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學科實用價值很高,工具性很強。人們從實踐中不斷提取很多數學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小學生的成長與數學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是十分有限的,接受知識的能力更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教師用以往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學生,課堂效果就不會很高。若想要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理解,加深鞏固,更好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讓數學課堂教學具有創造性、實用性、科學性、趣味性,農村小學教師應當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開展數學教育活動。
【關鍵詞】情境創設? 鄉村小學?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6-0125-02
一、情境教學的含義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中的描述,進行場景的再現與還原,并結合良好的、生動的語言,以及背景音樂的情感渲染,設計教材中描述的情景表演,能夠讓學生保持真實的情境,提高學生對情境的反應能力。情境教學的創設可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慧,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情境化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不僅是抽象的,而且是邏輯的。數學給學生的印象是枯燥而難以理解,因此學生在提出問題時會有感覺。為了盡快解決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枯燥無味、干巴無趣,教師缺激情,學生不合拍,有勁沒處使,難談質量事的現狀,很有必要改變小學教育的方式。創造以生活為導向的教育環境可以緩解上述問題。生活情境教學主要是將生活意境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對數學內容進行很好的思考。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情境進行還原、回放,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必要時為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會在良好的學習氛圍的感染下,對學習釋放更高的熱情,更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內容當中。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并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舉個例子,我在教一百以內的加減法時,平淡的內容講解會讓學生很容易感到乏味甚至疲勞。但是,教師如果進行一個像是小賣部買東西一類的生活化情境的構建,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將課堂知識生活化、趣味化,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可以參與商品價格的商榷,購物方式的設想,商品種類的選擇等等。通過這種方法,讓課堂教學能夠有更活躍、更豐富、更寬泛的課堂學習氛圍,并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
(一)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知識面太窄,認知水平低,觀察思維能力尚在幼稚階段,對事物的感知能力還未健全,對一些抽象數學概念,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但這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若能夠加入到學生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理解起來會相比傳統的講授方法來說容易很多,學生也能夠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進行靈活運用,以達到整體數學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教師正在學習一門理解鐘表的課程。數學概念包括分針、秒針、時針,分針轉一圈是多少,秒針轉一圈是多少,時針轉一圈是多少;時針、分針、秒針三者之間有什么關聯等,如果學生對時鐘知之甚少,學生在聽這些單詞的過程中就會變得難以理解,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將鐘表帶到課堂,放在講桌上,讓學生感知時鐘,隨時觀察,隨時互動,隨時分辨。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都能充分了解鐘表時針、分針、秒針的位置,了解時針轉一圈,分針轉一圈,秒針轉一圈各是多少。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健康成長、發展打下扎實基礎。
三、情境教學法在鄉村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樹立良好的情境教學觀念
二十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歷,師生受到應試教育的挑戰,注重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學生對考試重點和知識點的掌握,教育形式還培養學生的算術記憶,忽略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特別是農村小學受教育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教育設備和硬件設備就那么幾臺,還存在缺陷,學校沒有專業維修師,設備有毛病也不能及時維修,要從縣城請人往返得幾天,有時半個學期不能使用。即使修好還時不時停電,正常使用的時間少之又少。教師由于少,課程多,走不開沒能去外面參加培訓,有的不能熟練操作教學設備,害怕使用設備,干脆不用設備,致使設備閑置,學生無法共享教育資源,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沒有得到充分傳播,小學數學課堂的教育效果和質量難以提高,對情境教學模式沒有正確認識,備課不動腦子,課前無準備,西瓜芝麻胡亂抓,教學思路不清,過程混亂,情境教學得不到落實。直到數學被教給小學生,小學生才能初步了解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數學技能,取得好成績,擁抱光明的未來。意境和教育環境激發了小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能力,提高了小學生的操作能力,并激發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以及急于理解掌握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善于創設情境,大膽勇于創新。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一切真知灼見都來自實踐,理論的指導固然重要,為檢驗理論存在的價值唯有通過實踐。點點滴滴的積累,認認真真的梳理歸類,“經驗”的提煉達到一定高度,這就需要毅力和耐心,境界和素養。教師不斷的創新,為情境教學奠定扎實基礎。
(二)提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手段是將聲、形、像、文結合起來,將學生的各個感官全部調動起來,通過對學生的各大感官的沖擊,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效率。多媒體教學很好地幫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充分利用多媒體可以把教室有限的、干枯的空間變成無限的意境和寬闊的情境,給學生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學的直觀性得到淋漓盡致體現,語言的形象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突出。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記憶更為牢固。比如在小學教材中講授“認識物體和圖形”一章時,小學數學教師將情境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育相結合,將包含這些對象和圖形的圖像下載到網絡上,并推廣三維動態圖像。利用投影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可以突破教學難點;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可以使知識網絡化;可以提高學生理解這些對象和圖形的能力。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小組數學活動。教師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進行4~5人的分組安排。之后教師通過播放多媒體照片,引導學生說出圖形的對應名稱。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給學生所在的小組加一分。游戲采用的是搶答的方法,搶答出正確答案則小組加一分,反之則不得分,最終根據小組的總成績得出獲勝隊伍,教師對這一小組進行獎勵。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對情境教學有正確的認識,認真研究分析環境教育模式,創新適合農村小學生現狀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小學生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小學生年紀小,經驗少, 對生動活潑的事物感興趣,有趣又新鮮。特別是與城市小學的學生相比,農村小學的學生沒有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可能性,無法理解。根據小學學生的現狀和特點,教師創造有趣的教育環境,激發小學生對生活中數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們更想學習數學,更愿意學習數學,主動學習數學。并且,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保持新鮮感和探索欲望,以此保證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師可以多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話題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
(四)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也要適應教育的需要,運用應用創造充滿問題和懸念的情境,鼓勵小學生思考和探索問題,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確保小學數學教學能有更高的質量。在進行教學時,不應將學習內容的答案直接交給學生,而是通過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自主思考和學習內容的探索。教師應結合自己學生的學情,構建適合本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知識的平臺,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積極進行問題的思考,并能夠更投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在平等、互動、互助的平臺下成長。教師要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程中,要注意提出的問題情境要適合當前班級內學生們的數學知識技能水平,并進行小組學習等多種方式的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不斷思考,鍛煉自主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數學知識技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結束語
數學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而農村一些學校的條件有限,需要教師多進行思考和生活素材收集,為學生在課堂上操作、演練做準備。讓數學教學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感受到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師要不斷思考,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快樂地學習,擁抱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方曉月.情境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中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8):96-97.
[2]李德康.情境教學法在農村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寫算,2019(17):150+152.
[3]司軍.新課標下農村小學生數學情景教學的有效創新研究[C].教師教育論壇(第五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4):18-420.
[4]王應軍.試論新課標下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有效創新[J].讀寫算,2019(11):7.
作者簡介:
何芳芳(1982年-),女,漢族,甘肅武山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