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
【摘要】在初中的數學課堂中需要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通過彼此之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加入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深入課堂。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課堂狀態,了解學生現階段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和思維發展方向。并根據學生的現狀,采用合適的互動方式,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互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4-0001-03
前言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課堂互動時要注意教師和學生是處于一個平等的狀態,通過課堂互動可以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同時也能讓教師更加清楚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互動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加入課堂并參與到課堂互動中,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互動的重要性,并選擇適合學生的互動方式,吸引學生自主加入,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
一、初中數學加入課堂互動的意義
第一,課堂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中的知識點大多都是抽象的、很難理解的,這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懈怠和厭煩的心理。所以教師要通過課堂互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課堂互動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以此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
第二,課堂互動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通過課堂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加入到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合適的互動方式調動學生探究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研究教師布置的問題,之后再由教師進行講解,這樣的課堂方式不僅做到了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初步了解數學知識,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
二、初中數學加入課堂互動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實現師生互動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快速地加入到課堂學習中,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弧長及扇形面積”這一部分內容時,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教室中的扇形物體,或是思考一下自己在生活中都看到過哪些扇形物體,并將自己身邊可利用的扇形物體帶到課堂中。學生通過觀察可以先初步了解到扇形的具體形狀,提高學生對扇形的了解,此外在觀察過程中也能提高學生對扇形物體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基于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測量自己所帶的扇形物體,再讓學生通過教材中扇形的計算公式自行計算。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些學生的測量方式出錯,這時可以找一位學生到講臺上與教師合作測量,為學生展示正確的測量方式。最后,教師可以再次根據學生測量和計算時遇到的問題進行耐心的講解和引導,以此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扇形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期待,這也有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通過課堂提問帶動師生互動
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要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課堂上教師的提問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這對學生數學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問題的提出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此促進數學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相關內容時,由于學生之間沒有接觸過數軸,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使用一個巧妙的方式將新舊知識進行融合,并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這一知識。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比較兩個有理數之間的大小這種方式,學生這時就會利用以前學習的知識對兩個數字進行比較。這時教師就可以把一個數軸畫在黑板上,或是用多媒體展示出來,通過數字的比較和對數軸的引出,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數軸上的有理數。再通過不斷的提問,循序漸進地讓學生了解有理數和數軸的相關知識。這種用問題逐漸引導學生的方式,不只是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要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同時也能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三)開展小組學習促進生生互動
數學課堂上的互動不只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也要注意到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在數學課堂上加入小組合作探究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所以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加入小組合作探究,以此來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教師也要注意到自身的作用,做好引導者的工作,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并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尋找機會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學生幫助,以保證小組合作探究的順利完成。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學習小組學生的學習能力要平均,同時每個小組要有一個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討論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材中不同的對稱圖形進行分析和探究,并自己畫一些對稱圖形,之后再對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整理。學生交流結束后,教師可以再次和學生一起討論軸對稱的相關知識和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特征。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探究,不僅可以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師生互評加強互動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互動中追求的是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所以在課堂互動教學中也可以加入師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了解自身問題的同時也能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多數學生可能不敢開口,教師可以引導并鼓勵學生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評價,讓教師及時了解自身的問題并進行及時的改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的相關內容時,比如在學習“去括號”的問題時,原式是:-3(4x-y)-4(x-3y)=-16x-6y,有的學生給出的答案是-12x-3y-4x-3y=-16x-6y;有的學生答案為-12x+3y-4x+12y=-16x+15y等不同的答案,根據不同的答案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它們是哪里出了問題,需要怎么改正。在課后教師可以再次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進行評價,并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說出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教師在正負號的變號問題上講解得不是很清晰;課堂導入設置的難度過大等,讓教師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問題并進行改正。以此有效減少課堂問題,提高課堂質量。
(五)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互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事物的接受程度逐漸變得成熟,其心理特點偏向于逆反心理,教師應當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當中,不但要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到知識,還要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學習成績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各項動態。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在互動當中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級當中有一些學生比較活躍,在教學時一般能夠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教師應當針對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加強與教師的互動交流,進一步建造一個和諧活躍的課堂,以此來達到影響其他學生參與互動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進行互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對這些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激發學生的積極態度,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而一些課堂當中學習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對這些學生加以關注,這一部分學生在班級當中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在教學過程當中對知識的理解相對薄弱,在課堂當中容易走神,教師應當針對這種情況對這些學生進行提問式教學,使這些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都能集中在課堂當中。由于初中年齡階段學生的逆反心理,這部分學生一般都比較抵觸互動式教學,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對這些學生加以關懷,讓學生能夠逐步理解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在教學過程當中,與這些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夠進一步加強這些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有效的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互動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恰當地對他們進行鼓勵,使學生能夠增強對學習的自信心。在互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把控好整個課堂的教學節奏,關注好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互動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
(六)結合多媒體教學方式展開互動教學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教學不斷地進入校園,應用于數學課堂當中,能夠有效地開展現代化教育,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將數學知識進行深刻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地結合,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結合多媒體教學模式實現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地創建教學情境,進一步使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使教學方式能夠多元化進行。在這一過程當中,由于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生動形象的輸出,利用數形結合的教育模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始終能夠處于和諧的課堂氛圍當中,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有效地理解數學知識,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當中利用好多媒體課件結合互動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還能夠讓學生有效地將復雜的問題進行理解,特別是在幾何知識的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圖形結合的教學模式,有效地使學生能夠將原本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逐漸具體化。另外在進行多媒體結合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適當地利用多媒體課件,不可以浪費太多的課堂時間,使學生在多媒體教學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理解課堂當中所教授的內容。
(七)引入生活情境,在課堂中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
互動式教學模式進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互動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引入實際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學習興趣。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知識,很多知識的基礎內容實則就是數學,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逐漸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與數學知識進行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入課堂互動模式更符合初中數學的知識規律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時和學生不同的狀態選取不同的互動方式,以此推動數學課堂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課堂互動方式的研究,不斷優化互動方式,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玉.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2]郭曉紅.探索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
[3]房廣云.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實踐探討[J].成才之路.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