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杰

摘?要:初中化學是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起始階段,是學生邁向化學世界的第一步,對學生的后續化學課程深度學習起著奠基作用。但化學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其課程難度較大、內容范圍交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考察較高,這也是化學課程設計在初三階段的原因之一。這導致許多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學習有效性并不高,學習問題較多。為有效解決學生在初中化學課程學習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初中化學教師就必須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優化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全過程,實現教學改革,推動學生進步成長。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化學;教學效率;提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1-0111-02
【Abstract】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is the initial stage of students'contact with chemistry,the first step towards chemistry world,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students'deep learning of chemistry course. But the chemistry discipline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disciplines,its curriculum difficulty is bigger,the content scope is broad,to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spection is higher,this also is one of reasons which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design in the junior three stages. This leads to many students in the chemistry classroom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s not high,learning problems m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learning problems,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mus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optimiz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achieve teaching reform,promote students progress and growth.
【Keyword】New Curriculum Reform;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Teaching efficiency;Promotion method
1.新課改理念下初中化學教學暴露的問題探析
在充分分析新課程改革對初中化學教學的要求時不難發現,目前初中化學課堂實際上存在著諸多教學問題,影響著學生的有效化學學習,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活動時教學理論仍然傾向于應式教育理論,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習慣性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即“灌輸式”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教學,即使在初中化學實驗課堂上教師仍然更注重“演示”教學模式的應用,過分突出自身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被動學習中無效學習。
其次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沒有對化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補充、整合、延伸,導致學生無法在化學學習時有效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也無法在腦海中建構具體的化學知識框架,碎片化的知識散落在學生的各個腦海之中,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
其三初中學段的學生對化學學科沒有明確的認識,且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化學課堂上不敢質疑、不敢提問,導致化學課程成為了“僵硬式”課堂,學生的學習體驗不高。
其四初中化學教師沒有對化學課堂進行第二課堂的開辟,導致學生在化學學習完全依賴于課堂上的45分鐘。一旦學生離開了課堂,便陷入了學習的盲區,導致學生無法有效進行化學學習。
2.新課改推進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有效對策
(1)建立以生為本的化學教學觀,傳遞學習方法
上述也提到,新課改強調學生在化學課堂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在開展化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改變過去“重教,輕學”的現象,讓學生能夠成為化學課堂的學習主人公,將原有的化學教學“獨角戲”,變為師生合作的“合唱曲”,這樣才能夠改變知識傳授的現象,堅信各系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
當然,支撐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條件便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在化學學習課堂尚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導致無效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將“授之以漁”也作為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如思維導圖便是學生化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應當有意識的利用思維導圖教學,實現化學知識的整合。同時鼓勵、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學習,讓學生實現知識的深度記憶、有效學習。
例如,在學習“走進化學實驗室”時,為了讓學生深入認識化學實驗室的各種重點注意事項和對應知識,教師可以建立如下思維導圖,讓學生在細化知識、有效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自我的思維導圖創設,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
(2)采用多元化的化學教學方法,實現有效教學
新課程強調要建構開放、富有活力、充滿魅力的課堂。這就要求在開展化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支撐化學教學,點燃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化學思維花火,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化學學習中。讓學生在多元的教學模式下有效的吸收化學知識、自主的探究化學知識、深入的理解化學知識,促使原有的抑制學生興奮點的情況轉變為調動學生的興奮點,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教師可以一節課采用多種化學教學方法來支撐教師開展化學教學活動,也可以結合不同的化學教學內容來開展化學教學活動,目的都是為了深化學生的化學學習體驗,實現有效教學。
例如,在開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小組參與實驗室二氧化碳制取實驗活動提出合作任務,以任務為方向指導學生們參與實驗。任務具體為兩個內容,一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二是確定氣體發生裝置時應當考慮哪些因素?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小組探討,結合已學深入分析。課堂成為了學生學習的舞臺,學生也在合作思考、深入交流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3)豐富化學課堂教學知識內容,聯系生活實際
大多數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時會割裂化學學科和生活之間的關系,這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從“形式化”的角度去理解化學知識,無法真正將學習與應用聯系起來。且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教師完全依賴于教材,也導致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只是單一的停留在教材層面,學生無法真正走進魅力無限的化學世界。因此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要有意識的聯系生活實際、基于原有教材進行橫縱向的化學知識拓展延伸。
例如,在介紹金屬化學物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暖氣片上要刷銀粉?為什么暖氣管上要鍍上鋅;如在介紹分子與原子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墻內開花墻外香”的生活化化現象,幫助學生理解分子、原子的存在。各種各樣的化學知識實際上都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引導學生分析思考的過程,學生對化學知識內容實現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更具體的認識。
(4)發揮化學實驗課程重要作用,強化參與體驗
化學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課堂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化學課堂上的很多的知識實際上都是化學家們通過無數次實驗之后得到的結論,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實驗,發展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
化學實驗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化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還原化學實驗的本來面目,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參與化學實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成為實驗的執行人,成為知識的探究者。為深化學生的化學實驗活動,教師也應當建立開放性的實驗活動。此外,化學教師還可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理念,通過變化實驗的形式、創新實驗的內容、開展微型實驗等多種方式,提高化學實驗的有效性。
例如,開展“酸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探析時,過去的實驗活動都是在試管中進行,藥品用量較多,導致資源浪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試驗創新,基于微型實驗視角下讓學生們找盛裝片藥的板子做點滴板,進行化學實驗活動。這樣能夠保障化學實驗的創新性,也讓化學實驗變得方便快捷,滿足了綠色理念的實驗要求。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教師必須敢于突破、敢于創新、敢于實踐、敢于發展。要以正確的眼光看待初中化學課堂存在的重重問題,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優化初中化學教學的每一環節,讓每一環節都綻放高效的色彩,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有效學習中走入化學世界,品味化學的神奇莫測、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石小靖.對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的新思考[J].文理導航,2020(14):49-50.
[2]慕惠娟.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J].文理導航,2019(17):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