時間下去,學生會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在課上不跟著教師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也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為數學課本來就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大量公式、概念充斥其中,學生需要進行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的知識,再加上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知識的方式過于單一,基本都是利用習題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直接把教材的知識搬到學生的腦海中,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二)數學教學拓展不足
對于數學教學的內容而言,數學教師為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經常會把使用的數學解題方式直接告訴學生,沒有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解題思路。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地就會出現等著教師給答案的情況,而不會主動去思考、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要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培養,也就導致學生缺少核心素養。
(三)教師更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
現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的教學重點是對數學問題的解題方式進行講解和點撥,很多情況下只重視學生的數學成績,而沒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大多是解題方法、數學概念等方面的教學,很多教師只會根據數學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還會在課堂中準備很多的數學題讓學生做,這樣就導致學生的數學成績好,但是不具備數學解題能力,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在數學教學的時候,數學知識中有很多學生理解困難的內容,他們只能模糊地了解這些數學知識的表面,而無法深刻了解這些知識的內涵。所以數學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把數學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微課構建高效課堂,形成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微課完成數學教學。微課也是新時代互聯網的產物,具有碎片化、隨時化、時間短的特點,學生不會對這種短時的學習計劃產生厭煩,并且微課是通過電子設備展示出來的,因此其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數學學習保持一定的興趣,進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用這種微課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還能極大地改善數學學習氛圍,增加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此同時,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教學方式,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提升學生的成長質量。比如,在教學“三角函數誘導公式”時,教師就可以把各種公式組合推導,而后制作成為短視頻,讓學生能隨時隨地地反復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在高中學習中是比較重要的,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這些視頻帶到家中進行學習,讓學生不斷積累知識,增加學習容量。
(三)構建交流反思平臺,讓學生表達自己的需求
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導是占據一半的,而另一半是學生自己補充學習。在教學中,有時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進度,教師很容易忽略一部分學習較差的學生,導致這些學困生的學習情況越來越差,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利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交流學習平臺,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平臺上學習交流,形成反思式的教學模式。這種學習方式有時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因此教師就要增加對網絡交流學習平臺的利用,在學生集中學習后增加對學員的跟蹤引導,還可以通過相應的評價體系,測評學員的學習情況。
(四)提高教師應用先進教學技術的能力
首先,學校要打造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專業教師團隊,并幫助教師為學生的實踐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進一步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師團隊,大幅度地拓展數學的教學和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數學知識與解題思路。學校要不斷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讓教師能夠更好地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豐富數學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其次,還可以組織公開課、職稱評選等活動,刺激教師學習先進技術,讓教師能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先進教學技術的學習中,學習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然后再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改良,進一步豐富教學方案,給學生創造出最優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全力發展自身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課程需要做出重大變革,教師應不斷改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開展教學任務,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以幫助學生發展成國家需要的人才。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用微課構建高效課堂,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構建交流反思平臺,讓學生表達自己的需求;最后提高自身應用先進教學技術的能力,進而構建更高效的數學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