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旺平,劉 帥
(1.深圳大學 學報(理工版)編輯部,廣東 深圳 518060;2.香港理工大學 工程學院,香港 九龍 999077)
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國學術出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科研工作者發表科研成果的重要陣地.統計顯示,2015 年高校主辦的期刊已達2 500 種[1],占全國期刊總數的1/4.但與專業學術期刊相比,“全、小、散、弱”[2]一直是籠罩在高校科技期刊頭上的固有陰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萍计诳蠖啻嬖谛1拘裕?]、專業分散、模式固化等先天不足的劣勢因素,也與業界只顧生產、不管營銷的思維模式有關[4].由于體制方面的原因,而且沒有生存的壓力,大部分高校期刊都存在“不缺稿件、但缺好稿”的局面.很多編輯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于編輯校對等具體的工作中,而對刊物如何發揮它的最大效用卻無暇顧及.隨著移動傳播的不斷發展,融媒體技術對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出版模式及思維等都將帶來很多變化,出版資源和出版流程的整合也成為了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科技期刊從自身特點出發,順應技術變革的潮流,在保證出版質量的同時,加大產品端的出口和反饋力度,對提升自身形象和影響力是很有幫助的.本文基于營銷學4P 理論,探討融媒體時代下如何在出版活動中進行營銷策劃,以供編輯同人參考.
4P 理論是美國營銷學學者杰羅姆·麥卡錫教授提出的營銷理論體系,即以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為基礎,通過不同維度組合,進而形成產品定位的營銷策略. 4P理論從生產者的角度出發,以產品為主導,是營銷領域的經典理論.相比一般的物質商品而言,期刊論文有其特殊性.如,期刊的使用價值以精神價值為主,追求社會效益第一、經濟效益第二;期刊論文著重的不是馬上體現的效用,而是對學術研究成果的記錄,著眼于對科研活動的傳承與創新;論文的影響力沒有時間、地域限制;論文可以輕易復制,無限轉發;學術論文針對的用戶是特定人群;等等.但對追求內容為王的期刊來說,4P 理論也不失為一個有用的模型,因為它可以為期刊的推廣策劃提供一個全面的框架.在高??萍计诳M行出版活動的過程中,4P 理論的4 個要素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
產品要素為向目標市場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的組合.一般而言,它不是某個單一的商品,而是某類商品的總和,即產品及其延伸.對期刊而言,最重要的產品是期刊印刷本.但在融媒體環境及新技術下,它又被賦予了多種形式,如電腦版、手機版等.目統的紙前,大多數期刊都不滿足于傳質出版,紛紛開設了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有些期刊甚至實施了增強出版,在文章內附有二維碼,以承載實驗視頻、公式推導、實驗數據、團隊介紹等內容.但是,目前高??萍计诳谌诿襟w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很多期刊的電子版論文往往只是印刷版論文的簡單數字化,而沒有對原有資源進行再加工,實現論文的增值[5].增強出版也沒有長效機制,管理上沒有協同性[6].對讀者的傳播也是簡單的、自發的,更談不上服務.整體上說,所有類別的產品并沒有資源上的整合與融合.在產品定位上僅僅是提供文獻,還沒達到提供信息服務的高度.
價格要素是客戶為獲得產品而支付的成本.高??萍计诳旧隙际切姓涃M辦刊,利潤不是考量標準,也并非靠賣刊物去獲利.因此,很多高校期刊并不重視定價.目前用戶較少通過訂閱期刊來獲取論文,一般都是從中國知網等數據庫購買,有的期刊也會在自身網站上有全文數據.鑒于產品的特殊性,從期刊的角度,可以用時間成本或心理成本作為衡量產品成本的價格.時間成本是指用戶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獲得該期刊論文,反映了獲得該期刊論文的便捷程度;心理成本是指用戶愿意花多少時間去獲取該期刊論文,反映了期刊在用戶心中的地位.一般來說,用戶都是首先傾向于從專業權威期刊或影響力大的期刊中獲取文獻信息.高校科技期刊欄目眾多,行業影響力弱,在價格要素上往往處于弱勢.
渠道要素是使產品到達目標客戶的途徑.有人提出,渠道的建設和管理同人才、實力和核心機密一樣,是期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7].互聯網時代大眾消費類期刊往往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發行方式,線上采取網店、淘寶、天貓專營店等,線下則是廣布銷售點、取閱點.學術期刊的用戶是相關領域的高知研究型人群,因此,其發行方式和渠道也須是連續、有針對性的.有人戲言,高??萍计诳挠∷⒖镏饕菫榱斯┩薪涣骱透骷増D書館、管理部門存檔用,剩余的只能在編輯部庫房堆放著.這是對科研成果和編輯勞動的極大浪費.雖然現在大多數學者都是從網上查找文獻,但紙質刊物也是很重要的,其品牌形象可以給讀者強有力的沖擊感,對刊物能起到宣傳的作用.因此,高??萍计诳岔氈匾暻澜ㄔO,充分發揮高校性和學術性[8]的特點,建立順暢的連接路徑.
促銷要素是說服目標顧客購買產品的活動.學術論文的價值在于讀者對它的閱讀、參考、引用和借鑒,引用率和轉載、下載率是衡量學術論文價值的量化標準.學術期刊的促銷,也從不同層次上,分為對期刊的促銷和對論文的促銷.對期刊的促銷,更多是為了品牌建設及整體宣傳[9-10],讓讀者對期刊定位有良好的認知;對論文的促銷,是為了讓期刊所發表內容在論文市場中有好的關注及反饋,這也是辦刊的目的所在.期刊的促銷與學術活動息息相關,高??萍计诳瘧脙瀯荩鲃訁⑴c、承辦各類學術會議、論壇,提升自己的關注度.同時,可以利用抖音、快手、Bilibili 等正處于風口的小視頻平臺,在網絡上增加熱度.
在4P 營銷體系中,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等各要素并非各自為戰,而是互相滲透、互相融合、互相支撐.它們融合的過程,就是期刊進行定位(STP)的過程,即市場細分(Segmenting)、確定目標市場(Targeting)、進行定位(Positioning).高??萍计诳跔I銷中需要進行明確的定位,并在讀者市場中進行推廣(見圖1).在定位的過程中,高校科技期刊需要進行營銷思維的轉變.

圖1 高校科技期刊的4P 營銷組合
高??萍计诳蔷C合性刊物,欄目豐富是一大特色,但也是在期刊市場競爭中遜色于專業學術期刊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學者認為,高校期刊發的論文專業學科比較雜,每一期里面適合自己領域方向的文章不多,且沒有連續性,因此,在領域內的影響力是大大不如專業期刊的.如何從“多而雜”向“多而精”轉化,是高校期刊編輯應該面臨的重要課題.數字化出版與融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這種轉化提供了機遇.數字化出版肢解了期刊的整體匯編權,在互聯網的世界里,無論是高??萍计诳€是專業性期刊,所提供的信息都是以單篇、摘要、題名,甚至是主題詞等細微的信息單元形式存在.由于互聯網的全球性、開放性、交互性和及時性,影響學術信息傳播的因素,主要是單篇文章的內容和質量.因此,綜合性或專業性已不是影響期刊影響力的主要因素.但是,期刊品牌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越高,在網上被瀏覽的次數也會越多[11].互聯網給高??萍计诳蛯I學術期刊賦予了同等的機遇,讓它們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競爭.高校學術編輯也要抓住這個機遇,進行思維和理念上的轉變,從“辦刊物”轉為“辦平臺”.大平臺給了高??萍计诳鼜V闊的視野,只要深耕細種,也是可以辦出有重大影響力、可與專業學術期刊相媲美的欄目的.
高??萍计诳话愣际请p月刊、月刊,發刊周期常常長達幾個月.一般來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盡快發表出來,對某些時效性較強的論文更是如此.發表周期過長,會影響到期刊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會導致好稿件的流失.在互聯網環境下,期刊更應該加快論文的流轉率,由作者排隊等待處理發表,轉為期刊搶先處理發表.首先,應加快編輯進程.在即時通訊異常發達的今天,編輯、審稿專家、作者的遠程快速協同處理已不是難事.編輯部也應廢除傳統環境下的歷時較長的稿件處理流程,代之以與現代生活節奏相符的稿件處理流程.其次,已經編輯加工好的稿件應該盡快安排發表.有些期刊由于稿件太多,即使已經錄用的文章也要等待較長時間.中國知網目前已經有預發表功能,文章一旦錄用便可以在中國知網馬上發布,既保障了作者的知識產權,也可以讓成果盡早在網上傳播,同時縮減了發表時間,大大減輕期刊的發表壓力.高校學術編輯以“做新聞”的心態去“做期刊”,可更好地提高期刊活力,改善行業生態活度.
在有些人眼里,期刊編輯是掌握了出版權力的一個群體,這也導致了“人情稿”現象的產生.“出版權力”意識,不但直接損害了期刊的利益,導致期刊論文質量的良莠不齊,更為嚴重的,是它改變了編輯的服務意識,破壞了期刊的生態圈.互聯網具有自由、開放、平等、合作等特質,高??萍计诳蚓W絡出版轉型,也必須遵循這些原則.高校科技期刊的功能之一,便是給校內學者提供學術交流的陣地,培養研究人才.有服務意識,才能從論文市場的角度,甄別出真正有價值的論文,并作出相應的營銷策略.投稿流程是否簡潔易懂、指引性強,編讀往來是否順暢溝通,期刊論文是否易于獲取,甚至于,期刊網站是否及時更新信息,微信公眾號是否經常發布動態,稿件狀態是否清晰透明等,都是期刊是否有服務意識的表現.網絡時代的營銷,往往是細節決定成敗.高校學術編輯不但要成為編輯行業的能手,還要成為有服務意識的營銷專家.
在高??萍计诳校髡叩闹鲃油陡逋歉寮闹饕獊碓?大部分編輯的出版意圖都是被推著往前走,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編輯還是讀者,都是被動的.編輯被動地去輸出,讀者被動地去接受.但在互聯網的出版模式下,互動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編輯和讀者都在自己的角色中有著越來越多的主動權.讀者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大,能更加便捷地利用各種開放平臺,自由選擇自己想看、需要看的刊物和內容,讀者的喜好和選擇將決定何種期刊能在浩如煙海的刊物中取得一席之地.要在海量的出版內容中突出讀者感興趣的亮點,編輯必須主動去篩選當前的熱點選題,以保證產品的新穎性和時效性.因此,期刊的營銷策略中,促銷策略應該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出版活動中,審稿專家、讀者與作者的角色界限并不是區分得很清楚,他們的身份在某個特定時候是可以互換的.編輯要在這個開放的學術圈子里保持主動性和主導地位,才能為期刊的發展獲取源源不斷的資源.
高校科技期刊圍繞期刊定位,可從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各方面,實施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本文以《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為例,介紹期刊在出版活動中的營銷實踐.
投稿體驗佳,是快速獲取作者好感、提高作者黏性的首要方式.期刊要體現平臺的服務功能,必須要在稿件的快速流轉上下功夫.《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規定了每篇文章的處理時間節點.收到文章時,會馬上給作者發送收到確認函,并于5 日內完成初審工作,后續的每一個流程轉換都會在投稿系統上有明確指示;急作者所需,針對作者的某些個性化需求,盡量盡快給予滿足;針對學報論文刊發時間長的痛點,每篇文章定稿后馬上在中國知網進行首發;為體現高校學報培養科研人才的功能,要求編輯給作者返回專業全面的修改意見,減少返修環節.服務性的定位,可以更快吸引到學者的注意,擴大稿源.以2019 年為例,《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共收到429 篇投稿論文,投稿量比2018 年增長了約25%.在對作者做好服務的同時,對編委會、審稿專家的專業服務也是同步的,以讓編委會、審稿專家與期刊榮譽與共,為期刊審稿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并對期刊的發展真正起到智庫的作用[12].
如果說論文是期刊的細胞,那么欄目就是期刊的組織和器官.高??萍计诳詫n}為抓手,實施欄目創新,可以更好地克服學科松散的不足.《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著重欄目的聚集性和欄目間的聯系,對重點欄目每期保持延續性;緊跟研究熱點,出版了大數據聚類、太赫茲技術、無人機探測與通信、海綿城市等4 個專題和專輯;對已經出版的論文,也很重視進行信息重組和匯編,以煥發起論文的“二次熱度”.如,對2014—2017 年有關鋰電池的論文進行了匯編,對2015—2018 年有關石油天然氣的論文進行了匯編,對2019—2020 年有關深度學習的論文進行了匯編,所有匯編論文都在期刊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上展示,讀者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取閱讀.欄目的聚集化可以加強期刊的實用性,在同類期刊中脫穎而出.
期刊的影響力如何,要在讀者市場中接受檢驗.期刊在出版后,應在最短的時間內推送給目標讀者.讀者第一時間看到“新鮮出爐”的期刊,被重視的榮譽感及最快獲得信息的新鮮感會加深期刊在其心中的良好印象.對校外的研究人員,《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實施精準推送.每期刊物出版前,會根據每期刊物的選題,搜集在該領域活躍的研究者信息.刊物一旦出版,便給相應學者郵發該領域的論文.對校內的研究人員,則每期都會贈送刊物.也可在學校圖書館、樓宇入口、人流量大處擺放刊物,增加期刊的曝光度.總之,降低讀者獲取刊物的等待心理成本和時間成本,讓讀者在多個渠道獲取到刊物,而不是讓刊物呆在庫房.另外,還在期刊網站上設置“過刊查詢”功能,可以查閱到自創刊以來的所有論文,大大方便了讀者.
良好的期刊形象,能吸引來優質的作者.《深圳大學學報(理工版)》實施深度融合的促銷措施.首先是技術上的融合,在中英文網站、微信公眾號進行各有側重的期刊形象宣傳.網站上主要發布與期刊有關的信息,如獲獎信息、收錄數據庫、論文數據等.微信公眾號上的宣傳則是利用Html 5 技術,結合當前熱點及科技訊息進行正向的傳導.如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微信公眾號每天向大眾發布疫情最新消息及感染情況,得到了很高的關注度.其次是工作中的融合.編輯每次和審稿專家、作者的溝通,就是一次期刊形象的宣傳.編輯良好的學識修養和人格魅力,能加深專家、作者對期刊的信賴.“土木建筑工程”欄目的審稿專家,有50%以上在審稿后向期刊投稿.另外,還重視期刊與學科領域的融合.對相應的學術研討會,盡量派學科編輯去參會,在會上宣傳、展示期刊.每期出版后在微信公眾號上對該期亮點進行挖掘,在中國知網進行關鍵詞和廣告位上的推廣,吸引網絡用戶流量,實施“線上+線下”同時聯動的推廣策略.
融媒體時代改變了傳統期刊的出版形態,也給期刊出版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辦刊人不但要懂得如何出版期刊,還要知道如何去推銷期刊.高校學術編輯在新媒體時代下要不斷豐富營銷理論知識,因地制宜地為刊物策劃出積極有效的營銷策略,以讓高??萍计诳诔霭鏄I的時代浪潮中不斷占據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