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遠兵
摘?要:數學是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教學體系中的基礎課程,科學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能夠發揮出對學生學習、發展和成長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巧妙設置數學問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三個層面出發,系統地分析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科學方法和具體策略。
關鍵詞: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受應試教育等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多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一味地運用灌輸式的策略和方法,忽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探究,結果卻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和數學教學的低質低效。對此,每個高中數學教師都應當從根本上革新思想觀念,結合現實學情去推進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最終才能不斷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巧妙設置數學問題,引領學生思維發展
思維是數學的靈魂和核心,問題則是思維的啟發點和活躍點,所以問題的設置和提出是數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對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轉變課程知識傳授的落后傾向,全面地研讀數學教材課本,從中找出重點、難點和要點知識,以此為基礎來設計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啟發性問題,并找準教學時機來向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實現懸念情境的合理創設,引發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和認知層面的矛盾沖突,促使學生主動發散思維來展開對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和探究,深入到知識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去,實現學習深度和效度的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授《指數函數》時,本節課程的內容具有較強的探究性,對此,筆者在課堂中設置了課堂提問環節,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們的學習思維。課程開始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們對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學習,初步了解指數函數的性質,然后,筆者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獨立思考問題,鍛煉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待學生們完成探究后,筆者會讓學生們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根據學生們回答的答案,筆者可以了解到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們出現的問題,筆者會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進行強化。這樣,筆者通過巧妙設置數學問題,引領學生思維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模式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相互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差異和不同,然而傳統觀念下教師卻忽略了這一點,只是運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式方法,導致學生間差距的不斷擴大。針對這種情況,高中數學教師要堅持并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對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水平、思維層次、知識結構等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此為基礎來將他們分成優、中、差三個不同的層次,制定出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提出差異化的教學要求、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等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適應性的發展和進步。
例如,在教授《橢圓》時,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在高中階段已經出現了分層,對此,筆者實施了分層教學模式,針對學習差距較大的學生進行優化。課程開始前,筆者會先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水平將學生們分成了A、B、C三個層次,劃分好層次后,筆者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會來布置不同難度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程的學習任務。在分層教學中,筆者會更多的照顧C層學生,縮小學生之間的學習差距。這樣,筆者通過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模式,滿足了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加快學生知識理解
信息技術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產物,具有語言講解、黑板板書等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和作用,可以通過刺激學生的感官來強化學生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真正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教學能力,善于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來輔助數學課程教學,將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圖片、動畫、視頻、聲音、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呈現出來,創設出直觀且形象的教學情境,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優化學生感性認識,促進學生思維的過渡轉化,加快學生知識理解。
例如,在教授《雙曲線》時,本節課程的內容涉及到一些圖像,所以,筆者引入信息技術展開教學,通過信息技術來拓展本節課程的知識資源。課程開始后,筆者先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展示幾組圖片,讓學生們直觀了解雙曲線的性質,然后,筆者再帶領學生們深入探索本節課程的內容,并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
四、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知識源于生活最終也將運用到生活當中去,數學知識更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將這種聯系延續到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將生活作為教學的出發點,主動觀察、挖掘和搜集與學生生活經驗、實際體驗相關的案例和素材,將其與相關的數學課程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以拓展教學的思路和范圍,實現生活化教學情境的還原和創設,促使學生深入都熟悉的氛圍中,感受并體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豐富學生的情感態度體驗,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等比數列》時,筆者先引出生活中的現象,通過生活現象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初步感受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隨后,筆者再深入展開教學,通過生活元素來豐富學生們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
總而言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最為基本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同時也是現階段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所以,作為合格的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明確自身所承擔的職責和使命,端正教學的態度、觀念和思想,結合現實學情來全面推進巧妙設置數學問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利用信息技術教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等創新策略的實施運用,從而助力數學教學的轉型升級,最終全面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錦森.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5):230+232.
[2]郝戈.新課標下關于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黑龍江科學,2017,8(15):120-121.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鐘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