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教學中,地理學科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翻轉課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其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先介紹了翻轉課堂的概念以及作用,然后提出了幾點應用翻轉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06-0253-02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認真講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同時還需要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過程,讓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一、翻轉課堂概述
翻轉課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則是教學主體。翻轉課堂指的是利用信息技術,顛倒課下完成作業、課上進行知識講解的模式。在翻轉課堂中,需要讓學生在課下閱讀學習資料、觀看教學視頻,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中,學生需要鞏固提升,與他人溝通和交流。學生需要在課余時間完成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構建出良好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養。在課堂中,學生需要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學習,這可以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這有助于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實到位。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激活學習熱情
在傳統地理課堂中,很多學生都缺少學習興趣。但是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在上課前,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制作教學視頻,并將其上傳到微信、QQ等平臺上,學生需要利用空余時間學習這些知識,并記錄下自己遇到的問題。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溝通和交流,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而這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傳統地理課堂中,教師占據著主體地位,課堂氛圍較為緊張,很多學生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真正暢所欲言,從更多的角度感受和體會地理所具有的魅力。翻轉課堂可以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次數,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師生共同探究地理知識。
(三)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需要教師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設計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下完成自主預習[1]。通過預習,學生能準確把握教學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在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在完成自主預習后,學生可以自行完成課件中的練習題,從而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在上課前,教師需要利用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準確把握學生未能掌握的部分,這樣才能更具有針對性地教學,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翻轉課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靈活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
高中地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提前設計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2]。在翻轉課堂中,教師需要轉變自己與學生的定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中,學生需要明確各自的分工,表達自己的想法,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走下講臺,深入到學生中,與學生一起學習和討論,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教學方法。在完成小組合作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行思考解決。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真正實現查缺補漏,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
如在教學“常見地貌類型”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3]。之后,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各個小組需要了解常見的地貌類型,了解這些地貌類型所具有的特點,并進行討論和研究。教師需要參與學生的討論過程,為學生解答疑惑。同時,教師還需要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如“我國北方地區是否也存在大面積的喀斯特地貌?為什么?移動沙區是如何移動的?青島的金沙灘屬于什么地貌?河谷是一種較為典型的河流侵蝕地貌,它是如何一步步發育成熟的?”學生需要在小組中認真討論這些問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答案,而教師需要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為學生提供與問題相關的資料,既可以是文字資料,也可以是影視資料,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
(二)運用微課教學法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翻轉課堂,認真講解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4]。翻轉課堂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圍繞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制作微課視頻。教師可以將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學生需要提前了解重難點知識;在課上,教師需要運用教學視頻開展教學,逐步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在課后,學生可以自主觀看微課視頻,反復觀看未能掌握的地方,直到自己能完全理解。
如講解“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這一課時,教師需要明確該節課的重難點:第一,城鎮內部的主要功能區所具有的特點以及分布規律;第二,鄉村與城鎮空間結構的影響因素。在微課視頻中,教師需要先導入新知識:“城市中具有很多逛街購物的場所,這些場所通常分布在哪些地方呢?為什么會分布在這些地方?農村中也有購物的集市等,它們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大圩古鎮的相關資料,并鼓勵學生思考:大圩古鎮商業街的空間格局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在哪建設公共服務設施才能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大圩古鎮屬于聚落中的哪一種表現形式?聚落是什么?之后,教師還要為學生展示鄉村與城鎮的圖片,鼓勵學生進行對比和分析,學會區分鄉村與城鎮。利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將復習專用的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上,供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逐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
(三)調整評價方式和方法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需要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既要了解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學生正確、全面的評價[5]。高中生所具有的地理素養不僅與其學習成績存在關聯,還與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表現性緊密關聯。成績并非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地理課程,并將其劃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分別是教師與學生的課堂討論情況、教學過程以及資源評價,并采取多樣化的評級方式,包括教師與學生的相互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翻轉課堂中采取多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優勢,更好地提高和完善
自己。
(四)課后拓展與延伸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課前準備、課上教學,還需要做好課后拓展與延伸。在完成每節課的教學后,教師都需要進行總結與歸納,復盤教學過程,了解該節課的翻轉課堂設計與編排是否足夠合理,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針對教學內容中較為重要且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教師需要進行適當拓展和延伸,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掌握知識。教師還需要查缺補漏,補充更多的地理知識,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此外,教師需要精心制作復習視頻,并將其上傳到微信、QQ等平臺,使學生可以隨時觀看視頻,學習地理知識,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逐步夯實基礎。
如教學“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這一課時,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復習視頻,并明確復習視頻的重點和難點,即環境問題的概念與分類、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在完成這些內容的復習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個地區或國家的信息,讓學生從多種渠道了解這些國家或地區面臨的環境問題,了解環境問題的類型與帶來的危害。利用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
總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認識到翻轉課堂的重要性,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幫助學生構建出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地理知識的內涵,學會靈活利用地理知識,鍛煉自主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微課視頻,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轉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定位,最終實現學生地理素養的穩步
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富強.高中地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試題與研
究,2020(19).
[2]王興葛.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3).
[3]熊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導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
[4]蘭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交際,2019(4).
[5]許明鵬.談高中地理翻轉課堂的有效開展[J].青少年日
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
【作者簡介】
裘顏竹(1996~),女,漢族,吉林遼源人,吉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地理)專業2018年級在讀研究生,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