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樺
【摘 要】 2019年秋,初中三個年級全部使用了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新教材《道德與法治》。統編版教材不僅是把《思想品德》的名稱改為《道德與法治》,更重要的是內在的變化,新教材這些變化中出現了許多亮點,其中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就是其中之一。《道德與法治》要借助統編版教材的亮點設計,積極探索傳承的途徑與方法,在“探究與分享”、“拓展空間”、“閱讀感悟”中,讓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 初中道德與法治? 中華傳統文化? 探究? 新課標
2019年秋,初中三個年級全部使用了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新教材《道德與法治》。統編版教材不僅是把《思想品德》的名稱改為《道德與法治》,更重要的是內在的變化。統編版教材承載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新教材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體現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科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育人規律四個編寫理念。
新課標指出,《道德與法治》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其中人文性強調“用優秀的人類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學生心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要在下一代得以傳承的基因。《道德與法治》要借助統編版教材的亮點設計,積極探索傳承的途徑與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文化基因嵌入到學生腦子里。
一、開展探究與分享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道德與法治》既是人文性的課程,也是實踐性的課程。《道德與法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首要途徑是課堂。而活動是課堂的靈魂,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要立足課堂活動。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設計上與之前版本比較變化較大,不僅在于名稱上,更在于內容的編排設計上。特別在探究與分享這一設計上,統編版教材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新教材設計了內容主題、教材語言、相關鏈接等顯性滲透形式,也設計了探究與分享等隱性滲透形式。《道德與法治》要把開展探究與分享活動作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
(一)學生自主探究
《道德與法治》課堂活動的主人是學生。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是靠教師的灌輸,而是靠學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活動主要體現在“自主”這兩個字上。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進入話題之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
如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5課《品出情感的韻味》中“探究與分享”板塊2——探究古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如屈原的《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學生通過網絡查詢等方式,了解《離騷》的寫作背景及本句詩的大意,自主探究本句詩所要表達的感情,并讓學生判斷這些古詩詞所表達的是情感還是情緒。再讓學生自己想一些表達情感的古詩詞。如岳飛《滿江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與同學分享這首詞所表達的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由此,學生了解并掌握本節的三個知識點:1. 情感的豐富性;2.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又有區別;3. 情感是復雜的。
(二)學生合作探究
除了自主探究,新課標還提倡合作探究式學習。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式學習中,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如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7課《共奏和諧樂章》中的《節奏與旋律》“探究與分享”板塊——《保衛黃河》節奏,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競爭的方式學習探究。音樂課代表先組織大家欣賞《保衛黃河》交響曲,接著各小組以拍掌的形式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各小組組成一個小小樂團,以擊打節奏的形式表演《保衛黃河》,最后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由音樂的節奏聯想到生活的節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一致時,我們就能順利地融入集體;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存在差異時,我們就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學生在《保衛黃河》這一“探究與分享”中,傳承了中華民族最本質的文化基因,更完成了本節的學習任務——個人節奏和集體旋律。
二、以拓展空間,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統編版《道德與法治》教材設計了拓展空間這一板塊,在這一板塊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可以利用“拓展空間”這一新設計的板塊,引導學生學習并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如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9課《法律在我身邊》中的《生活需要法律》“拓展空間”——狄仁杰、包拯、海瑞的故事。教師布置學生課外收集狄仁杰、包拯、海瑞這三個清官秉公執法、懲惡揚善的故事,以及人們對這三個人的評價等,并在課前三分鐘與全班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收獲。學生在收集整理這些故事及分享自己的收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熏陶,也完成了本節的學習任務。
三、以閱讀感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設計了“閱讀感悟”這一新板塊,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板塊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傳承。
如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青春的證明》中的《青春有格》“閱讀感悟”——《微塵》,以教材中的這兩名名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止于至善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結合“微塵”的故事,讓學生先思考這個故事,再談談閱讀感悟,并與同桌分享這些感悟。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道德與法治》新教材要把這一瑰寶傳承下去,要借助統編版教材的亮點設計,積極探索傳承的途徑與方法,在“探究與分享”、“拓展空間”、“閱讀感悟”中,讓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安生旺.《道德與法治》教學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實踐探究[J].新課程(教師版),2017,000(001):321.
[3] 陳芳.《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J].學苑教育,201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