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新時代下教育方針與社會需求中,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學生成長規律,需要借助新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來幫助學生提升獲得感,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價值取向,以此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對遵循成長規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獲得感提升路徑進行研究分析,旨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獲得感進行詳細闡述,從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關鍵詞】成長規律?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獲得感? 提升路徑? 研究分析
【基金項目】湖北科技學院 2020 年度學生工作研究課題重點項目:“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下的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構研究”(項目編號:2020XG006)。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078-0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需要遵循大學生的成長規律,關注大學生的獲得感的提升,讓大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能力獲取上,以此滿足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設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上,需要不斷提升教育能力與水平,以此滿足時代的教育需求。在大學生獲得感的提升路徑上,跟隨學生的成長規律,針對其個性與特點開展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為大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一、大學生獲得感
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其作為意象系統性工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升獲得感,主要是學生的知識、情感、意志以及行為進行優化,即優化學生的知識獲取過程,優化學生的知識感悟與思考,優化大學生的道德與行為,優化教育的實踐形式。大學生獲得感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下得到相應的滿足感,以符合大學生成長規律的教學形式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質量,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創新改革
在我國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重點提升學生的獲得感,以此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實踐性。因此,在當前的形勢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根據時代發展而進行創新。例如,針對互聯網新時代,高校大學生需要重視思想政治的微教育,重視互聯網信息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同時在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從而化挑戰為發展機遇,以此來提高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高校大學生的需求
在當前我國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中,由于全面教育的提高,我國高校大學生對于學生的擴招,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與素質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樣,在高校大學生的教育中,學生的文化底蘊有所欠缺,學生的心理素質相對薄弱,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價值觀念不足。在高校大學生的成長規律下,提升學生的獲得感,以此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三)學校重視力度不足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也來源于院校本身。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不足,再加上現有的教學主要以專業技能為主,對于學生的獲得感的重視力度不足,從而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質量。因此,在現階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以學生成長規律為起點,通過提升獲得感教學模式的創新,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相關規律分析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感的相關規律主要涉及到期待與認知、情感與傳遞、意志與堅守以及踐行于反饋。其中,期待與認知的規律作為大學生成長規律下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教學的基礎,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期待教學上進行感知,以此實現相關知識的教學,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感;情感與傳遞作為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助于滿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現實需求,幫助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轉為內在發展需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共鳴;意志與堅守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基礎保障,其教學育人意志是提升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基本保障,通過引導學生形成問題分析習慣,從個人在獲得感的提升上形成深層次的意志堅守;踐行與反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提升的重要路徑,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通過教學實踐的開展,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獲得感的培養下獲得學習愉悅與滿足感。
四、基于成長規律下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獲得感的具體路徑
(一)堅持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感的提升,需要始終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引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校大學生的重要思想驅動力,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自主參與到精神文化價值觀建設當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影響下,學生能夠實現以中華建設和民族崛起為主要前進目標,讓學生成為民族發展建設的核心力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夠幫助學生的價值觀和社會建設民族理性有效地結合,從而培養高校大學生的使命感,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認同民族思想。通過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用,以此來不斷鼓舞學生,能夠得到價值觀情感激發,創造符合社會主義學生思想建設的重要創新。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利用本身的巨大思想魅力和內涵來幫助學生凝聚重要思想建設的內驅力,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基礎[3]。
(二)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感的提升,需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和綜合品質為核心,借助教師改善教學體系,有助于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與理解。同樣教師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內涵,從而在不斷的學習中,能夠將傳統文化修養轉換為自我理念。將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融入到教學體系改革當中,以此提升大學生的獲得感。同時在科學的教育手段運用上,有效地引導學生,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植入到大學生的認知中,幫助大學生實現正確價值觀的建立,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精神層面的保障。傳統文化的滲透教育,不僅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獲得感,同時也符合大學生知識、情感、意志與行為的發展規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助于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建設[4]。
(三)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感的提升,需要加強隊伍的建設。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僅需要完善教師聘任制度,引進高素質人才,同樣也需要加強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促進思想政治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5]。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以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和綜合品質為核心,教師能夠改善當前的思想政治教學體系,有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提升。同樣,教師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樣通過改善后的教學體系和教師綜合能力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有效的引導,從而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助于學生的精神面貌建設,確保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具備針對性和實效性[6]。
(四)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獲得感的提升,需要重視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借助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同樣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與環境有效結合,積極拓寬校園文化教育領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保障。同樣在新時代的高校教育當中,需要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不能夠一味追求技能型人才,需要重視學生的精神面貌建設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觀念,從學生的實際發展出發,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下,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7]。
同樣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優化獲得感的提升研究,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特別針對建校歷史較短,文化氛圍不夠濃,文化底蘊不夠深厚的情況,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園文化顯得尤為重要。獲得感的提升需要根據高校學生的特點和接受能力,設置一些和學生密切相關又非常有吸引力的講座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文化觀。并利用高校特有的教育環境進行大學精神、校園環境、寢室文化、班級文化、網絡文化等教育宣傳,實現高校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滲透,建立高校學生的“文化自信”,以此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提升[8]。
(五)加深思想政治教師的教育考核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加深思想政治教師的教育考核,優化教師的實際考核機制。借助于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本身具備的物質需求和思想意志需要,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觀為基本,提高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和自我覺悟。因此優化高校的思想政治考核機制,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來將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與學有效地結合,激勵高校學生在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優化自我的價值觀。將新時代教育體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機制中,實現考核機制的科學化和有效化,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能夠全面健康發展。
五、結束語
由此可見,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需要高校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中,深化大學生獲得感的認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以此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因此,在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需求下,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我的精神覺悟和綜合素質,讓學生的獲得感得到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建設價值,保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時代的需求,為中國的社會建設提供堅強的后盾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守連,張星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的心理機制和提升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4):85-87.
[2]楊瀟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21.
[3]張世偉.接受理論視閾下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21.
[4]張敏.媒體融合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提升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21.
[5]劉明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21.
[6]朱宏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提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1):115-119.
[7]徐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路徑優化的實證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21,36(1):14-16+84.
[8]雷志佳,夏小華.遵循成長規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獲得感提升路徑探索[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20,20(2):1-5.
作者簡介:
金偉(1982年6月-),女,漢族,湖北赤壁人,碩士研究生,湖北科技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分團委書記,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