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丙
摘? 要:在濟南版12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對于生命科學的學習可以說是整個學科當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而初中學生也正是處于思維不斷轉換且極具跳躍性的一個時期,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可以使學生在觀察自然的同時并主動思考其中所蘊含的知識與問題,提升探究生命規律的能力。因此本文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科學思維的培養策略進行具體討論,從而為后續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一定幫助與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科學思維;培養策略;研究討論
生物學科是自然科學中最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同時在課程的教學目標中也明確提到要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習慣,那么何為科學思維?科學思維可以通過兩個方向來解釋,首先是理性思維,那便是培養學生能夠通過在課堂之中所學習到的生物知識,將其作為工具去觀察并分析生命現象以及生命活動規律。1其次則是感性思維,則是通過圖片、視頻或者是模擬實驗等方式再現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從而通過分析獲得生物學知識,這二者相輔相成,可以使學生獲得創造和再創造能力,隨之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
一、初中生物學科中科學思維培養內容
融入生命科學教育
生命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本質、發展規律以及各種生物之間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2在生物學科中融入生命科學教育,也等同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了解關于非細胞生命形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生命的連續性等方面的知識。就如同在現階段關于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當中,包括GATA基因家族在無脊椎動物中的研究進展以及植物免疫受體FLS2的胞內運輸機制等等,這都是關于生命科學教育方向的知識,3所以將其融入到初中生物教學中,能夠讓學生更加認識到生物領域所獨有的魅力,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其科學思維,并且能夠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并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與能力。
融入學生核心素養
發展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所以在有關于生物課程教學方面,教師應當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并且精心設計具體的教學內容,同時滲透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從而引導學生通過現象觀察、分析和討論等,促進教師對學生進行初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也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從而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過程中提升其綜合能力,也能利于學生擁有科學精神,因此在生物教學課堂中以有效融入學生核心素養,對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及終身發展都能提供堅實保障。
二、初中生物學科科學思維培養策略
利用可視化教學等豐富科學教學形式,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想要比小學時期更為成熟,卻還沒達到高中思想成熟的程度,所以對于正處在中間階段的學生,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更好的在生物學課程當中掌握科學思維?,F下傳統教學方式已經很難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可視化教學來豐富科學教學形式,比如多媒體教學,很多教師教學理念較為落后,同時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不夠擅長,因此圖片和視頻不能很好的呈現具有立體化的生物結構,所以很多教師會拒絕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其實并非如此,比如加拿大心理學家派維奧就曾經提出了雙重編碼理論,主要含義是當我們看到圖像時,則會同時編碼為圖像信息和語言信息,簡單來說就是從圖像中獲取信息的效率要遠遠高于純文字,所以教師應當積極將多媒體技術應用當生物課堂當中,從而讓學生能夠通過圖片與視頻的觀看,了解到生命科學的含義,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也具有重要意義。
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
在一部分學校中已經開始運用PAD來進行教學,所以初中生物教學課程也可以將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運用“SPT”智慧課堂教學,其中“S”代表的是“study”,也就是學習,而“P”代表的是“PAD”,“T”代表“teach”指的是教學,即學生與教師能夠通過PAD進行互動,以學定教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完成課前的預習任務,以及做好課中的學習內容,并且還能很好地鞏固課后的重點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也具有資源推送智能化以及交流互動立體化等方面的優點。4除此之外,在這種全新的學習方式中也能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讓學生們的大腦可以飛速運轉,對于科學思維能力培養也能起到很好幫助。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如同上述內容所提到,現下學生對于傳統教學方式已經完全失去了興趣,所以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各大科目的教學方式也正積極做出改變與創新,而生物課程當然也要緊隨步伐。教師要通過課上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對哪部分內容更感興趣,亦或者對哪種授課方式更感興趣,從而針對性的制定出合適的教學計劃,比如可以采用具有高科技型的觸覺反饋沉浸式虛擬仿真實驗設計,便是應用三維數字還原或者是VR虛擬技術等,從而引導學生觀察虛擬仿真模型的表面情況以及內部具體結構。5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已經成為現階段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重要任務,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虛擬模式中更好的對動植物進行識別與檢索,以及對形態結構與生活習性的觀察等,并且還能與身邊同學進行分享討論,這就能很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交流與合作能力。同時在虛擬仿真模型中也需要學生親手去進行操作,這就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并提升其科學思維,對于學生綜合素養也能起到很好鋪墊作用。6
三、結束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教師不僅要將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同時也要有針對性的來引導學生參與問題,并且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這樣對于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也能起到關鍵作用。除此之外,在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無論是團隊合作能力還是動手思考能力,都能對學生日后發展提供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景云.優化生物實驗教學,提升科學思維素養[J].新教育,2021(13):53.
[2]王福文.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J].中學課程資源,2021,17(0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