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月興
【摘要】基于分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本文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學習者自主有利于學生做好個性化的學習規劃,使之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其次,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與學習者自主沖突、矛盾。最后,面對“學習者自主”問題,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語法與閱讀指導、構建自主評價體系三種方式,為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
【關鍵詞】大學英語? 學習者自主? 教學理念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41-0052-02
英語作為國際交流中的一門重要語言,也是當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基礎能力,對學生的就業、創業及發展尤為重要。但是在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仍然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習慣于占據課堂中心、忽略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導致學生始終處于相對被動的學習狀態,這不僅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積極性,還會阻礙學生的英語水平與綜合能力的提升,甚至對學生未來的就業造成不良影響。可以說,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來說,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習者自主的問題,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與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素養與綜合素質。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的含義
學習者自主,其學習者便是學生,主要是指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內容,制定出符合自身學習特點、滿足學習要求的學習計劃,以此來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1]。也就是說,學習者自主,強調學生在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內容的制定及學習方法的運用、滿足自身需求的評價體系等等方面,并且展開自主性的分析。
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之中運用“學習者自主”的教學概念,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同時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與熱情,利于學生針對自身的學習特點、英語基礎水平,做好個性化的學習規劃,促使學生將主要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習英語之中,能夠調節個人的學習行為、學習方向,以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個人價值,學會學生負責自己的行為,學會自省,由此在不斷的反思、調整之中,逐漸掌握學習英語的技巧,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自主學習者,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的主要問題
(一)與傳統教學理念沖突
學習者自主在理論層面上,強調學生的自主行為,目的在于改變傳統的僵化教學模式,既符合當下教育改革的要求,又利于促進學生的未來學習與發展。但是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過于注重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書面化評價,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與熱愛。具體來說,學習者自主概念與英語教學理念沖突,通常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對學生的主動性期望高,且對教學比較樂觀,而我國的應試教育模式尚未完全取代,所以學習者自主雖強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自主權利,可是學生卻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無法科學地分析自身自主學習的可能性,或者說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不夠明確,執行力低[2]。加之教師的個性差異、思想差異,對學習者自主的接觸與理解程度不同,造成在教學中貫徹、落實的程度也不相同,從而難以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與實際教學模式矛盾
目前,現有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是經過長期的實踐檢驗所獲得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尤其受到師生的認可。而學習者自主,需要將英語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需求相分離,但是大學的英語教學之中,教師往往對學生進行詞匯、語法及句型的講授,導致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流、英語知識應用的機會較少,所以即便是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知識,但卻無法用英語進行準確的表達,造成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也就是說,大學英語的實際教學模式與學習者自主相矛盾,教師習慣于采用單一的灌輸法、提問法進行教學,這樣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與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3]。加之部分英語教師對西方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抵觸,甚至不支持、不理解,認為其與中華傳統文化相悖,所以學習者自主的教育模式無法真正落實。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的問題思考
(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在新課程背景下,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主張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積極主動地自我探究,去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來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性。首先,學生要結合自身的英語基礎水平、實際學習情況,設定符合自身學習需求與學習特點的學習目標,能夠自主分析英語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并且科學地控制學習的進度[4]。其次,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之中,學生要根據自身的學習規律,來選擇適宜的學習方法,并且進行及時的測評、監督,能夠反饋與評估學習的效果,以此來通過自我的反思,調整學習的方向,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
因此,在大學英語的實際教學之中,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戰場,更是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積累知識與獲取技能的主要渠道,所以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原則,真正將學習者自主理念貫徹、落實到英語教學中,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課程標準,為學生精心規劃多樣化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與技能的把握,由此一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從而確保學習者自主成為促進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的重要學習方式,最終為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提供保障[5]。
(二)加強語法與閱讀指導
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來說,英語語法、閱讀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只有學生不斷地積累語法知識,借助閱讀養成良好的語言,才能更為流利、準確地用英語進行表達。因此,當教師運用學習者自主教學模式時,就要加強對學生的語法、閱讀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技巧,為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奠定好基礎[6]。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自主歸類語法知識,促使學生歸納出分散性語法知識,并且在日常英語應用中加以演繹,由此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重點、難點,確保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自主學習英語。
其次,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科學、綜合的評估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以便為學生創設特定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英語知識進行表達。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推薦與課本主體相似的閱讀材料,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促使學生通過自主的閱讀,去攻克閱讀方面的弱點、語法學習的難點,進一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與閱讀的效率。另外,教師要控制好作業的難度,可為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去自行選擇完成,可選一項或多項,亦或者全部完成,確保作業與學生的自身英語水平相符,由此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完成作業的積極性。而學生要主動與教師交流、溝通,積極地請教學習上的困難及問題,包括自主學習方法、學習方向及學習進度等等方面,以便教師及時診斷、點撥,從而為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提供支持。
(三)構建自主評價體系
在當今的現代化教育背景之下,教師要積極響應課改的政策,順應教育的發展潮流,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充分融合,為學生構建信息化的英語自主評價體系,對學生開放,促使學生能夠隨時了解自主學習的動態、成果,自主分析、總結自主學習的效果,以此來合理地調整學習的內容、進度及方向,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并為下一步的學習任務與目標進行科學的規劃,由此為學生的高效自主學習英語提供保障。
也就是說,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教育模式的運用,教師就要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功能與優勢,為學生搭建信息化的自主學習平臺,構建自主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學習平臺上及時請教教師,或者詢問其他同學在學習上的問題,以便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7]。而且,英語教師可以在自主評價信息化平臺上,實時去把握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態、學習內容與效果,以此來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教學指導與幫助,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效率,同時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動力。另外,學生在信息化自主評價平臺上,能夠進行科學的學習成績評估,綜合地評判個人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在質量與效果的評價中,逐漸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持續性英語自主學習“續航”,最終實現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可徹底摒棄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與理念,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的培養,由此保障學生的個人主體價值,為學生的自主教育與自我成長提供支持。通過英語教師樹立學習者自主的教育理念,及時調整英語教學方案、教學目標,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體性,去自主規劃英語學習的內容,確定英語學習的方向,運用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方法,實現高效的英語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1]侯斌,沈娟,史月云.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學習者自主”問題研究[J].2017(12):19-20.
[2]于飆.“互聯網+英語教學”背景下大學生自學習慣養成策略研究——以新視野大學英語教程為例[J].知識經濟, 2020(14):2.
[3]李宇笛.基于自學能力培養的大學英語讀寫譯動態過程性評價模式的革新[J].教育教學論壇, 2020(8):2.
[4]陳妍,曹秀萍.大學英語學習中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林區教學,2020(9):4.
[5]蘇怡.大學英語自主聽力學習現狀及對策分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9(3):2.
[6]曹靈美.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設計現存問題與提升路徑——以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12):3.
[7]鄭笑怡.“學習者自主”問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思考[J].青年時代,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