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珍
【摘要】在社會高速發展,教育事業持續進步的背景下,教育領域也面臨著更高層次的要求。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學生的綜合和全面發展,而不再是以考試成績和學業成績為主。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應該聚焦核心素養。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教學的開展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高效課堂得到構建。【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生物? 高效課堂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1 年度漳浦縣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立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課題立項編號:ZPKT20217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9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2-0110-02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無論在哪一課程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都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和任務。因此,在現階段,初中教師在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應該迎合時代發展,重視核心素養的滲透,讓課堂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更加高質高效,推動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全面的增強,讓學生可以在局限的課程當中收獲更加多元的發展與成長。
一、生物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所謂的核心素養一般情況下就是指,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滿足社會和自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質,是現代教育在開展過程當中的重要導向[1]。能夠讓教學的開展面向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值得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密切的關注。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抓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和契機,實現核心素養的滲透,讓教學的開展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達到理想中最佳的課程教育構建效果。在不同的學科當中,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在生物學科當中,核心素養主要可以劃分為四個方面,分別為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以及社會責任,是教師在核心素養滲透過程當中的主要方向,真正的實現對學生全面和綜合發展的帶動。
二、初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價值
(一)促進個性發展
核心素養在滲透的過程當中,教師會在教學當中為學生創設一個更為開放和自由的氛圍,讓學生在知識探究的過程當中展現參與性和主體性[2]。在核心素養重要指導下,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對學習時間自由選擇,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探究都能夠變得更加深入和全面。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產生興趣愛好,對于學生的自主、個性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助力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在開展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而在生物教學當中,核心素養的滲透與這樣的目標則不謀而合。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能夠在學科教學中結合學科的特點和特質,來對學生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積極的進行培養。這樣就能夠讓教學的開展不再局限在知識和技能上,而是教學眼光更加長遠,注重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這樣就能夠有助于學生的全面和多元化的成長與進步,達到理想中最佳的課程構建效果。
(三)展現學科價值
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當中的積極滲透,也能夠對學科價值不斷的進行展現[3]。在初中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具備著較強的實踐性。在核心素養的培養,在能夠讓教學方式和形式更加多元,鼓勵學生在實踐探索當中全面發展,為學生后續的生活以及學習奠定有效基礎。這樣就能夠更好地在學科體系當中將生物學科的價值和作用充分的展現出來,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良好的助力。
三、初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對策
(一)轉變教育思想,構建核心素養
在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要想使得核心素養落實到位,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首先應該追求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應該將教育的眼光放置得更加長遠。這樣才能夠為教育行為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教育效果。[4]例如,在新時期的背景下,身為一名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能固步自封,應該迎合時代發展,對一些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積極的進行融合。比如,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應該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讓教學開展助力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在日常,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對以生為本這樣的教育理念積極的進行滲透,和初中生當前的認識規律和思維特點相契合,積極地推動教學的開展。通過這樣的方式帶動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發展,能夠為后續教學的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二)基于教材內容,培養生命觀念
在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當中,生命觀念是占據首位的。生命觀念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對生活當中的生命現象和基本屬性、生命之間存在關系等等充分的形成認識和想法,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所以,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可以立足教材內容,對多元化的內容進行挖掘,在無形當中帶動學生的生命意識和觀念得到積極地構建和樹立。例如,在講解“人的生殖”相關生物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人類的生殖系統,讓學生對生命的起源進行充分的感受,感受到受精卵形成的幾率以及生命是如何從受精、發育以及分娩的環節才能得以降生的。讓學生可以對生命的珍貴和來之不易充分進行感受。在后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拜訪自己的媽媽,對出生過程進行充分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增強感恩意識,懂得珍惜生命,有助于學生在生命觀方面的樹立和完善。
(三)探尋本質規律,形成科學思維
在核心素養的引導下,教師也應該引領學生對知識的本質和規律積極地進行探尋,在無形當中有助于學生科學思維的構建。在傳統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的引導方式是比較陳舊和單一的,導致學生的思維陷入到固定和模式化的僵局當中,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不利?,F階段,教師也應該積極地改善這一情況,應該帶領學生探尋知識的規律,讓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構建。例如,在講解“人的性別遺傳”相關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家庭劇當中有關于“一兒難求”的片段,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觀看,實現氛圍的渲染。在后續,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積極地進行引導“你認為孩子性別究竟是由誰決定的?是由孩子的母親來決定的嗎?”讓學生在后續投入到猜想的論證當中。在后續,就可以對任務進行驅動,先讓學生對于男女不同的染色體進行異同點的分析,讓學生得出決定因素。在后續,引導學生在受精過程中對性染色體的不同組合進行模擬,讓學生對生女生男概率進行統計和計算……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趣味游戲和影視作品的結合,帶動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和發展。
(四)結合生物實驗,引導科學探究
在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生物實驗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科學探究中,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一個活躍的狀態。所以,在現階段生物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投入到實驗探究中,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實現科學探索。例如,在講解“草履蟲”的過程當中,在探究草履蟲對于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時,教師就可以先進行問題的設定。比如草履蟲受到的外界刺激通常是什么?怎樣面對草履蟲來施加外界刺激?對于草履蟲的反應應該怎樣觀察?你能猜測一下草履蟲在實驗中可能產生怎樣的反應?說明什么?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在后續,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操作當中,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對于實驗過程進行記錄,對猜測進行驗證,使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的收獲。
(五)密切結合生活,生成社會責任
在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當中,社會責任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密切的聯系實際生活,來對學生當前的社會責任意識進行培養,在無形當中有助于學生三觀的構建,讓教學的開展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日常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貼合實際生活來對諸多的社會問題積極的進行引入,讓學生能夠不斷地思考。比如,在講解鹽堿地、全球變暖、酸雨、霧霾、生物植被破壞的相關知識點時,都應該讓學生對人類當前的一些錯誤行為進行反思,讓學生對于環境的保護以及資源的節約出謀劃策。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當前地球的現狀,讓學生懂得應該從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關愛環境、關心民生、關注社會,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責任感得到生成,有助于核心素養在生物教學中的滲透。
(六)有效構建評價,助力全面發展
教學開展中,為了更好的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也應該對全面評價積極地進行構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教學的開展變得更加高質和高效。例如,在生物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一方面,教師應該將更多的評價標準放置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上,讓學生能夠在核心素養的帶動下獲取到更加全面和綜合的發展。另一方面,應該對評價形式進行轉變,鼓勵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師生互評等等。這樣就能夠使得評價工作在開展的過程當中變得更加具備價值和意義,有助于學生生物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增強。真正的為核心素養的落實和培養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無形當中實現對學生全面和綜合發展的積極帶動。
總之,在初中階段生物教學實際開展的過程當中,重視核心素養的滲透,推動課程教學高效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無形當中更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讓高效高質課堂得到構建。在這其中,主要可以通過核心素養的滲透,促進個性發展、助力全面發展、展現學科價值,從而真正的實現教學的完善和優化,達到理想中最佳的高效課堂構建成效。
參考文獻:
[1]李洪星.淺談中學生物主題式教學中主題的開發[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1):280.
[2]黃廣慧.立足高中生物學課堂培育生命觀念[J].生物學教學,2021,46(1):18-19.
[3]劉憲貴.生物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科核心素養上大有可為[J].人民教育,2021(1):79.
[4]袁榕.基于生物核心素養的綜合實踐活動初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