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議題式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主張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僅要盡力提高教學的水平,而且要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的素養,提升學生學習的思維層次,旨在深化現代環境下教學的層次性,提高學生提高對知識的內化吸收能力及外化落實能力。而這種教學方式開展起來相對較難,不僅需要教師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且需要學生課堂的高度有效配合,在課堂雙向有效互動下才能做到。在思政課教學中,議題式教學的開展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思政課的議題式教學在課程中的運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他們在學習之時塑造知識體系。
【關鍵詞】 高中政治課堂? 議題式教學? 教學理念? 核心素養
有效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發展,課堂的有效教學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議題式教學作為現代新教學方法背景下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在高中階段,運用較多。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政治越來越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也為政治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這種議題式教學在高中階段的思政課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也能夠促使學生繼續將課堂所學知識深化提煉,對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來說,是相對有效且能夠符合現代教學的主旨的。而教師如何將其應用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則是十分重要的。
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助推課堂新教學
高中階段的教學重在于教學理念的更新與施展,而現下,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不僅讓學生掌握課堂所講知識,且在課堂內及時轉化吸收知識,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在新課改以前,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過程主要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單純講授課本知識,不重視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教學,也很少將注意力放在對于學生知識吸收理解的檢測,學生對于思政課本上的知識也只是單純的記憶,沒有吸收轉化知識,更不用說對于思政知識的運用轉化。教師需要注重教導學生對于思政課堂所學知識的轉化運用,教師在講授課程之時,應當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助推課堂新教學,主抓議題式教學的特點,從引導學生思考應用解決問題的角度來進行思政課教學,并將相關知識貫通到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之中,讓學生享受到議題式教學帶來的成效。
例如,教師在教授到高一階段有關進出口匯率變化對于日常生活的消費生產行為的影響之時,由于學生現階段處于求學時期,對于生產消費的行為選擇較難理解,因而對于思政課本中有關匯率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的闡述難以轉化為自己能夠吸收消化的內容。教師可以因勢利導,確定相關議題,把抽象的匯率變化知識與學生的日常接觸事宜相聯系,通過組織活動型的議題探討,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理念,在教學中推進課堂教育模式的新轉變。對于學生來說,人民幣若是兌換成美元的匯率提升,人民幣幣值提高,則相同數額的人民幣,可以換到更多的美元,這時候外出留學相對學生而言是有利的選擇;而同樣的,匯率的變化對于生產的影響也很重要,匯率提高,購買外國產品有利,對于企業來講,購買國外的生產要素會相對便宜,但是對于以出口貿易為主的企業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通過聯系實際,讓學生掌握知識,這是議題式教學下教師需要做的,也是落實這種教學方式的一種有效方法。
二、課堂互動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課堂的互動教學是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學過程中的實際課堂教學施展的落實要求。但對于思政課程來說,互動式教學相對較難,因為教師即使不是單純地輸出知識,而是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對于課本課后題目的思考,也只是停留在從書本中去尋找答案。學生一般認為思政課是一門枯燥且無聊乏味的課程,無需思考,只是在考試時候將課本內部分對應的知識往卷上填寫即可,在課后一般很少與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這就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對于主動探討問題與思考問題的能力的提高。對于此種現象,教師可以通過思政課教育的議題呈現方式,來引領學生進行討論式的探究學習,在課堂有效教學完成之后,指導學生爭取利用好閑暇時間來對課堂所學做思考匯總,如建立思維導圖等。
比如,可以問學生,高中階段的思政課本中,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作答,以及對應的做法是什么。教師可以先做答題的示范,后引導學生,對議題進行小組討論,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思考分享進行指引點評,糾正其不足與專長的地方,以此來形成課堂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三、借助新手段,引導思維突破
在新教育環境下,教師要善于挖掘新素材,借助一定的手段,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實現新突破。教師要在課堂中將豐富的內容材料進行匯總表達,就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而新媒體信息則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中短暫的時間內接收豐富的信息。新媒體信息憑借其迅速有效,在教學中被廣泛運用,教師在開展思政課教學中也可以引入該手段,來實現信息的快速獲取,使教學更有效率。
例如,在關于對外來文化輸入的看法及其思考時,要善于歸納現有豐富充實的課程素材,來補充課堂教學內容的充實性,然后總結課本教材知識,比較匯合之后形成觀點,對學生進行開放式教學,來打破學生一直以來的依賴固定答案的習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隨著新的教育要求來形成素質教育所需要的思維突破性特點。
總結:議題式教學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它與傳統教學有所不同。新課改背景下,授課更加偏重于課堂教學的創新和思維批判性的培養。而現代化教育環境下,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科的課堂教學也注重開展議題式教學,教師會更加看重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助推課堂新轉變,并努力實現課堂互動教學,來提升教學效果,同時,借助新手段,引導學生思維突破,通過這些手段來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黃祥克.新課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廣西教育,2017(34).
[2] 孟炳忠,尹海云.思想政治課教學議題設計的策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19).
[3] 郝永君.高中政治實施議題式教學法的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18(19).
作者簡介:陶鵬琳,1993.10,女,漢,浙江武義,本科,中學二級,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