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敏



【摘要】練習題訓練是學生形成物理觀念,發展物理核心素養中的重要一環。因此,練習題講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有經驗的教師會在學生答題情況中發現學生知識掌握中的各種不足,在講評中加予解決。通過師生配合解決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從這角度看,練習題的講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進而掌握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一環。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物理教師在練習講評中還存在種種有待改進的地方。
【關鍵詞】練習題訓練;核心素養;物理教學
一、目前練習講評課教學現狀
筆者發現,相當多的教師對練習講評課重視程度不足,缺乏較為深入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問題:1教師完全掌控課堂講評,學生全程被動聽講,該情況下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變成教師的主體作用。教師可能自我感覺良好,但學生收獲甚微。2簡單訂正講解,即讓學生對照標準答案自行訂正,思考后將問題集中再進行講解。這種方法比第一種情況有較好的一面,教師有試圖通過了解學生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但實際上可能只有部分學生會提出問題,恰恰是那些學習較為困難的學生由于思考能力不足而提不出問題。這種講評法有意識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課堂的組織要求較高,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求也較高,并不能保證所有同學都有較高的收獲。3答卷式講解。即類似于試卷講評,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講評。正確率高的試題不講,錯誤率高的試題重點講。這種做法在前兩種方法基礎上又做了改進,但相當部分教師講解時仍包辦講解,形式單一,且常常就題論題,學生往往只能學會解決這道題目,并不能實現素養的提升。4匆忙講評,改完作業還沒有認真分析就去講評,由于過于注重時效性,教師對具體的題目和學生的情況都不是十分清楚。講評時做不到重點突出,只能平均用力。
二、習題講評課的優化策略
基于現狀分析與高考走向分析,筆者認為習題講評課應實現的優化目標為:構建結構優化的知識系統,提升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提高實戰能力和考試水平。
那么,習題講評課的具體策略有哪些呢?具體的講評策略為兩方面。學生層面應做到:立足自我,深刻自糾。教師層面應做到:準確講評,簡約到位。講評時應注意做到:典型錯誤重點講;物理建模充分講;物理方法演示講;注重題目拓展;規范展示解題。
(一)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1、掌握學生答題情況。教師首先應認真批閱學生作業,在批閱過程中對學生做題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整理和統計。適當的問題收集是針對性講解基礎。在整理和統計中發現學生犯錯的關鍵節點。應深入分析學生的思考方式,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反向推演學生的思維過程、分析過程,必要時還可以和個別學生面談處理。找出學生在物理核心素養上的不足之處,發現他們在理解物理概念、使用物理規律上的問題,找出他們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上的欠缺。
2、注意講評時機的把握。老師們往往工作熱情十足,常常連夜批改作業,然后第二天立即講評。這樣一來時效性有了,而且學生對自己的答題情況往往還比較清楚。有積極的一面。但有時學生做錯的題目并不一定都需要老師的講評,而且他們犯了錯后自己思考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如果老師能在批改完作業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反思和感悟,發現和提出自己的問題。最后由老師講評,把機會留給他們,這對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往往有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3、拆分命題意圖。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來說,如果解題時能夠把握住命題者的命題意圖往往能有意外的收獲。對于這些同學而言,他們有時能做到轉換角色,從命題者的角度出來來思考問題,把握命題人命題時所要考察的內容,根據考察的內容來解答題目,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準備時除了應準備相應的物理背景和模型方法時還應注意拆分命題者的命題意圖。以備在適當的時候讓同學體會和感悟。
(二)適時鼓勵、精準啟發、及時歸納、適當拓展
1、適時鼓勵。學習應該有“獲得感”。如何讓學生能更愉快的學習、有更高的學習興趣一直是廣大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如果能在練習講評中能適時的鼓勵同學,讓他們有學習的“獲得感”。那無疑將大大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講評過程中應多鼓勵同學,及時抓住他們的閃光點。比如對書寫較好的同學可以夸夸他們的書寫,對思路正確而中間出問題的同學可以夸夸他們的思路靈活等。同學們會在老師肯定和表揚中得到較高的“獲得感”,激起更高的聽課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2、觸類旁通、及時歸納。教師講評中應注意引導學生關注題目間的異同點,及時進行習題的歸納和總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題目描述的物理情境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自主進行適當的問題歸類。對某一類問題能形成整體的感悟。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具體可按三種方式歸納:
(1)知識歸類處理:即類似于復習時的專題進行,通過把相同知識的題目進行總結歸納。該歸類總結可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即可。比如啟發學生思考做過的哪些題目可以進行歸一處理。
比如:學生在解決轉盤類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該部分問題練習,如單個物體在圓盤上隨盤做圓周運動,再進行多個物體在圓盤上隨盤做圓周運動。進行一定的知識和問題儲備,從而形成一定的認知基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總結:首先應分析物體的運動特點,注意到物體的運動為圓周運動后應找出圓周運動的圓心,從而準備分析物體的向心力。在向心力分析中應注意向心力的來源,認清是靜摩擦力、還是靜摩擦力和拉力或其他力兼而有之。第二應該仔細思考題目的臨界狀態。對于不清楚的狀態可采用縮放的方法進行處理,比如設想角速度很大,那誰將滑走,如何滑走等。在學生對單個物體隨盤運動的運動特點熟悉后再進行拓展:那兩個或多個物體通過細繩連接后隨盤轉動時的問題如何處理?兩個物體分處同側和異側時又該如何處理。通過把同一種類型的題目集中講解和處理有利于學生模仿解題,形成解題思路從而鍛煉能力。
(2)方法歸類處理:將相同解題方法的題目進行歸類分析。如在能量類的問題中的物體系統機械能守恒問題,該類問題常以兩物體通過細繩相連運動組成。如例題1和例題2。
例題1:如圖4,一固定的楔形木塊,其斜面的傾角 =30°,另一邊與地面垂直,頂上有一定滑輪,一柔軟的細線跨過定滑輪,兩端分別與物塊A和B連結,A的質量為4m,B的質量為m.開始時將B按在地面上不動,然后放開手,讓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物塊A與斜面間無摩擦.設當A沿斜面下滑s距離后,細線突然斷了.求物塊B上升的最大高度H.
例題2:如圖5所示,質量均為 的物塊A和B用不可伸長的輕繩連接,A放在傾角為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而B能沿光滑豎直桿上下滑動桿和滑輪中心間的距離為 ,物塊B從與滑輪等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斜面與桿足夠長,重力加速度為g。在物塊B下落到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 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B的機械能的減小量大于物塊A的重力勢能的增加量
B.物塊B的重力勢能減小量為
C.物塊A的速度大于物塊B的速度
D.物塊B的末速度為
兩道例題都是細繩連接的運動物體,都應該注意兩物體各自的運動位移,高度變化,速度關系。單個物體的機械能都不守恒,對單個物體使用動能定理解題均面臨細繩做功無法處理。處理方法都可以先各自分析兩物體的動能變化,勢能變化,速度關系。結合系統的機械能守恒進行計算。將這兩道問題結合進行分析處理不但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機械能守恒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感受題目的命制方式。從而更好的形成解題方法和思路。
(3)錯誤類型歸類處理。一般可分為:①由于對物理知識遺忘,物理概念理解不到位、物理規律不理解或是理解出錯而出現錯誤。②審題出錯。物理試題的審題非常強調對題中的關鍵字詞的理解,而這也是相當多同學的薄弱環節。③出現思維定勢導致錯誤;④錯誤的物理模型;⑤數學運算錯誤等類型。
3、精準啟發,有效引導。講評過程中,教師最應注重的是引導學生探索解題思路。特別是引導學生對題中的關鍵字、詞、進行分析,挖掘題中的隱含條件;如引導學生思考題目涉及的物理知識,所涉及的物理量及相關物理規律的內涵與外延;可深入就題目中的已知物理量與所求物理量間展開聯想,注意自己所建立的物理情境是否正確,建立物理模型是否符合題目條件等。要針對能反映學生典型錯誤的題目進行精心設疑,留足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領悟到其中關鍵所在。
4、在解題中提高物理素養
物理教學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習題講評也應把著眼點放置在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上。講評課除了改正學生錯誤發現不足之處外更應注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比如可通過題目挖掘、總結里面所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加深學生對物理學思考問題方法的認識,領悟思考的實質,不斷物理學素養。再比如可以通過教師的解題的再現,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方法。
5、注重拓展。教師在講評課中應注意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絕不能就題論題式逐題講解,啟發學生要透過各種題目的表面現象來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征。還可以啟發學生發散思考;如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
(三)落實矯正,針對訓練
講評課后應及時進行反饋。反饋的依據就是學生課上反映的情況。比如對學生可能還不清楚的知識點進行及時檢查,對學生可能還沒掌握牢固的方法進行再次訓練,對學生還沒想清的問題再次疏通。有效的反饋是講評課有益的延伸,也是夯實教學效果的關鍵步驟。針對性的練習可以很好的達到上述的目的。
以上各點在具體的教學中應有機融合,整體協調。具體講評中應有所側重。則練習講評必將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意義的教學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