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靜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部分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和低效的學習效率,一直是教師非常頭疼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學生的成績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改善,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找到學生被動和消極的原因,并結合原因制定對應的措施,讓學生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在積極努力中,勇敢克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開展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才能不斷推動我們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2-0103-02
一、引言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基礎上,教師教學工作的設計、安排必須考慮學生這一中心主體,是否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否實現了教學工作的積極改革。所以教師必須在自身身份的轉變上,指導能力的發揮中,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教學工作,讓學生可以建立良好、專注的自學能力,展開更深入的學習。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教師也要看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可以在正確學習方法的掌握中,積極性的激發中,更主動地探索數學這一學科,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習熱情
學習興趣的建立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學生以一種被動的狀態展開自主學習,那么效率極低,甚至還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從而在惡性循環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很難提上去。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從課堂氛圍的積極構建中來調動學生的心情,使他們可以建立正向的學習態度,這對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對于教學氛圍而言,師生關系的和諧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中心地位凸顯的情況下,教師也要對應地調整自己的位置,從過去“傳授學生知識、教育學生成長”轉變為“指導學生進步、與學生合作前進”。如在“分數除法”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開放性探究學習,而自己則定位在輔助作用的發揮上,如幫助學生認識倒數、解釋分數除法的相關計算方式等,以更加理性、更加全面的講解補充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展開合作學習,在一起探討,一起推進教學流程的基礎上,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如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可以合力總結本章節的學習內容,整理分數除法的幾種不同形式,這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十分有效。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靈活化,摒棄過去一成不變的教學狀態,在教師不斷創新,不斷變化的同時,學生才能夠體驗到更多學習的新鮮感。如設計數學游戲活動,展開角色扮演,構建生活化情境等,都能夠使師生共同參與進來,打造新時代的新課堂,推動學生積極學習。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問題意識
在當前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對于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愈發看重,而自主學習又與創新品質的培養息息相關。在學習中,問題的存在是驅動學生積極探索、學習知識的關鍵,所以學生必須有發現問題的意識,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夠在化解問題中,掌握知識,建立良好的個人能力。所以教師可以以多樣方式來展開懸念情境設計,如問題探究、游戲活動、故事背景等,讓學生從被動的狀態調整為主動的狀態,建立主動探究的興趣。
以“圓”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來展示一些關于圓的多樣圖形,如常見的圓或是關于圓的物體等,讓學生觀察圓有怎樣的特點,并展開探討。教師也可以利用圓規畫出一個圓的圖形,就畫的過程,學生展開觀察,可以探究其中的特點。如每一個圓中間都有一個圓點,這個點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是相等的,統稱為圓的半徑。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所觀察出來的特點,進行對應的總結,那么也就可以引入本章節知識的教學。另外,觀察、探討的過程也可以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觀察能力,進而展開積極的探究學習。其次,在之前的正方形、長方形的學習中,我們學過具體平面圖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那么該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教師可以在介紹過圓的基本屬性后,由學生來進行猜測,在議論和探討中,使學習狀態更加積極,更加高效。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導入部分的內容設計,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更有動力,更有自主性。
四、引導學生學會建立學習目標
首先,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來設定學習目標,讓學生對自主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體的規劃,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如對于“百分數”這一章節知識的自主學習,首先要設定預習時間,其次要設定具體的預習目標。如對百分數的相關知識要在半個小時內來完成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需要了解百分數的概念、定義,能夠通過閱讀理解基本內容,并可以有效解決教材中的基礎練習,使學習更加高效。其次,學生也要在學習中多加探索、多加實踐,能夠逐步明確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自主設定學習目標。如對于《圓柱和圓錐》這一章節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設定教學目標,然后按照對應的內容,展開自主的學習,然后由教師進行檢查。但是我們也知道學生個人能力是有一定差異性的,所以教師也要分層來進行教學考查,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情況展開積極的自主學習。如對于后進生而言,所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較多的,不僅要對所學知識有積極的回顧,也要結合新知識展開全面的預習,所以必須要引導學生學會把握時間,合理規劃學習任務。另外,教師也可以多加指導,多提供幫助,如我們現在教學所推進的課后服務,在有所側重的基礎上,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五、創建生活情境,鍛煉學習能力
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教師就要在教學活動中創建一定的生活情境,在突出學習重要性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這樣學生在生活中遇見數學問題時,也能夠積極應用自己的所學,化解難題,發現學習的價值,更有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以“位置與方向”這一章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幅我們所熟知的地方的數字地圖,如所在地區的市區地圖,讓學生結合地圖內容,說一說自己家與學校之間的對應位置,學習方位的判別等。教師也可以挑學生進行回答,看誰對方向、位置的辨別更清楚。因為這一板塊知識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在此基礎上再展開教學活動,也會更為高效,所以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多多學會分辨方向,建立良好的方向感。其次,以“負數”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學生通過課本內容的提前瀏覽和閱讀,能夠對負數這一概念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那么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生活的方向來說一說哪些情境下會用到負數,結合自己的認知來展開積極的回答,以更加開放的氛圍,引導學生做全面的補充。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是非常有效的。
六、在合作學習中展開自主探究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既可以引導學生以獨立的方式來進行自主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展開合作,以交流、共享的方式,打開學習的思路,提升學習效果。這樣學生既可以建立良好的集體意識,同時也能夠拓展學習思維,提升溝通、表達等能力,使其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
以“統計”知識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生活中的相關數量統計為中心展開合作學習。如對于家庭用水量的統計,可以以四人為一組的方式,讓學生展開實踐操作。學生首先需要就自己的家庭用水情況進行數據統計,并能夠繪制出相對的統計圖。然后在小組合作中,可以將我們的數據進行匯總對比,看一看每一個家庭的用水情況,在分析中得出相關的結論,如誰家的用水量較多,誰家的用水量較少等。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搜集國家的相關統計數據,如每年度的家庭平均用水量,讓學生展開對比,看哪個家庭有超出平均用水量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可以培養學生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另外,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也會更加全面,學生通過自由探討,可以延伸思考路徑,學習他人的優點、長處,完善自己的不足,從而學習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所以教師也要多組織一些合作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展開積極的自主學習。
七、利用信息技術展開自主學習
在當前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我們也可以依托信息技術來展開。因為當前教育工作也充分實現了線上與線下之間的配合,在線下主要以課堂活動為主,在線上我們可以上傳一些教育資源,利用教育平臺幫助學生展開一定的預習、知識的總結或習題的練習等,讓教學工作開展得也更為便利,那么學生自主能力的發揮也有空間,學習也更有主動性。
首先,教師的指導和教學幫助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教師可以補充一些學習資源,將一些課件、微課等,上傳至師生共用的教育平臺,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對應的瀏覽,將我們的知識進行復盤、總結,能夠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果,夯實學習基礎。其次,我們當前的教育平臺設置也是非常完善的,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有問題通過線上平臺進行提問、交流,滿足學生的求解欲望。另外,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也可請求爸媽的幫助,通過網絡平臺來搜集一些習題資源或是拓展課外知識的學習,改善自己學習較為薄弱的地方,優化學習效果。
八、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法是非常多樣的,主要是讓學生有充分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有動力去探索、去學習。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課堂情境的趣味設計中來展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當前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夠實現數學學習或是其他學科的學習上的積極主動,那么學生在今后的成長中也會更高效地學習知識,更有動力前進。
參考文獻:
[1]張耀華.初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2):98-99.
[2]楊振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