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首先對閱讀素養的內涵加以闡述,并對現階段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現狀展開分析。基于小學英語繪本閱讀課堂實例,在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積累語言知識,形成閱讀習慣,并培養文化意識、提升閱讀品格,探討在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閱讀素養;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思維品質
【作者簡介】唐璇艷,水蔭路小學。
一、 引言
布魯姆把人的認知思維過程劃分進行了改良,由低級往高級分成六個層次,即:記憶-領會-應用-分析-評價-創新。一般地說, 低階思維(Lower-order Thinking)是指層次較低的認知水平,以完成簡單的任務、學習事實性知識的能力為主;高階思維則是對記憶以及信息檢索的超越,是主要用于高層次認知發展的綜合性能力,是層次較高的認知能力,或者是在認知水平較高的層次上發生的心智活動,其構成以問題求解、決策以及批判性的、創造性的思維等能力為主。
王薔、陳則航(2016)通過《中國中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標準》明確指出,在中小學階段發展英語閱讀素養的目標涉及閱讀能力、閱讀品格,前者主要有語言知識、解碼能力、閱讀理解以及文化意識,后者主要有閱讀習慣、閱讀體驗。其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二、 目前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困惑與不足
新課標提出: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單純依靠書本是不夠的。王薔指出兒童習得英語語言最有效的一條途徑就是英語繪本閱讀,這也是兒童體驗不同文化和認識自我、他人、世界的窗口、平臺,對思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對于英語繪本閱讀而言,擁有內容豐富、語言鮮活、富有情境等優勢,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更貼近,可以為他們提供想象及思維的空間,幫助他們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獲得積極的英語閱讀體驗,從而逐漸形成閱讀英語的濃厚興趣。
英文繪本正日益成為師生教與學資源的有效補充,多樣化的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正逐漸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
在英文繪本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存在相當多的困惑與不足:1.對于英語繪本理解認知不足。目前部分小學英語教師本身對英文繪本讀物讀得較少,對繪本內容認知不夠,不能準確把握繪本內涵。不太清楚繪本教學方法,自然無法有效指導學生繪本閱讀。
2.對高階思維能力培養不重視。在目前的英語繪本教學中,我們很多時候注重閱讀材料的復現,重視學生對繪本中詞句的理解,滿足于學生能理解繪本大意尋求答案信息來源,忽略了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3.對英語閱讀教學本質不清楚。知識與信息都以語言為載體,思維也一樣。繪本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得到興趣,獲取信息,培養閱讀能力,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但個別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只關注答案是否準確,詞句是否教給學生了,生動有趣的繪本變成了填鴨式教學;還有個別英語老師什么都想教,聽說讀寫樣樣齊全,最后變成了綜合課。
三、基于課例研討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對于學生特別是有較強好奇心的小學生來說,英語繪本的吸引力很大,能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當然一開始就讓學生在課外自主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并不現實,作為教師需要在課內指導學生閱讀英語繪本,讓學生產生興趣,掌握閱讀英語繪本的方法、策略,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經過多次英語繪本閱讀的實踐教學活動,我們從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部分來研討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1. Pre-reading。(1)游戲熱身活動,激活背景知識。教師往往通過歌曲、小詩或游戲開啟課堂,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回顧與繪本相關的舊知。如,繪本“Clive the Caveman”教師通過歌曲和頭腦風暴游戲快速回顧所學的日常生活中活動類動詞。激發學生舊知后再引導學生猜測繪本封面人物Clive 的日常生活是怎樣的?如圖片2:
(2)聚焦封面封底,激活發散思維。閱讀者可以從英語繪本的封面和封底獲得很多信息。其封面通常有標題和圖片等,標題往往是繪本主題的核心,圖片一般可以將這本書的風格與特色凸顯出來。所以在閱讀英語繪本時要由教師先引導學生在封面聚焦,識別出繪本的標題、封面圖片和作者等信息,讓學生形成優良的文本概念意識,并據此大膽預測繪本的內容,確保對繪本構造有更深的理解。如,繪本教學“The Green Family Goes Out”教師就引導學生:What can you see on the cover? What else can you see?教師運用希沃放大鏡功能指引學生在封面找繪本作者是誰?并引出思考作者為什么會編寫這本繪本?通過學生的推測分析細節發散思維。再帶學生尋找繪者是誰,哪間出版社出版?通過觀察細節,區分和辨別書的構成,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2. While-reading。(1)圖片環游,整體感知。圖片環游,讓學生快速對整個繪本進行瀏覽,獲得完整的體驗,而非把英語繪本碎片化地呈現給學生,發展學生得的觀察、分析和預測能力。再讓學生帶著問題獨立默讀,欣賞繪本圖片,感受故事情節,體驗閱讀樂趣,培養閱讀品格和邏輯思維。教學中通過直觀形象的圖片,聲情并茂的多媒體運用,幫助學生理解,訓練學生思維。
(2)讀思結合,學會思考。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個人默讀,聽讀,模仿讀,全班齊讀,小組讀,個人選喜愛的句子分享讀,邊讀邊思。在讀的過程中,感受繪本語言的美,進一步領悟繪本內容。通過問題導入深挖情感,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發展批判性思維。如Clive the Caveman就提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Clive? Do you want to be a man like him? Why or why not?讓學生領悟出幸福要靠自己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勞動光榮,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如繪本“My Superlady ”教師讓學生Choose your favourite sentences and share with your partners,通過自主閱讀說出自己的感受。讓學生自由發揮,激發和維持他們對英文閱讀的濃厚興趣。
3.Post-reading。(1)小組合作,促進綜合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繪本中的核心詞句,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模仿表演繪本故事;也可以引導學生加入新想法給故事結尾或創編繪本。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表演的細節,培養小組合作的能力,發展創新思維能力。小學生表現欲強,結合肢體動作呈現他們對繪本的理解,鞏固學習繪本過程中習得的語言知識。小組表演繪本故事是語言輸出的有效途徑,表演過程中不拘于細節,可自由發揮,表演中促使他們對繪本的理解進一步發展,提升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發展創新思維能力。如圖3:
(2)開放問題,增強個性思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讓孩子的生活經驗與繪本語境聯系起來,在語言輸出活動中給學生留出思維、想象和遷移的空間。提升學生想象、推理和探究能力。如繪本“Magic House”教師在思考探究中提問學生:Do you like the spaceship? Why?
Can you give a name for the story?Why?教師引導學生說出理由,發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又如繪本A Possum in the House,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引導學生代入繪本人物,思考如果自己是繪本中的人物,如何處理和父母的沖突,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勇于表達。與真實生活情境相聯系,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判斷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人文素養。如圖4:
(3)思維導圖,促進思維發展。在繪本復述表演過程中,應該多給學生們時間去探究和表達。如,繪本“Clive the Caveman”讀后教師運用匹配圖片和篇章的關鍵信息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全文,設計如圖5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復述并進一步理解課文。在這一環節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匹配好圖片和文字,這樣讓學生們更進一步地了解領悟篇章意義,幫助孩子提升思考分析能力。如? ? 圖5:
(4)續寫續篇,拓展學生思維。正如郭金勇老師所說:“雖然繪本的空間有限,但是學生的想象力極大地豐富了繪本內容,使故事的發展無限延伸。”讀后教師宜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語言主動創編故事,拓展學生思維。小學五六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學習能力,思維活躍,在教師的引導下看圖猜測質疑,理解品味繪本,讀出自身感受,再到讀后續寫續編,突破自我,享受閱讀的快樂,培養和提升了思維品質。如圖6:
四、結語
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對學習者發展高階思維能力有利與否?自己采取的教學方法、開展的教學活動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幫助與否?不管教師使用哪一種教學方式,均要按照英語繪本的內容、特征,為學生激發閱讀興趣、掌握閱讀方法、鍛煉閱讀能力、提高思維品質等提供幫助,同時讓他們切身感受英語繪本閱讀是認識世界、獲得豐富體驗、享受閱讀樂趣的一種過程,也就是學生閱讀品格的塑造(劉繼華 2015),為學生真正提高英語閱讀素養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繼華.小學繪本教學指導[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2]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生外語閱讀素養的構成及教學啟示[J].中國外語教育,2015,8(1).
[3]王薔,敖娜仁圖雅.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意義、內涵與途徑[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
[4]王薔,陳澤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5]郭金勇,毛古麗,羅少茜.一節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課的磨課經歷[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6(1).
[6]王華瑞,王寧.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J].校園英語, 2018(10).