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靜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現下教育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分層教學,能夠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技術,促進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本文結合相關教學經驗,探究高中英語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策略探究
前言:
現下教育模式與傳統教學有著一定的差異,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教學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新課標教學理念指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當作課堂主體,并且在設計教學目標和實際開展教學內容上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由于成長環境的不同,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具體展開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分層教學,在學生原有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
一、高中英語教學分層的必要性
現下高中英語課堂的開展,主要還是以課堂為教學核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一個班級里有著較多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在智力與學習能力方面,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會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兩極分化的狀況,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在具體教學開展時,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很快就能掌握,但是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會表現的比較吃力,在慢慢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無法緊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信心和興趣。分層教學,能夠尊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教學的設計比較科學與合理,能夠有效緩解教學目標與學生差異之間存在的矛盾,能夠有效在學生原有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二、高中英語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
新課標明確指出,素質教育理念面向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要在學生原有能力與素養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的提升。學生自身智力、接受能力等各項能力與素養,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面對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能夠消化與吸收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差異。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能力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在對學生分層之前,教師要要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公正、科學地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層次進行教學內容與目標的調整,以此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踏實程度、熱情、學習主動性、口語表達能力、聽力方面為著手點,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對于成績優秀,學習特別踏實,并且具備較強的學習主動性,英語口語表達與聽力方面都較強的學生劃分到A層次;對于成績一般,學習比較踏實,學習主動性一般,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都一般的學生,劃分到B層次;對于所有方面都不太理想的學生劃分到C層次。
(二)依據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劃分
對于教學課堂的開展,提高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是最終目的。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能力與素養,為學生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并在教學中為相應層次的學生明確相應的學習目標,為學生確立學習方向。對于高中英語教學,教師可以依據新課標的總體要求,將教學目標分為基本、中層、拓展三個層次,對于基本的教學內容,要求三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完成,對于中層的教學內容,可以要求A、B兩個層次的學生完成與實現,對于拓展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師要求A層次的學生完成。
例如:以“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Friendship”這一單元教學為例,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種,其一是認知目標,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學習使用一些詞語和句型來討論朋友和友誼,掌握兩種重要的閱讀方法瀏覽和跳讀;其二是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進行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解、判斷、歸納能力,通過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促使學生獲取、消化相關教學內容,以及自然輸出,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其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加深學生對友誼的了解,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一個好朋友應該具有的品質,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并能審視自我,培養高尚的品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認知目標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基本教學目標,以認知、能力情感態度作為中層目標,并另外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教學課堂上應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與表達,以三個教學目標和活動設計作為拓展教學目標,然后根據相應的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與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
(三)合理布置教學作業,科學劃分作業層次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作業是考察學生是否全面掌握所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和手段,通過作業的批改,教師能夠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促使作業能夠更好地發揮相應的作用和功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合理布置教學作業,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作業進行科學的層次劃分。對于作業的分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考察。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的考察主要可以分為作業和考試兩種,作業是檢查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途徑。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相應層次的作業,以便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例如: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據課文內容,進行二次創作,開展口語交際活動,進行角色扮演,以此鍛煉與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背誦課文,并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對話;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掌握所學單詞。通過不同層次作業的布置,學生能夠很好地感受到學習成就感。
總結: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能夠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能夠在學生原有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素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依據考察內容,對作業進行合理分層。
參考文獻:
[1]藍志英. 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校園英語,2018(17):14.
[2]孔荔. 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000(037):182.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三十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