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慧
【摘 要】 低年級寫話教學要以積累詞句、說好一句完整的話為基礎,運用先說后寫、仿寫、結合其他學科等方法,抓住寫話契機,循序漸進地訓練兒童的說話能力、寫話能力,從而提高寫話教學質量,為中年級寫好一段話夯實基礎。
【關鍵詞】 低年級? 寫話教學? 寫話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中明文要求,“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以筆者長期教學實踐的體會,低年級若具有良好的寫話能力,在向三、四年級寫作過度中,可以避免“從語言片段邁向完整文章出現斷層”的困惑。而要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啟發他們的寫話興趣是不二法門。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寫話興趣呢?筆者以為,教師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啟發引導學生為宜。
一、借助閱讀積累詞句,為寫話夯實基礎
1. 培養孩子學唱兒歌的興趣和愛好
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天真爛漫,一般都喜愛兒歌。兒歌的內容淺顯,節奏感強,能唱,易記。比如在學習兒歌《秋風吹》時,我用多媒體出示描繪秋葉絢麗多彩的畫面。孩子們立刻被美麗的畫面吸引住了,七嘴八舌地說,“紅色的樹葉好漂亮啊”“黃樹葉像小鳥”等等。隨后我出示兒歌:秋風吹,樹枝搖,紅葉黃葉往下掉,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像蝴蝶。我采用指名讀、同桌互讀、打節奏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兒歌,很快孩子們能背誦了。我再出示兒歌中的詞語“蝴蝶、秋風、紅葉、樹枝、黃葉”讓他們認讀,大部分孩子能認出來。再比如學習兒歌《小星星》時,我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在熟悉的歌聲引領下,孩子們記住了兒歌內容,緊接著出示詞語“亮晶晶、眼睛、星星、一閃一閃、天空、許多”,認一認,讀一讀。優美的旋律加上淺顯易懂的歌詞,孩子們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情操和審美能力,從而,慢慢地積累了詞匯量。
2. 在閱讀中積累句子
我在教學實踐中,堅持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或課外書時,遇到喜歡的、新奇的句子劃下來,讀給同桌或家長聽。并且每兩天組織學生交流,把各自劃下的句子讀給同桌聽,以四人小組為主互讀,互相欣賞。
同齡之間的交流,輕松自如。在寬松的環境中學習,愉悅了身心,收獲了知識。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練習,為寫話鋪路架橋
1. 關注細節,說(寫)好一句話
我覺得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要以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為起點。具體的做法是:請小朋友用“連忙”說一句話。孩子們便紛紛說,“我連忙跑進教室”“我連忙起床”“我連忙立正敬禮”……我在“我連忙起床”前加上一條橫線,提問:什么情況下你連忙起床呢?孩子們又說“鬧鐘響了,我連忙起床?!蔽矣謫l,你能加上聽到的或想到的,把句子再說得詳細一點嗎?“丁零零,鬧鐘響起來了,我連忙起床。”然后再要求孩子們用這種方法,把其他幾句話補充詳細。
除了按照課本,我會抓住我們共讀的課外書中有意思的句子讓學生感悟,比如《梨子提琴》中有兩句話:
“我一定要捉住你!”狐貍很兇地說。
“我一定要把你捉??!”獅子兇狠地說。
請孩子們仔細觀察、比較,有什么不同。這兩句話很相似,為什么作者這樣寫呢?孩子們沉默了片刻說,“獅子比狐貍兇,所以狐貍用‘很兇,獅子用‘兇狠?!薄昂傊挥幸稽c點兇,獅子很兇很兇,所以作者這樣寫。”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慢慢學會注重“細節”的描寫。
2. 先說后寫,寫好幾句話
教科書口語交際、寫話的編排,話題的選擇多來源于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興趣,有話可說。我引導學生把話說得有條理,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寫一寫,降低寫話的難度。
二年級上冊有“介紹你喜歡的玩具”這一寫話練習,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玩具,玩一玩玩具,然后按順序說一說。
第一步:先出示玩具顏色的詞語,再出示句式:我最喜歡的玩具是( ),它穿著( )的外衣。
第二步:先出示玩具樣子的詞,再出示句式:我最喜歡的玩具是( ),它穿著( )的外衣,樣子( )。
第三步:先出示玩具手感的詞,再出示句式:我最喜歡的玩具是( ),它穿著( )的外衣,樣子( ),摸上去( )。
第四步:先出示玩法的詞語,再出示句式:我最喜歡的玩具是( ),它穿著( )的外衣,樣子(),摸上去( ),輕輕一按開關,它可以( )。
孩子們在介紹玩具的同時,因為相同句型反復出現,加深印象,說話顯得有條理了。我又鼓勵學生把說過的話寫下來,怎么說就怎么寫,這樣,從說到寫水到渠成。
3. 文本仿寫,寫好幾段話
低年級課文中有小詩、童話,語言結構相似,格式相似,是孩子們練習仿寫的最佳范文。低年級學生好模仿,又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可塑性強,仿寫過程就是習得語言的最便捷有效的方法,既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又有助于他們獲得成功體驗。
一年級上冊《四季》這篇課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課文四小節,語言結構相同。教學第一節時,仿照課文寫法,給春天寫一句話,出示句式:
桃花( ),他對( )說:“我是春天。”
迎春花( ),他對( )說:“我是春天。”
( )( ),他對( )說:“我是春天?!?/p>
這樣由扶到放仿寫了春天這一節,然后用同樣的方法仿寫夏、秋、冬三小節,組合起來就是幾首四季小詩。在這個寫話過程中,孩子們不僅習得語言,還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更重要的是跨越了寫話的障礙,激發了寫話的興趣。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寫話創設情境
1. 觀察生活
杜威說:“教育即生活。”生活無處不課堂,向課外延伸,把目光投向廣闊的田野和生活的社區。我對孩子們說,休息的時候由家長帶著到田野、山野、公園、圖書館、家附近走走,觀察外面的事物,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帶回教室跟同學交流。要求學生對周圍事物有新的發現,是我每天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我讓孩子們觀察上學、放學路上見到的事物,第二天上課前花三分鐘講一講他們的發現。有一回,有個孩子大概沒有發現開花、長葉之類的現象,忐忑地匯報:今天好冷啊,我坐在媽媽的電瓶車后面,把頭縮到校服里面。我表揚了這孩子,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了:前些日子我們還感覺吹著晨風很涼爽,現在感覺冷是秋天到了,你最先獲知秋天來到的消息。其他小朋友聽了很驚訝,這也可以是新發現呀!例如:春天,在玉蘭花開的時候,帶孩子們來到操場,在老師的引領下邊看邊說。孩子們七嘴八舌,“操場邊的一排玉蘭花有白的、紫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薄帮L兒在給小草梳頭發?!薄坝裉m花的花瓣像個大勺子。”美麗的春光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一句句靈動的語言從他們心底流出。
2. 說演結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钡湍昙壵n文大多數適合表演,我則以引導學生在表演中練習說話為要。我在教授《狐貍分奶酪》一課時,課文中關于拌嘴的內容,我請孩子們來完成。他們的說法各異,但卻富有童趣與童真:
生1:這塊奶酪是我先看見的,應該我分多一點。
生2:這塊奶酪是我先撿起來的,應該歸我。
生1:我是哥哥,弟弟應該聽哥哥的。
生2:我是弟弟,哥哥應該讓著弟弟才對。
……
他們把熊哥兒倆演繹的活靈活現,教室里笑聲不斷,教與樂相得益彰。通過類似的說話練習,思維能力就會在他們內心生根發芽。
3. 結合相關學科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這一理念逐步形成。我選擇其中的語言素材,從語言表達的角度進行寫話練習,同時也增強學生學習語言及學習其他學科的興趣。
《人自然社會》這門課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學習這門課學生能更好地認識和接觸社會。學習二年級上冊第一課《我從哪里來》之前,我讓孩子們問媽媽,了解自己怎么來到這個世界的,然后互相交流。有的說“我是媽媽生出來的?!庇械恼f“我是垃圾桶里撿來的?!薄拔沂鞘^縫里蹦出來的。”“我是充話費送的?!痹僮寢寢寣懴潞⒆訂枂栴}時的想法,然后我把孩子的話和媽媽的話,編在一起,做成一份小報《我從哪里來》。這個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了生命的由來,以及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更讓他們懂得感恩:感謝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媽媽生了我們,養育了我們,她是值得我們愛的人。這份小報讓母愛的聲音與稚嫩的童音互動,看到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孩子和家長的心情必然是異常激動,親情的紐帶更加纏綿。
除此之外,我也結合音樂課、美術課,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
通過朗讀兒歌積累詞句、觀察句子的細節變化,借助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說好一句話到寫好一段話,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體驗學以致用的愉悅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就會獲得不竭動力,推動其自主說話、寫話,從而不斷地發展語言,啟迪智慧。
參考文獻
[1] 張云燕.關注寫話教學中的四個“一”[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4(0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